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A_meida
官方微信公眾號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政務 > 

山東省開辦全省驢繁殖技術培訓班 福利養殖成發展趨勢

發佈時間: 2020-01-15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姚宇琛 | 責任編輯: 姚宇琛

(山東省開辦全省驢繁殖技術培訓班 中國網記者 姚宇琛攝)

中國網訊(記者 姚宇琛)1月10日,全省驢繁殖技術培訓班在山東東阿開辦。此次培訓為期五天,按照山東省畜牧獸醫局《關於印發<山東省驢良種高效繁育及配套飼養技術整合與示範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魯牧發[2019]1號)文件的要求,由山東省畜牧總站主辦,山東東阿黑毛驢牧業科技有限公司、國家膠類中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辦,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動物福利國際合作委員會協辦。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動物福利國際合作委員會會長阿永璽、內蒙古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教授閆素梅、山東省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驢産業創新團隊首席專家王長法、驢産業研究院高級畜牧工程師劉海兵等專家學者進行了理論宣講和實操培訓。

提到農場動物,人們最先想到的總是和日常飲食息息相關的豬、牛、羊、雞等等,鮮少有人會提到驢。但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準提高,消費者對驢肉、阿膠等驢産品的市場需求不斷擴大,驢産業已成為中國畜牧業發展的新動力和助力脫貧致富的優勢産業之一。然而驢的繁殖能力較低,且驢産業在我國仍處起步階段,繁殖、飼養、加工等技術尚不成熟,如何通過福利養殖擊破諸多瓶頸成為當下熱議。此次培訓以提升農場動物福利為理念,從驢的發情鑒定、人工授精、妊娠診斷等與繁殖密切相關的角度切入,在當下是適時且必要的。

(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動物福利國際合作委員會會長阿永璽 中國網記者 姚宇琛攝)

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動物福利國際合作委員會會長阿永璽在全省驢良種繁殖技術培訓會上向與會嘉賓進行了驢福利宣講。他表示,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動物福利國際合作委員會自成立以來,先後舉辦三屆世界農場動物福利大會,並於2019年4月與英國驢慈善協會、世界馬福利協會簽署了“驢福利改進(中國)項目”第一個五年計劃,通過制定符合中國特色的驢福利標準、開辦技術培訓、建立示範場、拍攝馬科動物宣傳片等形式,致力於推廣農場動物福利理念。同時,作為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動物福利産品)名錄的技術依託單位,通過開展動物福利産品評選,不斷推進中國農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內蒙古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教授閆素梅 中國網記者 姚宇琛攝)

內蒙古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教授閆素梅就“驢精細化飼養管理技術”進行了分享。她指出,“我國是世界第一養驢大國,1985年至1994年間,驢年均存欄量約為1100萬頭。然而近20年來,驢存欄量以5.94%的速度逐年下降,2018年已降至253萬頭。小規模散養、飼養方式落後、精細化養殖體系不完善是制約驢産業發展的瓶頸。”驢福利養殖勢在必行,給予驢充足的封閉、半封閉式料位,運動場、轉驢通道,避免其熱應激、冷應激,抓好生長關鍵期,是提升驢繁殖效率的有效手段。

(山東省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驢産業創新團隊首席專家王長法 中國網記者 姚宇琛攝)

山東省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驢産業創新團隊首席專家王長法就“驢人工授精技術體系構建與應用”這一課題展開,針對驢精液採集處理、發情鑒定、血配、人工輸精配種與妊娠鑒定與參會人員進行了深入探討。此外,他指出,聊城大學是省政府直屬高等院校,建有農學院及聊城市毛驢研究院,所屬團隊深耕驢産業發展,創建驢精液冷凍和人工授精技術體系,聯合多個國家率先完成德州驢基因組測序,開展多脊椎數驢新品種培育工作等,取得了驕人成績。同時積極舉辦技術培訓與種質推廣,在國際驢産業大會、全國驢産業大會、全國動物繁殖學會大會上作成果交流及經驗分享。

(驢産業研究院高級畜牧工程師劉海兵 中國網記者 姚宇琛攝)

驢産業研究院高級畜牧工程師劉海兵從驢的高效繁殖技術與應用這一角度切入,他提出,在發情鑒定這一環節需要注意的是,母驢發情規律與馬類似,具有季節性,冬季發情期長,排卵不規律;其他季節發情期短,排卵規律。此外,他還在驢的精液採集與處理、人工授精和妊娠診斷三個方面也分享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全省驢良種繁殖技術培訓會參會人員合影 中國網記者 姚宇琛攝)

取于自然,回饋自然。農場動物為人類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營養,人類在獲取利益的同時,也應滿足動物的生理福利、環境福利、衛生福利、行為福利和心理福利。今年,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動物福利國際合作委員會還將繼續發力,聯合國內外企業機構深度交流合作,增大培訓和實操力度,共同推進農場動物福利理念的普及。隨著全社會對動物福利的日益重視,農場産業體系建設必將進一步得到完善和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