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紹興 新聞詳情 A- A+
一分一分賺,一樣一樣捐,“小商販”張傑的大情懷
發佈時間:2024-02-21 09:24:23    

   2月20日,天空飄起雨絲,幾株梅花開得安靜,浙江紹興上虞區梁湖街道華光村有些清冷。

  走到村頭,提起張傑,幾乎問到的人都會這麼説:“我知道的,他家就在那個路口左拐。”

  2月18日,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浙江省愛鄉楷模、知名港胞張傑在香港去世,享年95歲。

  一個人的離去,會留下些什麼?這幾天,不少人都在緬懷他,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位卑未敢忘憂國,年高仍重桑梓情。他出生於窮困潦倒的年代,吃苦耐勞、省吃儉用;他又生活在日新月異的國家,憑藉一雙手,靠著賣茶葉蛋、螃蟹等,為家鄉上虞捐錢捐物、獎學獎教,迄今累計捐出1500萬元。

  2月19日至20日,潮新聞記者來到上虞,尋訪張傑的印跡。從大家的追憶中,我們聽到了許多次“張傑精神”。

  人們如何理解它?張傑又為何讓一座城動容?

  老宅依舊,他的故事陪伴一代代人成長

  張傑的老宅是一幢翻修過的四層小樓,顏色有些老舊,但乾淨整潔。外立面有“張傑紀念館”幾個字。

  朱紅色的大門緊閉,只有樹木蔥郁,探向墻外。宅子正對的小河蜿蜒,墻面滿是“愛鄉楷模張傑”的故事……畫像上的張傑戴眼鏡,穿得儉樸而板正,目光炯炯。

  “畫得很像,他就長這樣。”一位村民大姐告訴我們,張傑的名字在上虞幾乎家喻戶曉。最近幾年他回來較少,早些時候年年回來,“給敬老院老人們發紅包”。

  樂於奉獻,為善最樂,這裡的父輩們對下一代樸素的教育,就是口口相傳張傑的故事。

  1928年,張傑出生在這個小村莊。幼時家境貧寒,小學未畢業,被迫外出謀生,顛沛流離。

  輾轉多年,1959年他去了香港,成為食品店僱員,睡地板,做粗活。1978年,50歲的張傑在尖沙咀租下一個舖子,賣大閘蟹、茶葉蛋。雖做小本生意,此後卻傾其所有,在家鄉興資助學。

  “我經常走過張爺爺家門前,他家對面的墻上有很多事跡介紹,路過的時候就會看一眼,從小就知道,他賺的錢捐了很多,沒留多少給自己。”張傑中學初三學生吳子渝和老先生是同村,連續兩年拿了張傑獎學金,每次800元,“都存在銀行,現在也還沒動。”

  這筆獎學金一直陪著他學習成長,一如張傑精神不斷啟迪他關於愛心的理解,這個略顯青澀的孩子告訴我們:“幫助別人是不論有錢還是沒錢的,只要有心,並付諸行動,就是幫助。”

  賣大閘蟹賣成“蟹王”,他是香港小巷口的名人

  香港這家店的小,很多人都見識過。

  1998年,浙江日報記者曾前往採訪,坐在過道的矮凳上,有人走過,還要不時站起來讓路。

  一間門面僅為五六平方米的小舖子,秋冬季節賣河蟹,日常賣粽子、茶葉蛋等“特色商品”。

  “他賣茶葉蛋有秘訣的,滷水好,煮出來就很美味;他賣螃蟹,進貨要選個頭差不多大的,看上去整整齊齊。”趙暢曾是上虞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他向記者描述,一次赴港招商的機會見到了張傑,內心十分震撼——狹窄的樓梯口店舖,張傑煮著一個個粽子和茶葉蛋在賣,營業員就是他的子女。

  “店小名氣大。”原上虞區委統戰部副部長王建生曾多次赴港看望張傑。他告訴記者,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很多人知道這個小商販有大愛心,再加上一貫的誠信經營,價格公道,小店生意興隆,“當地一些人知道他給家鄉捐錢,也紛紛光顧小店生意。”

  上虞鄉賢研究會會長陳秋強也講了一個小故事。有一次,一位市民在張傑舖子裏挑了一袋大閘蟹。稱重結算時,張傑發現有三隻不太鮮活了,主動給顧客調換。

  當服務員的女兒見此景不解,抱怨父親為何多此一舉。張傑告訴她,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講誠信,只有誠信的牌子豎好了,生意才能做得大、做得好。

  所以,儘管是小本生意,但是張傑賣大閘蟹,硬是賣出了“蟹王”的美譽,周圍市民、酒店買蟹都找他。

  也許很多人會疑惑,為何一個小商販,能有那麼多錢捐出來?陳秋強認為這既有當時的市場環境和時代紅利,更重要的是張傑的生意和為人之道,那就是誠信二字。

  一分一分賺錢,一樣一樣捐東西

  原本,張傑打算做到60歲就收攤歇業,但一次返鄉的經歷,改變了他的計劃。

  那天,他走進上虞中學,看到學校裏沒有像樣的實驗室和圖書館,學生們擠在昏暗的教室上課,心裏十分難受。

  張傑的捐贈之路,是從1979年一台時價3000元的彩電開始的。

  上虞中學的老校長謝宜燦如今已是滿頭白髮,他清晰記得,“彩電送到學校後,師生都非常高興,紛紛前去圍觀。”

  這臺彩電如今放在張傑中學校內的張傑事跡陳列館裏。陳列館前,坐落著一尊于2011年落成的銅像,張傑戴著那副眼鏡,凝視著校園;陳列館入口,上書“大道之行”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

  1988年,上虞中學裏,矗立起一幢“張傑樓”。繼彩電之後,張傑又出資建造了教學樓,讓孩子們有了更明亮整潔的教室。

  不止教學樓,張傑牽掛著學生的各個方面。謝宜燦提到,張傑看到教室內光線昏暗,就捐了日光燈;怕大家夏天熱,捐了吊扇;住宿環境不好,又捐建了宿舍樓;“花甲”之年時,子女們湊了1萬元為他做壽,他卻將錢捐給上虞中學圖書館,此後將做壽的錢捐出來更是成為“常態”……

  “他都是一樣一樣地捐。”謝宜燦感慨。

  一分一厘,積少成多。張傑連續幾十年向家鄉捐資1500萬元,為上虞中學、皂湖中學、梁湖小學等學校建起了18幢張傑教學樓、32間教室、宿舍樓、圖書館等,還贈送了一批批體育器材、音樂器材、教學儀器。

  “每次建造,從方案設計到材料選用,他都會盯牢的。”現任張傑中學工會主席余加榮告訴潮新聞記者,2008年張傑中學落成,每每回到上虞,老先生都會來看一看。

  在張傑事跡陳列館內,有一幅地圖,標注著張傑曾捐助過的學校,從幼兒園、小學到中學,從城鎮到偏遠的山村。

  余加榮曾與同事們尋訪了上虞多處張傑樓。如今,這些樓屋,有些依然陪伴著書聲瑯瑯,有些因置換、改造、鄉鎮學校撤並等因素另作他用。但是張傑的事跡和精神,還在流傳著。

  40年前6元助學金,改變了農家學子的命運

  現任北京虞商聯誼會會長周益華今年56歲。在他的記憶裏,“張傑精神”是有來由的,有軌跡,有邏輯的,穿越了40多載。

  上世紀80年代,他在上虞中學讀初中時就獲得過張傑助學金,見證過母校的張傑教學樓。

  “當時助學金是6塊錢,而我們吃飯只要1毛錢。”

  這筆“鉅資”讓他終身難忘,“我出生在農村,家境貧寒,這6塊錢足夠我一學期的開銷,我可以飽飽吃上幾十頓飯。”周益華因此發奮讀書,高中時以優異的成績再次獲得張傑獎學金,“老先生還語重心長地勉勵我們,要好好讀書,有困難找他”。周益華此後考入中國政法大學,改變了一生的命運。

  “張傑樓我們是親眼見到它蓋起來的;還有他捐給學校的第一台彩電,那時候一個單位才能有一台電視機,彩電更是稀有資源了……”周益華感慨,在那個物質貧瘠的年代,這極大地豐富了學生們的精神世界。

  如今,這群當年的孩子們都已年過半百,成為各行各業的精英。“我們各地虞商聯誼會的老鄉們都很團結,大家當年都或多或少受過張傑的資助,有人獲得過他設立的獎學金;有人在他捐建的教學樓裏上過課;還有人使用過他捐贈的教學器材……”

  余加榮上世紀80年代就讀于上虞中學。這幾天他的微信同學群、教師群都在緬懷老先生。

  有一位同學説,自己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獎學金,就是由張老早晚出攤賺的辛苦錢設立的“張傑獎學金”,“可惜我把大部分錢換成了食堂裏的排骨,今天想來真是辜負了先生的一番期望”。

  “人活著,總是要有點精神的。願所有的親朋好友讀懂祖國和生你養你的故鄉。”驚聞老先生故去的消息,周益華在朋友圈裏發文感慨。

  人家説他是老闆,其實他睡的是地板

  大半生坎坷,張傑常打趣説:“人家説我是老闆,其實我睡的是地板。”

  這話不假。老校長謝宜燦回憶起許多這位老朋友的點點滴滴,“他不是條件很好來捐款,而是條件差也要捐。”

  1992年,謝宜燦前往香港旅遊,在張傑的家裏住了7天。那間曾被許多媒體提到過的30平米小房子,是張傑對朋友掏心掏肺的盛情款待,“客人來了,床都是給客人住的,他睡地板。”

  那段旅程中,謝宜燦看著張傑在狹窄的店裏,帶子女一起搬運貨物,用麻繩捆綁螃蟹時,手經常被夾出血。看的人十分心疼,他自己卻習以為常。

  張傑生活異常儉樸。一年四季穿廉價衣衫,暑天也挑沒冷氣但便宜的公交;親友贈送農副産品,他拿去賣了,再捐資助學;在香港多年,住的仍然是一套30平米的房子。

  謝宜燦還告訴記者,張傑總是想辦法多賺一點錢。香港回上虞的路費要大幾百元,有一次從上虞回香港,他還特地買了10斤杭白菊,拿去香港賣,希望能補貼一些路費。

  曾經有人勸他:做了這麼多好事,差不多得了。但張傑從來不覺得自己應該停下。

  看著故鄉的土地上,崛起一幢幢嶄新教學大樓,張傑很舒心,他説:“自己好不算好,家鄉好才算好。一個人做好事很開心,鈔票用光身體健康,我趁有生之年身體還好,要抓緊為故鄉做好事。”

  想要做善事,一塊錢可以,十塊錢也可以

  後來,張傑經常回到上虞,走走看看,“家鄉山好水好,人也親切,聽到孩子們唸書的聲音,看到孩子們燦爛的笑臉,我就不想走了,走進校園,看到孩子們讀書,心裏很高興,覺得我這輩子沒白活。”

  去年8月,陳秋強特地去香港參加了張傑先生95歲的壽宴,這是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生日宴,也僅僅是家人和幾個好友聚聚。當時他們約定,等張老百歲生日時,要發100個紅包給上虞有需要的人。

  陳秋強告訴潮新聞記者,斯人已逝,但這種不忘本的品質,已傳承給了下一代。

  年邁的張傑早已不再賣茶葉蛋和螃蟹,是子女們從中支援、延續著張傑的愛心事業,“他有四女一子,兒子也做生意很成功,他們非常支援父親。”

  陳秋強一直為張傑的大愛傳奇人生感動,這幾年也成為了張傑事跡與精神的記錄者與傳播者。“他是引領,是旗幟。”在陳秋強看來,再提“張傑精神”,也是因為他的平凡之處,每個普通人都能像他一樣,想要做善事,一塊錢也可以,十塊錢也可以。

  “他心中有大家。”張傑獎學金獲得者、張傑中學初三學生曹煒飛,用一句話向我們概述了她理解的“張傑精神”。她也聽媽媽説過,自己就讀的學校為何以這位張爺爺命名。

  “老先生一直秉持教育強祖國強這樸素的道理,我們也一直感佩老先生這種大愛、高尚的人格。”周益華説,他們成立了助力學子成長髮展的項目,希望將張傑的精神傳承下去。

  一位低調的小商人,卻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一棟棟“張傑樓”,背後實則有自己的考量。他曾和趙暢提到,此舉是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先鋒,去發動、感召更多人,讓更多比他大的老闆來做好事。

  趙暢認為:“一個國家、一個社會,能夠選擇向平凡人致敬,這個國家這個社會,必定是有前途的,因為道德情操、理想追求、價值導向,早已被內化為一種自覺而無可替代的行為。從這個意義上説,今天我們悼念張傑先生很有必要,重提‘張傑精神’也永不過時。”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方力 徐婷 孫良 朱銀燕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