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紹興 新聞詳情 A- A+
嵊州,為什麼“村村有戲”
發佈時間:2024-06-11 09:23:23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似一朵輕雲剛出岫……”在嵊州,幾乎人人都能用婉轉的曲調哼唱這一越劇經典唱段。

  鄉村文化禮堂裏,總有戲迷吹拉彈唱;古戲臺上,50多歲的阿姨演越劇摺子戲,唱念做打頗有專業范兒;偏僻的小村裏,30多人的專業越劇團不僅編排整場大戲,還“接單”外出表演……在嵊州鄉村,幾乎每個角落都能邂逅越劇,稱得上村村都有戲。

  為什麼越劇能夠在田間地頭蓬勃生長?近日,記者來到嵊州尋找答案。

  嵊州“村越”崇仁鎮PK選拔賽。記者 葛雪琪 攝

  古戲臺又“活了”

  “老到白鬍鬚,少到開襠褲”,嵊州人人都能哼上幾句越劇。

  110多年前,越劇以“落地唱書”形式從嵊州甘霖鎮的田間地頭誕生,自帶貼近鄉村、親近民眾的“基因”,逐步成長為中國第二大劇種,積累了深厚的民間基礎。

  在嵊州崇仁古鎮,村民裘小亞從服裝廠下班後,忙不迭叫上幾個姐妹,認真化好戲粧後,來到古鎮的玉山公祠,找到了“戲迷角”的負責人裘愉林,老裘正帶領幾名遊客參觀公祠裏的古戲臺。

  “裘老師,我們想上臺唱一會越劇,有沒有時間幫忙伴奏一下?”

  裘愉林今年74歲,拉得一手好二胡,退休後擔任“戲迷角”民樂隊的領隊,經常組織開展各種越劇活動。平時,總有戲迷來喊他伴奏。

  “這戲臺可有200多年曆史啦,傅全香等越劇名家都是在這裡‘首秀’呢,站上去唱幾句,那感覺可不一樣。”從一旁的小房間取出二胡,裘愉林對已經舉起手機準備拍攝的遊客説。

  在裘愉林的記憶中,童年時代玉山公祠裏的這座戲臺是遠近最熱鬧的地方,初出茅廬的越劇演員在這裡登臺亮嗓,臺前的小廣場和兩側的看臺總是擠滿了人。

  熱愛越劇的嵊州人非常珍視這些戲臺。近年來,嵊州對古戲臺進行了保護和修繕,全市200多處古戲臺又“活了”,依舊是熱鬧的百姓大舞臺。

  崇仁古鎮對玉山公祠和古戲臺進行了保護和修繕,修繕後的古戲臺由專人進行管理,並對鄉親們免費開放。

  如今,玉山公祠成了古鎮裏最熱門的“打卡地”。每逢週末和節假日,崇仁古鎮還會在這裡組織越劇展演、交流活動,本地戲迷看得過癮、演得盡興,也吸引了不少外地遊客慕名前來,熱鬧時古鎮一天接待遊客上萬人次,帶火了文旅産業。

  嵊州“村越”崇仁鎮PK選拔賽。記者 葛雪琪 攝

  沃土長出“民星”

  在嵊州,好戲連臺,越劇天天演,還有各種文化惠民活動不間斷,不僅營造了氛圍,也讓廣大戲迷有了更多追夢的機會。

  “我天天盼著這堂課!”在浦口街道東郭村,村民張咩珍早早趕到文化禮堂佔座。每週五,從嵊州市越劇團退休的過君英都會來這裡講課,教村民們越劇唱腔、手勢、臺步等知識和技巧。她的學生有60多歲的老戲迷,也有10多歲的孩子。

  為了幫助戲迷入門、提升,嵊州在鄉村、社區開辦越劇特色公益課程,請來專業的越劇演員、教師,面向戲迷免費授課,還計劃把越劇公益課送到更多文化禮堂、老年學堂、中小學校。

  “過老師接下來還要給我們排戲,我希望有一天能站上舞臺表演。”張咩珍憧憬地説。

  她的夢想,觸手可及。

  去年,嵊州舉辦首屆“村越”好聲音活動,這場大型越劇活動不設門檻,鼓勵“草根”上臺亮嗓,村裏的戲臺和文化禮堂成了“擂臺”,戲迷登臺比拼唱功,台下專家當評委,海選、復賽場場座無虛席,晚來的村民站上板凳、攀上矮墻圍觀。決賽由4位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帶隊“PK”,線上同步直播,流量火爆。

  決賽中,理髮師羅雪洪將越劇《祥林嫂》中的“賀老六”一角演得活靈活現,成功奪得冠軍,不僅圓夢大舞臺,還把大獎——一輛比亞迪汽車開回了家。如今,羅雪洪的身影常常出現在嵊州的各種越劇文化活動中,成了家喻戶曉的“民星”。

  一場活動“炸”出了一批民間實力唱將,更多普通戲迷也走上舞臺過了一把戲癮。

  “百姓自己的舞臺自己演,我們非常歡迎民間戲友登臺,秀出風采。”6月1日,第二屆“越嵊州 越有戲”鄉村越劇聯賽的“PK”選拔賽打響了,嵊州市文化館館長姚華江説,這次活動全面“升級”,個人賽變成團體賽,還向全國發佈“英雄帖”,競爭更激烈,比賽會更加精彩。

  去年,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出臺《加快推進越劇繁榮發展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明確要將浙江建成長三角地區越劇傳承發展的核心區域和全國越劇文化中心,將越劇藝術打造成為浙江鮮明的文化標識。

  嵊州積極響應,推出“2024越劇文化年”系列活動,並啟動了“富樂嵊州·村村有戲”越劇大展演活動,面向全市200多個行政村,進行全覆蓋式越劇大戲展演,不僅有專業越劇團輪番登場,還鼓勵民間戲迷團體編排節目來表演,場場大戲人氣火爆。

  小村也有專業劇團

  “家門口”好戲連臺,打開了嵊州人的格局,他們對越劇有了更多憧憬,不再滿足於“小打小鬧”,而是“抱團”組建越劇社團、俱樂部,甚至在一些小村子裏也能找到數十人的劇團,服裝和設備一應俱全,逐步從自娛自樂走向專業化的舞臺表演。

  仙岩村不大,嵌在嵊州北部的山林裏,全村1200多人,沈柏松是村裏小有名氣的廚師。平時放下鍋勺,他喜歡拉著朋友在門前唱上幾句越劇。

  去年,仙岩村翻新了文化禮堂,能同時容納數百人活動。爬上新禮堂寬敞的大舞臺,沈柏松的心似乎一下子被打開了。

  “隨口唱唱不過癮,不如走專業化路線!”於是,他帶著戲友就地組建“仙韻戲迷角”,廣納“英雄好漢”,大家常泡在禮堂裏唱戲聽曲。

  聽説村裏有了戲迷角,熱衷唱越劇的村民徐美萍第一時間加入,她嗓音底子不錯,動作學得快,很快成為“種子選手”;在國網嵊州供電公司上班的年輕人王玨跑來報名,雖然唱不了幾句,但搭臺布景、擺弄設備,他是一把好手……

  戲迷角迅速壯大,沈柏松有了更大的野心。

  他帶頭出資購買服裝道具、幕布,淘來音響、綵燈、造霧機等舞臺表演設備,還聘請專業越劇演員來當指導老師,戲迷角“升級”成了“仙韻越劇團”,團員們各司其職,排起《何文秀》《五女拜壽》《王老虎搶親》等整場大戲。

  “現在劇團闖出了一點小名堂,市裏也來請我們去表演呢。”劇團副團長費幼萍是一名退休的財務人員,她説,以前大家閒來無事,總是打麻將、刷短視頻消磨時間,現在大家一有空,都往文化禮堂跑,排戲、切磋唱功,生活比以前充實多了。

  如今,嵊州市註冊有117個民營越劇團,從業人員8000余人,相關産業年産值約3億元。

  村村都有戲,鄉村越劇團也很紅火,這是這個時代的縮影,見證了嵊州百姓對越劇藝術的熱情,也是民間追求精神富足的一個生動注解。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阮帥 葛雪琪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