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政務 > 地方政務 > 天津市 > 

天津市衛健委:11項硬措施規範發熱門診 個人防護仍不可放鬆

發佈時間: 2020-02-17 | 來源: 北方網 | 作者: 吳宏 侯沐偉 張赫洋 彭俊勇 | 責任編輯: 呂欣

原標題:天津市衛健委:11項硬措施規範發熱門診 個人防護仍不可放鬆

“根據疫情變化特點,天津市衛生健康委進一步強化了發熱門診管理,提升了發熱門診的接診處置能力。”2月16日下午14點召開的天津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天津市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處副處長溫曉清介紹了本市發熱門診規範化建設的具體情況。

近期,市衛生健康委採取了11項具體舉措,來規範本市發熱門診的建設。

一、全市各醫療機構在各建築物入口必須設立測量體溫登記處和預檢分診處,對進入建築物的所有人員必須先測體溫、進行登記。

二、醫療機構對所有發熱和不發熱,但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由專人做好防護後按照指定路線(通道)引導至發熱門診就診。

三、醫療機構要安排診療經驗豐富、專業素質過硬、責任心強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內科或相關專業的醫師在發熱門診工作,增強發熱門診救治力量。

四、發熱門診接診醫師要對患者進行嚴格鑒別診斷,要對每位患者進行胸部影像學和實驗室檢查。胸部影像學檢查推薦胸部HRCT(高解析度CT)或CT檢查。沒有條件的,要進行胸部正、側位X光檢查。同時,實驗室檢查血常規等國家衛生健康委診療方案中規定的檢查項目。

五、發熱門診對疑似病例要立即進行隔離留觀;排除新冠肺炎患者,必須經院內專家組會診研判。

六、對疑似新冠肺炎患者,核酸檢測陰性也必須收入單間進一步觀察治療。

七、有呼吸道症狀,沒有診斷為疑似病例、不需要進行特殊處理的患者,囑其向居住地社區(村)如實報告,並進行居家自我隔離,密切監測體溫變化。

八、有呼吸道症狀,沒有診斷為疑似病例的患者,需要繼續在門急診進行治療的,醫療機構要提供單獨區域進行集中治療,患者之間要保持不小于1米距離,有條件的醫療機構應給予單間隔離治療。患者完成門急診治療後,囑其向居住地社區(村)如實報告,往返就醫路途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並進行居家自我隔離,密切監測體溫變化。

九、醫療機構要設置緩衝住院區,用於因呼吸道症狀就醫、暫時不能排除疑似病例的患者入院治療,實施單人單間,嚴格控制探視。醫務人員按照規範做好個人防護。住院治療期間,要對患者的症狀體徵進行嚴密監測,待醫療機構專家組再次排查新冠肺炎後,方可進入普通病區進行治療;如病情發生變化,應及時由專家組會診,研判是否為疑似病例。

十、對不具有呼吸道症狀且排除新冠肺炎疑似的發熱患者,需要給予標識處理後,轉入普通病區治療。

十一、醫療機構要將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有呼吸道症狀的非疑似病例的就診資訊和初步診斷,反饋給各區衛生健康委。

目前,從天津看,疫情尚無明顯減弱的趨勢,所以我們還不能懈怠、不能麻痹,各級醫療機構要在市指揮部的領導下,繼續保持警醒、嚴防死守,為抗擊疫情築起一道堅實的防線。在醫療機構竭盡所能做好防控的同時,我們也提醒廣大市民也要繼續保持警醒,繼續做好個人的衛生防護,尤其注意手衛生,外出一定要佩戴口罩,儘量不要參加聚會等群體性活動。特別提醒就醫的市民要如實地向醫務人員介紹自己的流行病學史。通過群防群控,全社會共同努力,我們一定能夠打贏疫情防控的阻擊戰和殲滅戰。

增加門診的預約號源比例 延長慢性病處方量

針對記者提問關於面對2020年春節假期後,天津市迎來就診高峰採取哪些舉措。溫曉清介紹:“為了應對2020年春節後的就診高峰,同時,還要繼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市衛健委要求全市各醫療機構重點加強預檢分診、門急診就診和住院治療等重點環節的管理。”

全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要增加門診的預約號源的比例,強化預約診療,優先接診極為重症的患者,引導患者錯峰就診,減少患者的聚集。對於病情平穩、用藥明確的慢性病和老年病患者延長處方量,減少患者來院就診的次數。加強醫院病房24小時門禁管理,對病情危重的住院病人,如果確實需要陪護的,只安排一名固定的陪護人員,同時也要做好陪護人員的個人資訊登記和防護。各醫療機構要按照手術的指徵,合理地安排手術時間和手術的數量。對於非急診手術,延後擇期進行,並向患者做好溝通解釋工作。

(記者吳宏 侯沐偉 張赫洋 彭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