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嘉興 > 魅力城鎮 新聞詳情
深耕空間拓展潛力 浙江平湖市東湖風貌樣板區變背景為風景
發佈時間 | 2022-10-25 17:06:12    

   浙江省平湖市東湖城市新區風貌樣板區位於平湖地理中心,東湖東畔,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特質,創建規模約186公頃。以突出濱水生活風貌,強化文化底蘊為抓手,重點打造多條生態綠廊、提升空間品質,整治老舊小區、優化服務功能。

  現狀實施單元範圍內以成熟的居住小區為主,內部存量空間缺乏,缺少創建場景落位所需的物理空間,風貌場景從何而建?

  東湖城市新區風貌樣板區交出的案卷是:探索非公有空間公共化機制,通過既有空間微改造結合部分新建建築的方式,重塑空間資源,變背景為風景。

1.jpg

  改出空間,盤活社區閒置低效場景

  通過整合社區低效空間和陣地,將世紀名苑南區廢棄游泳池改造成文化展廳、歷史展廳、道德先進人物展廳,共計280㎡;對原物業用房進行微改造設,一層設置200㎡的文化講堂和75㎡的便民服務中心,二層設置275㎡的社區文化家園,包括社區客廳、社區議事會、徐春法調解室;將世紀名苑小區內原一幼分校進行改造,其中一層為幼托班,二層為老年活動室。幼托班共包含了一間教室、一間繪本閱讀區、一間休息室、一間就餐區、一間母嬰室、一間衛生間,同時還有戶外遊樂區,功能配置齊全,共計230㎡。老年活動中心配置了乒乓球桌、各類棋具、開水機等,共計215㎡。多措並舉進一步盤活社區資源和公共服務設施,實現社區存量空間複合集約利用,打造集鄰里、教育、健康、服務等於一體的社區公共活動空間。

2.jpg

  讓出空間,活化機關企事業私有場景

  針對現有空間不足的現狀,當湖街道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閒置建築空間轉換為未來社區專屬公共空間,在市圖書館、傳媒中心的支援下,利用市圖書館現有場館打造290㎡的幸福學堂和250㎡的共用書房,通過與周邊優質學校的教育資源銜接,共同梳理學習清單,滿足幼兒、老年等多齡段學習需求;在市傳媒中心內部二樓設置眾創空間,配備了一間會議室、兩間獨立辦公室、一處公共辦公區、一間媒體演示區,共計325㎡,提供彈性共用的辦公空間、複合優質的生活服務空間,為初創公司提供性價比更高的辦公場所的同時,也為未來社區自平衡創收。

  針對綠地空間不足的現狀,當湖街道激勵機關企事業單位活化利用附屬空間。用“綠色消融邊界,實現城園共融”的理念,在三港路沿線的圖書館南側、廣電北側,通過圍墻內退、圍墻拆除等多種方式進行空間挖潛,將囿于圍墻的閒置綠地空間最大化的利用起來,加以改造提升,形成兩個街邊花園,共計面積約6100㎡,成為市民多彩生活的空間載體。改善城區生態和景觀環境的同時,在圖書館改造出36個空閒車位緩解街區停車壓力。

3.jpg

  建出空間,深挖原有場景空間潛力

  在北原牧唱公園內利用草坪現狀高差依勢而建的友鄰之家,做半覆土建築,建築面積 1500 ㎡,由兩個獨立半地下室組成,基於東湖社區養老服務空間不足的現狀,在內設置230 ㎡的日間照料及養老服務中心,配套設置200㎡的老年活動中心。利用公園內良好的環境基礎,設置280㎡的社區健身房,以及200㎡的親子活動中心。建成後頂部復綠,既保留草坡的升起形態、保留場所記憶,又融入多元複合場景,實現功能利用最大化。

  樣板區內嘉和花苑等小區與六里塘綠道相鄰,濱水空間私有化導致綠道被阻隔,難以形成完整連續的慢行系統。通過東湖景區公園原濱水步道利用+案山路下穿打通+新建770米水上漂浮棧道等方式補齊中斷點,將綠道貫通,同時將原有步道進行拓寬並增加安全防護欄杆,沿線綠地補植地被花卉植物,並將平湖歷史上歷經的馬家浜、良渚、吳越等多元文化要素進行融入,展現“開放、親水、崇文、報本”的文化特色,打造“崇文樂水、暢享東湖”的特色戶外濱水健身步道。(圖片由平湖市當湖街道提供)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通訊員 金超群/ 文    | 責編:陸姍姍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