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報道,12月3日上午,一架從上海虹橋機場飛香港的客機在飛行過程中出現故障資訊,備降廈門。有乘客表示,飛機劇烈抖動持續了大約10分鐘,隨後有所減弱,從故障發生到飛機落地大約20分鐘。從事發時乘客在飛機上用餐的狀態可以判斷飛機已進入平流層,排除了飛鳥因素,還有哪些可疑原因?單發失效,飛機的飛行狀態會受到多大影響?與近段時間頻發的地磁暴有關聯嗎?
飛機發動機故障變多了?只是你看到的更多了
前有泰國獅航飛機一側引擎起火返航,後有東航單側引擎故障備降,為何最近總能聽到飛機故障的消息?《航空知識》雜誌主編王亞男錶示,在評價民用飛機發動機安全性時,需要從時間維度上來看。今天航空發動機的安全性相比于幾十年前的活塞發動機已經提高了不止100倍,之所以能夠經常看到飛機故障的案例,主要是因為在這個資訊流通迅速的時代,我們能夠在第一時間獲取資訊。
民用噴氣發動機的運轉原理實際上非常科學,通過高速運轉的轉子實現吸氣壓縮,並燃燒膨脹做功。這種工作環境從物理上來説非常嚴苛,挑戰了現有結構設計和材料科學的極限,因此今天人類造出的高性能航空發動機,可以説是達到了機械工程能力的一個前所未有的水準。從統計數字來看,目前人類航空發動機的故障率處於一個非常低的水準,是可以被業內所接受的。
王亞男介紹,人類追求飛機的安全性,實際上是追求整體動力系統的可靠性。現在的民用飛機以配備兩台發動機居多,單臺發動機發生故障的概率總是存在的。在單臺發動機出現故障,甚至發動機推力完全喪失的情況下,另外一台完好的發動機必須要能維持飛機在一段時間內繼續飛行,並達到備降場,這是目前對發動機整體可靠性的追求。
發動機故障與頻發的地磁暴無關!
從事發時乘客在飛機上用餐的狀態可以判斷飛機已進入平流層,王亞男介紹,雖然在平流層發生意外撞擊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歷史上也確實發生過高空撞鳥事件。
從現場備降後留下的照片來看,在發動機的風扇葉片上能看到斷裂痕跡,除去飛鳥因素,還有幾大環節需重點關注。一是高速旋轉部件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老化跡象,需考慮是否斷裂葉片之前已有故障徵兆但未能檢查發現;二是在生産安裝時是否存在不合理,給發動機故障埋下了隱患;三是在飛機維護保障過程中,這些部件是否得到了不合理的處理。
王亞男錶示,此次故障給乘客帶來的心理衝擊可能較大,以往發動機故障很少發生如此劇烈的震動。震動的原因是飛機風扇葉片斷裂導致旋轉體不平衡,形成一個高速的大重量偏心輪。從結構設計上來説,飛機在設計時已對這種震動有所考慮,因此震動只會引起人們心理上的不適,一般不會對機體構成致命傷害。
有乘客表示,飛機劇烈抖動持續了大約10分鐘,隨後有所減弱。這主要是飛機此時已進入下滑航道,飛行高度不斷下降,速度不斷降低,姿態發生變化,偏心輪的運轉速度降低,飛機的震動自然就減弱了。
聯繫到前幾天的地磁暴頻發,可能有人認為發動機故障與地磁暴存在關聯。王亞男錶示,地磁暴影響的是電磁相關的系統,而風扇葉片的斷裂完全是在工作環境中導致的物理結構破壞,二者完全沒有關係。
乘客和機組人員的應急表現值得稱讚!
王亞男錶示,令人欣慰的是,出現這樣一個複雜的故障後,所有乘客都保持平靜,係好安全帶坐在自己位置上,聽從機組人員的命令,這就是對機組最大的鼓勵和配合。此時客艙內任何故障以外的擾動甚至是混亂,對機組處置這種複雜情況都是最大的負擔,可能導致本來能夠化險為夷的事件真的成為避免不了的危險。因此,作為普通乘客,在遇到這種問題時,我們沒有辦法在技術上給予機組直接的幫助,平靜和聽從指揮就是最大的支援。
來源:央廣網 | 撰稿:辛文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