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樂有禮 新聞詳情
12月9日,“不器——金文名品與徐天進書作特展”在臨平博物館即將開展
發佈時間 | 2023-12-06 14:35:39    

   範鑄或鏨刻在青銅器上的金文在數千年的時光裏逐漸走下宗廟王權的神壇,從仰望祭器的王公大臣到珍藏吉金鼎彝的金石學家、臨池取法的書法家、發掘歷史遺珍的考古學家,再到每個欣賞感悟金文藝術的普通人,金文早已不再困于“器”的藩籬,展現出由“不器”精神而延展的藝術生命力。

  12月9日,“不器——金文名品與徐天進書作特展”即將開展!

  此次展覽由杭州市臨平區文物局指導,杭州市臨平博物館主辦,借展文物來自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安徽博物院、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周原博物院、西安博物院、扶風縣博物館、茂陵博物館、溫州博物館、嘉興博物館、平湖市博物館等全國12家文博單位,展覽展期為2023年12月9日——2024年3月9日,展覽地點位於杭州市臨平博物館東館臨展廳。

  此次“不器——金文名品與徐天進書作特展”是杭州市臨平博物館繼2004年“吉金鑄文明——寶雞青銅國寶展”,與2022年“繁簡之間——寶雞出土青銅器紋飾藝術展”後的又一青銅器主題大展。時隔20年,最終完成對青銅器“形、紋、銘”的完整詮釋體系。展覽從四個單元,遵從時間順序,將金文的産生與縱跨千年的流變娓娓道來。

  第一單元為“象形·符號”,揭示了孕育于造字伊始的書法象本原則與稟承自然,回歸自然的審美境界。

  文字的發明是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誌。從距今六千年前,尚處於新石器時代的先民們即已發明瞭簡單的刻畫符號。

  商代中晚期,在甲骨刻辭上,在為先公先王宗廟獻祭的青銅器銘上,便已出現了較為成熟的漢字早期形態。

  第二單元為“秩序·流變”,展示了西周至秦漢的金文藝術發展的時代特徵、地域特徵及載體特徵。

  西周金文在古漢字體系中處於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以秩序感、圖案化為特徵的大篆書體的成熟,標誌著象形字已經由實際上的象形,轉化為觀念上的象形,漢字進入了第一個正體符號化發展階段。

  春秋戰國時期,金文書體演進和書法風格因地域、國別及其歷史文化的差異,顯示出審美的多元選擇與創造。

  秦國秉承《史籀篇》字書,並藉以改定規範新體小篆,推行全國,成為古今文字的重要轉折。

  第三單元為“傳拓·書寫”,呈現了在宋代金石學、清代碑學影響下煥發新生命的金文書法藝術。

  宋代開端的“金石學”延續了青銅器與金文的文化生命,士大夫、文人學者雖以收藏鑒賞青銅器、考釋著錄金文為雅趣,但金文書法仍歸於沉寂。

  至清代碑學興起,為走出傳統帖學的藩籬,一批金石學家、書法家轉向鐘鼎尊彝臨池取法,創作出形式各異、別開生面的金文書風。古老的金文書法從此煥發出嶄新的藝術魅力,流韻至今。

  第四單元為“茹古·涵今”,展現了徐天進先生以考古學家的身份和學養,跨界書法藝術,既表現出傳統文人孜孜求索的嚴謹學風與謙和儒雅的君子風度,又傳達出當代創作者活化傳統、重塑經典的大膽嘗試與消弭古今邊界的藝術精神。

  北京大學教授徐天進先生,耕耘商周考古四十余載,學術積澱沉厚,文化視野宏闊。他一手握鏟,從厚重黃土中重現吉金神采;一手執筆,在悠長墨香中續寫文脈傳承。

  此次展覽突破傳統的漢字藝術的展陳模式,既不同於傳統的文物展示,又有別於單純的藝術欣賞,在遵循從古至今的時間線索的基礎上,貫徹“歷史+藝術”的展覽展示理念,將金文名品與徐天進書作相結合,青銅名器鑒賞、金文源流傳承與書作藝術欣賞穿插並行。

  在如同時光沙漏的黑灰色調空間中,在巧精的書法藝術裝置中,在眾多展品中,杭州市臨平博物館邀大家共賞金文的文化與意趣!

來源:杭州網、杭州通客戶端    | 撰稿:記者 王瀟雨 通訊員 陳昊旸    | 責編:張曉欣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