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民族團結黨旗紅】四川冕寧:彝海結盟世代傳頌 黨性教育發揚長征精神

發佈時間: 2020-10-20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秦金月 | 責任編輯: 秦金月

中國網10月20日訊 (記者 秦金月)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因其“彝海結盟”的光輝歷史成為很多人嚮往的革命聖地。日前,“民族團結黨旗紅”網路主題宣傳活動媒體一行來到冕寧縣。記者發現,長征精神在這裡不僅創造了一段民族團結的佳話,更在黨性教育、黨建引領地區發展等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沙瑪依姑:我要把爺爺做的事情堅持下去

在冕寧縣彝海結盟紀念館,記者們見到了“彝海結盟”見證人沙馬爾各的孫子沙瑪依姑。今年57歲的他,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不斷搜尋歷史資料,宣傳“彝海結盟”歷史,堅持講述這一段民族團結的故事。

“彝海結盟”見證人沙馬爾各的孫子沙瑪依姑 (攝影:秦金月)

1935年5月,中央紅軍長征進入冕寧境內,紅軍嚴格執行黨的民族政策,用彝語喊話宣傳紅軍的宗旨、民族平等政策。當地彝族頭人小葉丹派人探聽後到江家店子見到紅軍。由紅軍巡視團主任馮文彬帶領,在彝海邊見到劉伯承司令員。雙方商談後,小葉丹提出與劉伯承歃血結盟,隨即按彝族習俗斬雞滴血碗中,以水代酒,雙方盟誓後將血酒一飲而盡。紅軍贈給小葉丹部分槍支及旗子。小葉丹將一匹騾子贈給劉伯承,並派嚮導為紅軍帶路過彝區。紅軍大隊順利通過冕寧北部百里彝區,為搶奪大渡河贏得了寶貴時間。

劉伯承與小葉丹在彝海邊結盟的取水點 (攝影:秦金月)

沙瑪依姑回顧歷史,當時小葉丹尚對紅軍心存顧慮,而他的爺爺沙馬爾各被派去先與紅軍接觸。了解到紅軍的政策後,沙馬爾各馬上向小葉丹等喊話:“不要害怕,他們沒有傷害我,他們是一支和我們彝人友好的隊伍,是為窮人打天下的隊伍,和我們一樣痛恨國民黨軍隊的隊伍。”此後劉伯承和小葉丹在彝海邊結盟,沙馬爾各見證了整個過程。

沙瑪依姑動情地講道:“我最感動的是,紅軍進入彝族地區後,最初受到重重阻礙,在共産黨的領導下,紅軍戰士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寧願承受誤解也要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劉伯承司令員把紅軍的綱領、目的、任務和民族方針策略講給小葉丹聽,他的話深深打動了小葉丹的心。感恩于紅軍的幫助,彝族群眾在艱苦的環境下把紅軍留下的東西保存下來,視若珍寶。”

時至今日,彝海結盟紀念館內收藏了很多紅軍遺留下來的文物。

彝海結盟紀念館收藏的紅軍留下的文物(攝影:秦金月)

沙瑪依姑表示,“要把爺爺做過的事情堅持下去。”他説:“身為彝海結盟見證者的後人,我就應該繼承和發揚這段光榮歷史。作為他們的後代在這裡一直堅守,發揚紅軍精神,這是彝海結盟後代的歷史使命。”

彝海結盟是黨的民族政策的成功實踐,它見證了紅軍和彝族人民的深情厚誼。長征精神更是在冕寧代代相傳,也成為新時期黨建工作的寶貴精神財富。

打造特色“冕寧黨課” 繼承發揚長征精神

在採訪期間,記者偶遇了一組駐村工作隊隊員。他們正在接受黨性教育,重走長征路、吃紅軍餐、唱紅軍歌,用實際行動感悟紅軍長征精神。

冕寧縣瀘沽鎮禁毒防艾駐村專職副書記王曉英(攝影:秦金月)

冕寧縣瀘沽鎮禁毒防艾駐村專職副書記王曉英説:“重走紅軍長征路,我的感觸很深。那個時候紅軍的條件比現在艱苦,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一定要傳承長征精神,結合我的工作實際,要大力做好群眾的禁毒防艾知識宣傳,讓群眾意識到毒品和艾滋病對生命健康的危害。”王曉英認為,這樣的黨性教育活動很有意義,要繼續舉辦下去。

冕寧縣裏莊鎮脫貧攻堅專職副書記查聖文(攝影:秦金月)

冕寧縣裏莊鎮脫貧攻堅專職副書記查聖文告訴記者:“冕寧2017年就已經全面脫貧,現在是鞏固提升階段。脫貧攻堅是個很艱巨的任務,中間也有酸甜苦辣。現在我們重走長征路,感受到了紅軍長征的艱苦,基層黨員幹部要繼承發揚這種艱苦奮鬥的精神,把長征精神融入到我們的工作當中,把脫貧攻堅的任務完成得更好。”

冕寧縣委黨校常務副校長羅珺介紹,這次參加黨性教育的學員會接受“五步教學”,具體內容是:

第一步:著紅軍服裝、重走長征路、講紅軍故事、吃紅軍粗糧;第二步:重溫入黨誓詞;第三步:結盟碑下聽黨課;第四步:演結盟劇情、跳團結舞蹈、唱紅色歌曲;第五步:主題討論。學員通過前四步的實踐體驗,再圍繞“弘揚長征精神,做新時期合格黨員”“結盟精神啟新篇”等主題討論,把“看、聽、走、思、悟”融為一體,全方位深化教學主題。

冕寧縣委黨校常務副校長羅珺(攝影:秦金月)

經過探索實踐,近年來冕寧黨校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體系,包含三種模式:

一是黨校+體驗式教學(現場教學)。讓學員“著紅軍服”“走長征道路”“吃紅軍粗糧”“演結盟劇情”,結盟碑下聽黨課等,通過一系列的現場體驗,讓學員在跋山涉水、粗食素飯中領略長征精神。

二是黨校+警示教育。組織學員到冕寧縣法紀教育中心,通過聽講解、觀影片、講紀律、談反思的“四步”教育法,讓學員不斷接受警示教育。

三是黨校+基地教學。在村幹部教育實踐基地、衛星發射基地等地方進行基地教學,讓學員在學習中思考怎樣抓住地方特色資源發展産業,不斷地激發幹部幹事創業的激情。

參與黨性教育的學員重走長征路(攝影:秦金月)

這套結合地方特色的“冕寧黨課”讓更多黨員受益。截至目前,黨校已經面向全國開展各級各類培訓班140余期,培訓9000余人次。期間,黨校學員也用以購代捐等方式為當地的脫貧攻堅貢獻了力量。

在冕寧,彝族群眾和紅軍相依相助的光輝歷史和代代相傳的長征精神為民族團結和黨建引領地區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在這片紅色熱土上,黨員幹部和群眾正在共同續寫彝海結盟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