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通過建設“共富工坊”促進群眾增收致富,是浙江省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一大舉措。浙江線上聚焦全省“共富工坊”建設進程中拓寬百姓就業致富新路子,打造強村富民新場景的好經驗、好做法,邀請組工幹部、職能部門、工坊群眾圍坐“共富工坊”,共話美好未來。
【工坊簡介】永康市環球工療·共富工坊在2022年9月正式建成,位於西溪鎮西溪村,由浙江環球工具有限公司負責具體運營,主要從事玩具禮品生産加工。該工坊聚焦低收入人群特別是殘疾人群體,是集生産加工、技能培訓、康復服務於一體的共富工坊。截至目前,已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和低收入農戶300余人就業,其中殘疾人67名,每人平均年增收近3萬元。
記者:將殘疾人之家引入企業來料加工,永康環球工療·共富工坊是如何體現共富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
永康市環球工療·共富工坊車間負責人吳勇:環球工療•共富工坊是面向殘疾人群體的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聚焦的是共富征程中“最容易掉隊”的“弱勢群體”。因招收的人員都是殘疾人,勞動能力相對偏弱,所以工坊引入愛心企業,由企業和殘障員工們簽訂勞動合同,繳納五險,按時發放每月工資,員工每天工作量也相對輕鬆。
除了幫助殘疾人解決增收問題外,我們也注重殘疾人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滋養等精神層面問題。在我們工坊的殘疾人員工,絕大多數是精神殘疾。他們如果長期賦閒在家,可能因缺乏人際交流而導致其溝通、學習和工作等社會能力逐漸衰退,甚至與社會脫節。為此,工坊為殘障人士配置了獨立的工療車間、培訓室、保健室、男女休息室、閱覽室、活動室、心理諮詢室等,併為符合條件的殘疾人提供日間生活照料、技能培訓、康復服務、文體服務和輔助性就業服務。此外,我們也和永康市“日行一善”志願者組織、西溪社工組織等社會愛心團體進行結對幫扶。每天,我們都會安排1小時的文體活動,每半個月安排專職醫生進行康復訓練及心理疏導,不定期舉行職業技能學習、文體技能競賽等活動。
現在,他們在工坊可以一邊穩定就業,一邊療養康復,在簡單的勞作中,逐步提升個人的團隊協作、語言溝通、學習交流等能力,幫助殘疾人恢復獨立生活自理的能力,逐步回歸社會。
記者:永康民營經濟發達,市場競爭激烈。在這樣的環境中,吸收接納勞動能力較弱的低收入人群特別是殘疾人群體,“共富工坊”是如何平衡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永康市環球工療·共富工坊車間負責人吳勇:對企業而言,通過工坊運作及吸納殘疾人就業,可以根據國家有關促進殘疾人就業稅收優惠政策,享受限額即徵即退增值稅的福利。因此,由企業投資運營疾殘人工療車間,不僅不會給企業帶來負擔,還可以幫助企業增加效益。
對村集體而言,由於工坊用地原本是西溪村集體用房,之前一直閒置,沒有産生效益,現在通過引入工坊、收取租金,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15萬元。
對個人而言,工坊員工每人每月得到了工資保障,還能按照多勞多得的計件方式,獲得手工活薪資,增加員工收入。
對於殘疾人家庭而言,因為原本的照料對象進入到工坊工作,家裏人也能夠從全天在家照料的局面中解放出來,也能夠去其他地方就業,進一步增加了家庭收入。
因此,共富工坊的建立,對企業、村集體、殘疾人個人及其家庭而言,都是共贏的。
記者:在“共富工坊”幹了一年,對你的生活改變最大的是哪一方面?
永康市環球工療·共富工坊殘疾工友:我叫陳建榮,今年45歲,肢體殘疾二級,是中風引起的殘疾,平時主要由父母照顧,生活比較困難。去年,經鎮村幹部介紹,我入職到了環球工療·共富工坊。到工坊後,我發現工坊裏的員工大家情況都差不多,相處起來也都很融洽、輕鬆。工坊給我們進行就業的指導培訓,促使我們實現輔助性就業,讓我們有了收入。比如我自己,一到工坊工作,我就簽訂了勞動合同,每月領取工資,享受社保五險,手工部分多勞多得。我的經濟條件也逐步得到改善,上個月我還用自己的工資給家裏買了空調,家裏人都很高興。以後,我還將繼續在工坊裏工作。
記者:“共富路上一個都不能少”,推動農村剩餘勞動力就近就業,改善生活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經之路。鄉鎮作為這項工作的主戰場,都做了哪些工作?
永康市西溪鎮黨委委員沈革:西溪鎮在共富工坊建設過程中,一直圍繞一個總目標,即強村富民、擴中提低。同時,我們立足於西溪鎮“生態影視基地 休閒養生福地”定位,充分發揮生態、影視、旅遊、民宿、果蔬等資源優勢,形成村村抱團共興、村企攜手共贏、村民協同共用等三種共富路徑。
村村抱團共興就是建強黨建聯建機制,按照地域相近、産業互補原則,充分發揮先進村、中心村的輻射帶動作用,以強村帶弱村、以大村帶小村,做到抱團發展、共同進步。村企攜手共贏就是以産業為紐帶,22個行政村結對規上企業,實行黨建聯動、發展聯謀、活動聯辦、黨員聯管,實現優勢互補、村企雙贏。村民協同共用就是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為引擎,通過土地流轉、入股分紅、勞務就業等方式融入強村公司,實現農民入股拿“股金”、轉移就業賺“薪金”、村集體發展産業添“本金”。如西山村集體廠房項目每年120萬租金收益,30%歸村集體用於再發展,70%用於村民分紅,讓農民“抱團取暖”抱得更結實、暖得更舒心,實現村集體、村民共同富裕。
記者:先富幫後富,是推進共同富裕的題中之義。如何更好地聚焦形成先富帶後富、先富幫後富的新機制,永康在制度、政策層面上有什麼舉措?對全市“共富工坊”建設有什麼進一步規劃?
永康市委組織部兩新黨建科科長胡廣寧:“共富工坊”建設以來,雖然在促進村民增收、企業增效、集體增富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總體來説,還是需要進一步探索深化。接下去,永康市將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優勢,大力推動“共富工坊”提質擴面。
首先是加強“共富工坊”規範化建設。工坊建設的初衷就是“擴中提低”,讓村民就業增收。要深入開展“五全聯建”行動,主要包括領導幹部包聯、部門定期會商等機制全建立,黨組織應建盡建做到組織全覆蓋,供給需求、支援政策等資源全對接,業務指導培訓、定期調度晾曬等運作全監管,建立應急預案、加強除險保安等隱患全防範。
其次是加強“共富工坊”市場化建設。工坊建設涉及到企業、農村、村民等方面,要常態化、穩妥高效運作工坊,需要在惠企、強村、富民相統一上下功夫。要村企入股共建,鼓勵村民以勞動力、資金等形式參與,發揮企業技術、管理、銷售優勢,用好村集體閒置資源。要工作生活共用,建立彈性上下班制度,組建紅色配送隊伍,促使村民增收、顧家兩不誤。要經營收入共贏,制定完善“保底+分紅”薪酬體系,保障村民計件工資、村集體固定租金,分紅年收益利潤。
再次是加強“共富工坊”品牌化建設。打造“一鎮一品”,建設一批有辨識度的“共富工坊”實踐場景、區域集群和共富示範帶。強化龍頭企業示範帶動作用,拓展産業鏈增值增效空間,吸納更多村民就業。深入挖掘農業發展優勢,用好國家地理標誌農漁品牌、鄉(土)字號,發展文化創意、農事體驗、休閒觀光等業態。緊抓數字經濟發展契機,發揮電子商務服務平臺作用,不斷暢通工農産品流通渠道。
記者手記
“快樂”是這裡的主題。不論是工作服上的“快樂工療”字樣,還是殘疾工友臉上洋溢的笑容,都能讓你情不自禁地融入他們。
殘疾工友陳建榮説:“我在這裡過的很充實,很開心,人也變得開朗了。”我相信這是永康環球工療·共富工坊中所有殘疾工友的共同感受。
與其説這裡是一個工作車間,倒不如説是一所康復就業中心。除了從事簡單的手工勞動外,八段錦、健康操、大合唱、閱讀……各類活動排的滿滿噹噹。
“這裡的社會效益遠遠大過了經濟效益。”工坊負責人和當地村鎮幹部告訴我,通過“共富工坊”建設,引入有社會責任感的大企業,盤活了村鎮的閒置資産,解決了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問題。
黨的二十大提出,要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
在這裡,我從殘疾工友的臉上看到了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來源: 浙江線上 | 撰稿:監製/王靜 策劃/李利 記者/談佳軼 余愛華 攝影/曾國智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