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3時24分,捷龍三號運載火箭在廣東陽江附近海域點火升空,順利將衛星網際網路技術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實現了我國固體運載火箭海上發射“七發七捷”。
我國當今航太發射之密集,讓普通人産生了“吃飯睡覺刷火箭”的感覺。而這次發射有一個不凡之處——我國首次執行海上遠距離機動火箭發射任務。
本次任務,捷龍三號火箭發射船從山東煙臺的“中國東方航太港”啟航,歷時5天半,在海上航行了1300多海裏(超過2400公里),從較高緯度到較低緯度,開到廣東陽江附近海域進行發射。
我國的首次航太海上發射是在2019年6月5日,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以“一箭七星”方式發射成功。過去4年時間裏,我國進行的海上發射都是在距離母港不遠處的地點,主要都是在黃海,把火箭發射船開到距離母港2000多公里的較低緯度的南海海域執行任務,這還是第一次。
為何要在海上發射運載火箭?
據長十一火箭副總指揮金鑫介紹説,海上發射不僅可實現各種傾角衛星發射,而且通過建設海上發射專用發射平臺,可具備實施全球海域發射能力,滿足低緯度地區衛星組網發射需求。
對於發射近地軌道的航太器而言,由於地球是在不停自轉的,發射地點的緯度越低、越靠近赤道,地球自轉線速度越快,賦予航太器的初始速度就越大,也就越能節省燃料。我國把新的航太發射場設置在海南文昌,其中很關鍵的一點考慮就是海南島緯度很低。
而海洋面積佔地球表面積的大約71%,而且海洋聯通全球各地,在海上發射運載火箭,可選擇面極大。不僅可以在赤道上的海域發射近地軌道衛星、載人飛船、空間站等,還能在較高緯度的海域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此外金鑫還介紹,通過海上移動發射平臺機動,還能靈活地選擇發射點和航落區,可有效解決航區和殘骸落區的安全問題。比如本次發射的海域,就可近海實施近極軌和太陽同步軌道等南射向發射任務。
火箭海射雖然優點多多,但也會遭遇陸地發射所沒有的困難。據金鑫介紹,海上遠距離機動發射,運輸途中海況複雜、距離母港遠,對火箭可靠性要求更高。為此,發射船配備保溫棚,運輸途中可為火箭提供穩定的溫濕度環境。同時,捷龍三號火箭具備在4級海況下運輸的能力,環境適應性強。
山東煙臺成為我國首個海上發射母港
據中國航太科技集團發佈消息,“中國東方航太港”項目于2019年便啟動實施,在山東煙臺打造了我國首個海上發射母港,推動海上發射高頻化、常態化、系統化。
據悉,“中國東方航太港”項目由航太科技集團一院、煙臺市政府與海工合作夥伴三方在2019年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依託煙臺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條件,發揮航太、海工等工業製造基礎雄厚的獨特優勢,打造航太海上發射母港以及火箭研發製造中心、衛星載荷研發製造中心、海上發射平臺研發製造中心和衛星數據應用開發中心,輻射帶動智慧製造裝備、物流裝備、能源裝備、航太新材料、航太旅遊等相關産業。
以本次捷龍三號發射任務為例,火箭和衛星在東方航太港商業固體火箭海陽産業基地完成技術準備後,整體海上運輸至預定海域實施發射,標誌著捷龍三號邁入商業化發射交付新階段。
將具備年産20發固體火箭生産能力
捷龍三號火箭此次不僅首創了我國遠距離航太海射,同時據捷龍三號火箭總設計師管洪仁介紹,還是我國首次實施海上火箭熱發射。
海上熱發射捷龍三號,可在一週內完成星箭技術準備、實施發射,是一型“高性價比、高可靠、快履約、快發射”的固體火箭。不同於以往衛星的側挂或者垂直對接,本次任務衛星採用傾斜30度安裝佈局方案,確保分離安全可靠,衛星分離姿態滿足要求。
管洪仁透露,捷龍三號火箭已具備箭體批量總裝條件,大大縮短了任務響應時間,履約週期進一步壓縮,可適應商業衛星發射任務複雜多變的特點,滿足未來高頻次發射需求。
本次發射的捷龍三號是在山東海陽固體火箭總裝測試基地出廠,二期計劃今年年底前建設完成,屆時將具備年産20發固體火箭的生産能力。據了解,捷龍三號2024年計劃執行五次以上發射任務。
來源:潮新聞 | 撰稿:辛文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