陸廣莘
中國中醫科學院主任醫師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4-03-28  內容來源: 中國網

 

觀點獨到 超凡脫俗

他學貫古今,徜徉中外,才思敏捷,人謂之“明”;他兼收並蓄,思辨功深,學驗俱豐,人言其“達”;他聲名遠揚,勤勉和藹,言傳身教,人敬之“尊”;他高屋建瓴,見解獨到,卓然自立,人讚之“才”。

陸廣莘是我國第一批“中學西”人員,受過正規的中西醫教育,曾在中醫、西醫權威機構臨床、科研和教學。他心智超群,且博極醫源,遍求中外,不斷參悟中醫學的精髓,在中西醫模式比較、當代中醫的使命和發展方向等方面形成了邏輯嚴密、高屋建瓴的學術思想。在當今中醫界中,因為敢於提出尖銳問題、善於邏輯思辨和觀點獨具創見,而被譽為“中醫界的哲學家”。

“中醫學之道是養生治病必求於本為主旨的生生之道,是辨證論治的發現和發展人的生生之氣,是聚毒藥以供醫事轉化利用為生生之具,是通變合和謀求實現天人合德生生之效的健康生態的實踐智慧學。”凝聚陸廣莘學術思想精華的《陸廣莘論醫集-中醫學之道》一書,扉頁上有這樣一句醒目的話。

他認為醫學模式轉變的根本在於診療思想的轉變。醫生應該“從實際出發,究天人之際明乎物我之相分;實事求是,通健病之變以識環境利害藥毒;有的放矢,循生生之道發現發展人的生生之氣;講求實效,用生生之具謀求天人合德生生之效。”這種深邃精闢、一針見血的見解,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實際指導意義,在當代哲學界、社會科學界和醫學界引起廣泛反響,對我們重新認識和發展中醫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和啟迪作用。

“上工治未病,以養生保健為先。”他強調“穩態調節與中醫養生保健”的關係,指出人的健康模型是“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的自我穩定的生態和諧,並非是“邪”的徹底消滅。他嚴厲指出,現在人們對細菌、病毒採取"除惡務盡"的態度,是徒勞和好壞不分,反而使病害越來越多。

陸廣莘的中醫診療思想立意高遠,內涵深刻,説理精闢。他説:“人的自我健康能力和自我痊癒能力是中醫學的目標對象和發展對象,是中醫學存在和發展的根源。”他將這一思想時時落實在診療過程中,記者曾跟隨他門診,印象深刻的是看到他經常對病人機體頑強的生命活力發出讚嘆,鼓勵病人與病魔抗爭:“你的病有好轉,不是我的功勞,是你自己有旺盛的生命力,要堅持!”臨床上,他從社會、人文學等角度對病人的工作、生活環境進行全面分析,鼓勵病人發揮機體自愈能力,這是他“中醫學之道,根本在學人”,“道不遠人,以病者之身為宗師”的精彩體現。

由於陸廣莘強調醫生應充分調動人體內一切因素驅除病邪而恢復健康,所以他呼籲客觀、正確看待藥物作用。他指出,醫生是“聚毒藥以供醫事”,不要絕對地看待某種藥物的功效,利用藥物治療疾病時要趨利避害。

他早在1973年就發出的清醒而獨到的警示“藥之害在醫不在藥”,在由於濫用藥物、過分依賴藥物等不斷發生藥害事件的今日,不能不令人讚佩。

自古江南多才俊,陸廣莘的才氣在中醫界鼎鼎有名。他發表有百餘篇論文,篇篇都言之鑿鑿,有理有據,精闢獨到,充滿了對中醫學的熱愛和殷切期望,洋溢著憂國、憂民、憂中醫的激情。2001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將其學術論文80篇匯集為《陸廣莘論醫集-中醫學之道》一書。研讀這些文章,正如中國民族醫藥學會會長諸國本言:“中醫界人士讀陸廣莘的文章,有時感到陌生的‘洋味’;哲學界讀陸廣莘的文章,有時感到新鮮的‘土氣’,但它確實為中醫界講清了許多難以講清的問題。”的確,捧讀這本書,必須蕩滌心中浮塵,才能通過其融合中西醫學、物理學、哲學等概念的語句和別具韻味的行文表述,隨其躍動的思緒,進入探究中醫學千古奧秘的時空隧道。

責任編輯: 劉璟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