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民族團結黨旗紅】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打造基層幹部培訓“玉樹經驗”

發佈時間: 2020-09-21 | 來源: 央視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閆景臻

近期,黨中央圍繞推進西藏和涉藏州縣長治久安部署了一系列重大任務,這些工作需要堅持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相結合,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多謀長久之策,多行固本之舉,多解決事關長治久安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近日,“民族團結黨旗紅”網路主題活動也來到青海玉樹。記者們深入玉樹州基層幹部學院,探訪這裡加強基層組織、基礎工作、基本能力建設,培訓從泛泛而學到力求專精,打造“又紅又專”基層幹部隊伍的積極實踐。

玉樹州基層幹部學院設立以來,已在州縣兩級培養800多名基層幹部,充實到基層258個村“兩委”班子當中。為全青海省乃至全國提供了可複製的有益經驗,形成了基層幹部教育培訓的“玉樹經驗”。

加強領導、精心培育、保障有力、強化師資

成立由玉樹州委副書記為院長,州委組織部、州委黨校主要負責人為副院長的院領導班子,制定千名基層幹部培養培訓意見及實施細則。

村級後備幹部每期學制2年,每年安排半年集中授課、外出考察,半年實踐鍛鍊、遠端教育,統一頒發州內視同大專學力的結業證書。

北京對口支援資金每年專門安排500萬元支援基層幹部學院,投資開發州縣黨校多媒體教學系統,籌措資金給州縣黨校配備培訓專用大巴車,州縣兩級統籌資金3年共累計投入2000余萬元;編印學習教材,統一訂制民族服、作訓服和西服三套校服,訂制學習生活用品,發放誤工補貼。

建立由州委黨校、州八一職校教師為主,組織、社保、民政、扶貧、農牧等部門單位領導及科室負責人為輔,優秀鄉鎮黨委書記和村黨支部書記、村長為補充的基層幹部學院師資庫。

玉樹基層幹部學院負責人李玉蘭介紹,所有學員在培訓期間衣食住行,均由學院負責。為了將培訓理念深入人心,還專門設計了校徽。黨徽下三條波紋代表了黨旗永遠在三江源上飄揚,也提醒著基層組織、基礎工作、基本能力建設,周圍的綠色圓環凸顯了這裡生態底色。她説,許多學員雖然已結業回村社,但仍然戴著校徽,時刻提醒著自己。

又紅又專信仰為綱 專業課便捷實用

針對該州實際,學院自主開設了思想政治、語文數學、法律知識、農牧科技和日常電腦辦公、簡單財會等15種科目。

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和黨性教育,凸顯玉樹基層幹部學院“精神氧吧”和“黨性熔爐”的本色。2年制學業中,共設立15門課程,累計學時達660小時,設立黨性教育課程佔總課程的40%以上。

堅持“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赴延安幹部學院、井岡山、海北州“兩彈一星”教育基地、中央民族幹部學院、內蒙古鄂爾多斯開展現場觀摩教學。

該學院班主任孔老師介紹,基層幹部學院黨員佔了絕大部分,只要是黨員學員,在當地就能起到非常好的引領作用,無論是精準扶貧、政策宣傳,還是民族團結等都起到了示範作用。

雜多縣蘇魯鄉西榮村支部副書記居乃達加在學員座談會上説“只要能保一方平安,少挖幾根蟲草又算得了什麼!”

挂職實踐、精細考核 為老百姓服務好

採取挂職的方式,選聘村級後備幹部擔任村黨支部副書記、村委會主任助理等方式,主動讓學員參與和承擔村務工作,提高實踐能力。

實行“一人一檔”,將基層幹部的基本情況、專業特長、培養鍛鍊期間的工作小結、民主評議等情況整理歸檔,建立基層幹部檔案庫。實行學業總體考核評價打分制度,考核評價結果作為後備幹部選拔使用的重要依據。

囊謙縣著曉鄉優永村支部委員昂旺索南在挂職期間最大的感悟是“對老百姓説到就要做到,做了就要做好”。雜多縣薩呼騰鎮多那村村民委員會副主任葉西認為,通過學習,可以幫更多牧民過上好生活,讓村委會工作更規範更順暢。

基層幹部學院堅守基層幹部“紅”這個“底線”,將紅色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中,打造了一支信念堅定、愛國守法、素質過硬、勇於擔當的基層幹部隊伍。現在,培訓成果已初步顯現,玉樹村鎮院落處處黨旗紅,黨的旗幟在雪域高原和各族兒女心間高高飄揚。正如一位已畢業學員的感想:不僅要做合格黨員,更要做優秀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