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律政軍嫂”的擁軍佳話——雲南省2023年度“最美軍嫂”郭蛟同志紀事

發佈時間: 2024-04-10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閆景臻

這是一位90後“律政軍嫂”,與丈夫相識10年、結婚5年,用堅守撐起家中半邊天,用柔弱的臂膀托舉丈夫的強軍夢想,用愛心向社會傳遞著正能量,詮釋著新時代軍嫂的家國情懷。她就是北京恒都(昆明)律師事務所創始合夥人、黨支部書記郭蛟。

你守著大家 我護著小家

郭蛟的愛人呂魯民是雲南省軍區昆明某幹休所中校軍官。2008年,呂魯民從國防科技大學畢業後,主動申請到父親曾參戰的雲南邊防工作。

2013年剛參加工作的郭蛟律師,經過家人的介紹認識了回曲靖工作的呂魯民,“剛開始大家是無話不説的好朋友,漸漸被呂魯民忠厚、真誠、上進的品格所打動。”郭蛟説。2018年,郭蛟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決定:嫁給軍人,成為一名軍嫂。2019年1月,他們在呂魯民老家舉行了婚禮,婚禮雖然簡單,但讓她感受到了滿滿的幸福和無比的自豪感。

“嫁給你,就做你最堅強的後盾”。結婚5年,郭蛟無私奉獻,無悔追求,始終支援丈夫呂魯民對獻身國防的熱血忠誠。這些年,呂魯民因工作需要,先後調曲靖、昆明等地部隊任職,每次面對愛人工作的調動,郭蛟總是全力支援,把跟隨老公的腳步,從原來的律所離職,到駐地重新入職新的律所。

2021年初,郭蛟主動辭去雲南平航律師事務所主任、曲靖律協理事等職務,謝絕同行和顧問單位的挽留,奔赴昆明辦所,陌生的城市,從頭開始,她卻安慰自己:“這下又跟上了大部隊,立馬又有了安全感。”她常打趣道:“女兒都説了,她和媽媽都是爸爸的跟屁蟲,爸爸到哪我們跟到哪……”。

“他守衛著國,我操持著家,我是他最堅強的後盾!”郭蛟5年來以默默地堅守,咀嚼著生活的酸甜苦辣。正是有了她的支援和付出,丈夫先後榮獲嘉獎五次,榮立三等功一次。

柔肩擔重任 撐起半邊天

“作為軍嫂,不僅要讓丈夫安心執勤,更要帶頭衝在一線。”2018年底,結婚沒多久的郭蛟和律所幾名同事商量,報名參加基幹民兵隊伍,鼓勵律所律師積極參加民兵訓練,用所學知識助力軍隊事業。這些年,郭蛟為駐滇多個部隊提供法律服務。

這些年,郭蛟經常帶著女兒和捐助的殘障兒童走進軍營接受國防教育,把自己和孩子們培養成地道的“軍迷”,主動發揮律所資源,為部隊開展免費講座10余次,提供100余次免費諮詢。作為曲靖市麒麟區公安局法律顧問,郭蛟為部隊協調徵兵政審、專武幹部集訓、民兵政治審查等工作,幫助部隊解決軍地糾紛、提供免費諮詢、開設綠色通道。主動協調消防員為部隊講解消防知識,邀請交警到部隊講解交通安全,邀請部隊官兵到校企開展國防教育。

2020年疫情加劇,部隊防疫物資匱乏,郭蛟個人出資數萬元,多方協調購買近萬個口罩無償捐贈部隊,為疫情防控貢獻個人力量。2022年幹休所玻璃大面積掉落,郭蛟擔心官兵和老幹部人身財産安全,犧牲休息時間義務幫忙協調解決。在日常生活中,面對戰友諮詢,她總是耐心溝通,用心協調,讓官兵省心安心。

責任在心間 愛心無極限

郭蛟常説,一個軍嫂半個兵,應時刻向軍人看齊,做為民服務的實踐者,強軍偉業的推動者,軍人家庭的守護者。

2022年12月28日,郭蛟帶著律所同事,與無名公益愛心幫扶、警安線上公益中心等近40名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一同赴昆明市祿勸縣雪山鄉進行慈善捐贈活動,孩子們臉上洋溢的淳樸的笑容感化著每個人的內心。除了經濟上的幫助,面對面交流也給予了精神上的鼓勵,讓孩子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社會的關懷和溫暖。衷心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關愛,並健康快樂成長。

近年來,郭蛟一直堅持開展公益助學活動,力所能及回饋社會,同時結合自身的專業優勢,開展好普法、諮詢、援助等公益活動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郭蛟一直積極投身公益,為數個邊遠村委會修訂村規民約建言獻策,每年為邊遠山區小學捐贈書桌、書籍、文體用品,在律所工作期間,每學期個人出資數千元資助1名昭通魯甸受災學生,推動所在律所捐資100萬元與雲南大學法學院設立“恒都助學金”,經常和律所同事看望慰問困難群眾、退役軍人、傷殘軍人,將每年數萬元的法律諮詢費悉數捐贈啟智愛心學校,用於改善智障兒童教育,為貧困地區的困難群眾提供精準普惠、優質便捷的法律服務,讓貧困地區的群眾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週到、管用的法律服務,為律師行業助力脫貧攻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雲南省雙擁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