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説去年踏入“元宇宙”這一賽道的,尚且是以Meta為首的科技巨頭,那麼自今年起,政府也紛紛參與其中。南都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截至目前,國內至少30個地方(涉及10個省級行政區)頒布了元宇宙相關的支援性政策或徵求意見稿,政策文件名中明確包含“元宇宙”一詞的就有近20份,其中上海和河南是從省級層面印發的。
業內人士表示,圍繞元宇宙産業的政策更多是政府在進行引導,讓更多非專業或非技術人士了解到這一概念,進而形成“整合創新”。也有專家認為,這些政策文件並非簡單的技術方案,而是一種産業規劃,強調産業生態構建和綜合創新。
“顛覆性創新”包含哪些方面?
眼鏡(鏡片)技術、5G網路、電池、渲染引擎和計算架構
喝頭啖湯
上海、河南率先出臺省級元宇宙專項政策
縱觀國內各地圍繞元宇宙産業出臺的政策法規,首先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僅有兩個從省級層面印發元宇宙專項行動計劃的地區:上海與河南。
7月8日,上海市政府頒布《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賽道行動方案(2022-2025年)》(下稱《行動方案》)。文件提出,到2025年,要使上海市的“元宇宙”相關産業規模達到3500億元,軟體和資訊服務業規模超過1.5萬億元、電子資訊製造業規模突破5500億元;培育10家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頭部企業和“鏈主企業”,打造100家以上掌握核心技術、高能級高成長的“專精特新”企業;打造50個以上垂直場景融合賦能的創新示範應用,推出100個以上引領行業前沿的標桿性産品和服務。
上海《行動方案》提出了四大主要任務,分別為産業高地建設行動、數字業態升級行動、模式融合賦能行動、創新生態培育行動。同時,還劃定了“元宇宙”關鍵技術突破工程、數字IP市場培育工程等八大重點工程。
而河南省政府辦公廳則在9月21日發佈《河南省元宇宙産業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下稱《行動計劃》),為河南省元宇宙産業制定發展目標:到2025年,元宇宙核心産業規模超過300億元,帶動相關産業規模超過1000億元;建成10個左右國內一流的元宇宙技術研究和創新平臺;建成1個元宇宙核心園區、3到5個特色園區,培育10傢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元宇宙骨幹企業、200家細分領域“專精特新”企業、500家創新型中小企業等。
在主要任務上,河南《行動計劃》分別從前沿基礎研究、元宇宙産業生態等五個方面提出要求。對於重點領域應用,則給出了虛擬數字人、智慧城市等六個需要拓展的方向。
紛紛入局
北上廣最活躍,各地相關政策逐漸細化
南都記者梳理髮現,除了兩個省級層面的專項行動計劃,各地還出臺了十余個市、區層面的元宇宙專項政策和徵求意見稿,涉及廈門、上海、武漢、北京、廣州、杭州、南京、瀋陽、無錫和重慶。其中上海、廣州都有多個區政府分別出臺,有的區還不止出臺一份文件。
比如除了上海《行動方案》之外,今年內,虹口區“元宇宙産業發展行動計劃”、徐匯區《關於支援元宇宙發展的若干意見(徵求意見稿)》《寶山區工業元宇宙産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陸續發佈。
廣州黃埔區則在4月6日頒布了《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促進元宇宙創新發展辦法》。廣州南沙區分別在7月25日和8月15日出臺了《廣州南沙新區(自貿區南沙片區)推動元宇宙生態發展的九條措施》和《南沙元宇宙産業集聚區先導示範區入駐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前者提出,對具有重大科技創新支撐作用的元宇宙科研平臺落地,給予每個平臺最高2億元資金支援。
3月23日,北京市通州區政府辦公室印發《關於加快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創新引領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要建設元宇宙産業建設區,並對相關企業進行補貼。五個月後發佈《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4年)》,提出用三年時間將城市副中心打造成以文旅內容為特色的元宇宙應用示範區。
整體來看,幾乎所有地方的元宇宙産業專項政策和徵求意見稿都在2022年發佈,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江蘇等地發佈的專項政策數量較多。同時,各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也在逐漸細化,部分實施方案對於元宇宙産業的引入、培育、補貼等事項做出了詳細規定。
比如,南京市江寧高新區在2022南京市元宇宙産業發展大會上發佈的《江寧高新區關於加快發展元宇宙産業的若干政策》中就提出,對於滿足一定營收和納稅金額的企業,給予3-5年的全額租金補貼,以及800元/平方米(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一次性裝修補貼。
據了解,深圳前海自貿區、湖南湘江新區等地的元宇宙專項政策正在制定中,將於近期對外發佈。
專家解析
元宇宙是未來發展必然趨勢
即使在科技巨頭與國內外各地政府都紛紛入局、“元宇宙”賽道一片繁榮的情況下,全球卻鮮有得到業界或公眾認可的“元宇宙”産品産生,反而常常淪為宣傳噱頭。在這一背景下,多地政府密集出臺元宇宙專項政策有何意義?
中國社科院科技和社會研究中心主任段偉文認為,“元宇宙”還是一個處在創新前沿、對於未來生活進行模糊探索時期的概念,因此出現行政的話語和思維方式、産業的話語和思維方式與公眾認知的差異“是肯定的”。而這種在未來發展方向上的創新,更多要通過一些顛覆性、突破性的創新獲得,但這種創新往往是很難規劃,也很難通過政府的産業規劃去觸發的。
他以上海《行動方案》為例指出,文件強調其基本原則有“堅持尊重規律,分步推進;堅持整合創新,聯動發展;堅持價值引領,效果導向”,顯然並非單純的技術方案,而是一種産業政策——也就是政府希望元宇宙能作為産業發展的一個方向,對數字化的未來起到引領和推動的作用。
“它(上海《行動方案》)追求的並非某幾個單一的技術,而是一種綜合效應,更強調應用創新、場景創新、綜合創新。”段偉文説,元宇宙本身是會根據技術發展而不斷增減內涵的開放性的集合概念,所以上海《行動方案》所談論的元宇宙更多是廣義的、泛載的、賦能的方向。
數字栩生CEO翁冬冬參與了北京市圍繞元宇宙、數字人等領域專項政策文件的起草,他表示元宇宙在經歷了學界兩年左右的討論之後,現在已經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概念。“簡單來説元宇宙就是‘沉浸式網際網路’,因為是網際網路,所以你其實能在這個概念下看到5G、數字人、雲計算等很多産業。元宇宙則是外界給它的一個比較玄學的名字,但實際在學界看來,它已經是一種必然趨勢。”
業界預測
要到達目的地,核心的技術突破仍必不可少
對於段偉文所説的“顛覆性的創新”,翁冬冬則表示贊同。因為即使未來已經清晰可見,要到達目的地,核心的技術突破仍然必不可少。
翁冬冬認為,所謂“顛覆性創新”應該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眼鏡(鏡片)技術,用以降低頭戴式顯示設備的重量;5G網路,通過其雲端計算能力大幅減少計算成本和耗電;電池,主要解決設備續航問題;渲染引擎和計算架構,用來應對大眾暢享中元宇宙的“多人同時線上場景”所需的巨大渲染算力。
“但無論如何,光靠我上面所説的這些顛覆性技術,或者説叫‘原始創新’,其實是無法解決沉浸式網路的所有問題的,它其實也需要大量技術都達到一定程度,並且能夠組合在一起,也就是基於大量應用場景的‘整合創新’。”翁冬冬表示。“這就需要引導大眾去了解這些東西,進而創造更多應用場景,再將各種産業都集聚起來,構建一種生態,這也就是政府發佈這些政策文件的意義所在——引導。”
在段偉文看來,可以將元宇宙當做對數字化未來這一方向的一個暫時的認知和理解,嘗試用元宇宙來引領數字化轉型和數字經濟的産業發展。他認為,政府層面可以以元宇宙相關的政策文件作為一個抓手,嘗試看是否能在數字化轉型、數字化科技的未來有所突破,盡力發揮産業政策探索的正向效益。
來源:南方都市報 | 撰稿: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