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民族團結黨旗紅】一個脫貧致富村的十年:黨員“好事壞事”登記入冊 做的好不好群眾説了算

發佈時間: 2020-09-21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李穎 胡俊 | 責任編輯: 王靜

中國網青海9月19日訊(記者 李穎 胡俊) 距離青海省海晏縣城東面10公里處,坐落著一個能讓你記得住鄉愁,也能讓你感受到現代元素的村莊——東達村。18日,“民族團結黨旗紅”網路主題活動媒體團來到這裡。

東達村隸屬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金灘鄉,名字由由蒙古語“東鬥兒”音譯而來,因處在倉開、糧站臺、永豐灘中間,具有中間的意思,由漢、藏、土、回、蒙古等5個民族組成。

據悉,東達村緊緊圍繞“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主題,秉承“各族村民一家親,共鑄和諧新東達”的宗旨,以“六好一多”活動為載體,全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

為了讓黨員在群眾中發揮更好的作用,東達村徵求多方意見,實行了黨員“好事壞事計分制”制度,以此來規範黨員行為,更好地為大家服務。

東達村黨支部書記牛生有介紹,黨員“好事壞事計分制”主要由好事、壞事事宜,群眾評議事項,黨員互評環節三部分組成,黨支部定期按上報事項召開支部會議,對黨員的好事壞事、群眾評議結果、黨員互評結果進行審核,由支部書記確認簽字。村務監督委員會全程監督審核並做好記錄。

自2010年起,東達村這項黨員評議活動到目前已開展10年,從開始的幾件“好事”,慢慢地記錄下成百上千件“好事”,逐漸成為東達村黨群關係的“情感紐帶”。牛生有説,這些冊子記錄了東達村10年的點滴故事,包含了助學助教、見義勇為、幫扶脫貧等等“好事”內容,這些“好事”成為東達村一筆珍貴的精神財富。

東達這片土地,雖然面積大,但過去的東達村存在著諸多不宜生存的因素,自然條件惡劣,平均海拔3100米,年均氣溫0.5℃,土地産出量低,無法種植高産值、經濟型農作物;因冰雹與霜凍等自然災害,顆粒無收時有發生,因此還流傳著一句“東達、東達,不是凍就是打”的順口溜。

東達村為什麼能脫貧致富?為什麼能改變村貌?這離不開黨的堅強領導,離不開基層黨組織工作的創新和發展,只有黨員自身強大了,才能帶領群眾更好發展,只有基層黨建搞好了,人民群眾的願景才能落到實處,老百姓的生産生活、精神面貌才能不斷改善。金灘鄉黨委書記陳雪晴説。

東達村經過近5年的扶貧攻堅,東達村百姓實現了“兩不愁,三保障”,每人平均純收入達標,村級脫貧六項指標達標,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基層黨組織建設逐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提升,公共服務水準不斷提高,村集體産業“破零復壯”,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以前村民是“蹲墻根,曬太陽,拉閒話”,現在是忙養殖,談致富,奔小康。東達村的十年,是我國基層社會治理的“典型案例”、“基層樣板”,黨員帶頭,群眾參與,共同推動了村集體經濟發展、環境治理、村容村貌改善。只有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堅定理想信念,堅持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初心不變,黨群關係才會越來越緊密,人們的生活也會越過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