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浙江有禮 > 浙風十禮 > 儀有禮 新聞詳情
吸引2億人次參與 杭州亞運會實現史上首次碳中和
發佈時間 | 2023-12-08 11:03:05    

   浙江線上12月6日訊(見習記者 孫婧宜)“數字煙花”代替“實物煙花”,回收餐盒牛奶盒製成紙袋紙扇,優先使用既有場館……今天下午,杭州亞組委、亞殘組委召開專題新聞發佈會,介紹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碳中和工作情況和主要成效。

  據杭州亞組委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杭州市政府副秘書長毛根洪介紹,經過第三方權威機構的核算和評價認證,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共排放溫室氣體88.29萬噸,使用綠電減排溫室氣體2.20萬噸,接受社會捐贈碳抵消指標109.99萬噸,在亞運會、亞殘運會歷史上首次實現碳中和。

  碳中和目標是如何實現的?會上公佈的10個“首次”引起浙江線上記者注意——

  開閉幕式首次使用“數字煙花”代替“實物煙花”;主火炬首次使用甲醇作為燃料;“人人1千克 助力亞運碳中和”活動成為一年內參與人數最多的環保活動,獲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推出首個亞運村低碳賬戶,參與人數達1.6萬餘人,參與活動72萬人次;首次發行大型活動碳中和數字紀念獎牌;首次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開展亞運會火炬傳遞,吸引1億余名數字火炬手參與;首創編制《亞運會綠色健康建築設計導則》《亞運會場館建築室內空氣污染控制技術導則》等規範;首創首用“末端降碳路由器+多維外延終端”的複雜場景下樓宇數智低碳運作策略;首次推出大型活動碳中和管理平臺;在亞運會歷史上首次實現全部場館綠電供應。

  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依託這10個“首次”,重點關注“碳減排”“碳抵消”“全民參與”“建章立制”四個層面,把綠色、低碳、可持續理念融入亞運會、亞殘運會籌辦全過程、各領域、各環節。同時,構建亞組委率先、主辦協辦城市示範、各地各單位聯動的全民綠色行動體系,吸引2億人次參與,使綠色生産生活方式成為全民行動自覺和社會新風尚。

  此外,杭州努力將亞運經驗做法轉化為長效機制,編制浙江省地方標準《大型賽事活動綠色低碳運營指南》《浙江省用於大型活動(會議)碳中和的碳普惠減排量管理辦法(試行)》等導則或政策,創新數字化碳中和管理平臺、綠電賦能大型賽事活動、全民綠色行動體系等工作機制。“我們將進一步做好經驗提煉和成果推廣應用工作,為更多的大型賽會活動、低碳綠色辦賽辦會提供更多的杭州經驗。”毛根洪説。

  現場,中環聯合(北京)認證中心有限公司作為杭州亞運會碳中和評價單位向杭州亞組委頒發《碳中和證書》,這也成為杭州亞運會成為首屆實現碳中和亞運會的標誌。

來源:浙江線上    | 撰稿:見習記者 孫婧宜    | 責編:張曉欣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