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嘉興 > 要聞 新聞詳情
嘉興這3個工程帶你深入了解水利文化
發佈時間 | 2024-01-10 08:53:00    

   促進水工程與文化有機融合,是推動新階段水利高品質發展的應有之義。記者昨天從嘉興市水利局獲悉,浙江省水利廳公佈第三批水工程與文化有機融合典型案例,我市共有3個典型案例入選,分別是海寧市水利文化園工程、嘉善縣伍子塘綜合整治工程和平湖市曹兌港綜合整治工程。

  走進海寧市水利文化園可以看到,各類水工建築、水利文化遺存模型和水利文化景觀,與公園地貌結合,直觀展示了海寧水利文化、農耕文化,讓人在潛移默化中學習水利文化知識。文化館內,陳列著錢塘江及兩岸縣城模型、海塘防禦工程體系模型、歷代水利模具,讓公眾了解水利發展歷程。

  據介紹,該園總佔地面積約105畝,設水利文化館、節水宣傳教育基地和硤石市河閘站,形成了“一園兩館一閘站”的別致景觀。

  嘉善伍子塘由伍子胥主持開挖,南起胥山,北接西塘,故名“伍子塘”,是嘉善最古老的一條河道。伍子塘流經西塘鎮、幹窯鎮、羅星街道,結合河道歷史發展進程及地域特點,主要形成了窯文化、柳州文化、善文化等特色文化,文景相融。

  堅持“融合、民享、生態、低碳”理念,伍子塘綜合整治工程有機串聯起各功能區,把環保、運動、休閒、旅遊等功能集于一體,既體現河道的歷史韻味,又展示當今的水利風采,結合濱水綠道建設,構建了一條展現河道治水史、城市發展史,古今文化和諧交融的古韻河道。

  曹兌港是平湖市十七條市級骨幹河道之一,承擔著灌溉排澇、航運交通、生態景觀等重要任務,全長9.33公里。近年來,平湖市致力於曹兌港的持續治理,2013年在曹兌港南市新區段進行開挖,將水面面積從56畝擴大到130畝,形成了平湖新地標之一——明湖景區。同時,沿湖建設平湖市城市展示館、博物館、非遺館等歷史文化展館,在周邊開展清淤疏浚、河岸維修、綠化提升、節點打造、生態修復等,用綠色經濟激活了南市新區的發展。

  2018年以來,平湖市又將曹兌港治理和馬廄文化充分融合,圍繞馬廄大橋、馬廄廟遺址、大墳山等景點,對曹兌港馬廄段進行綜合整治,全面改善村莊整體環境,帶動鄉村振興。

  “感受河道史事,學習水利文化,這3個典型案例不僅集中展現了嘉興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且讓大眾感受到了水利在整個經濟社會發展中起到的基礎性支撐作用。”嘉興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推動水工程與文化深度融合,可以讓水利工程更好地造福於民。

  (原文標題:流動的不是河水是文化 嘉興這3個工程帶你深入了解水利文化)

來源:南湖晚報    | 撰稿:記者 唐瀟倫 通訊員 包瀟瑋    | 責編:陸姍姍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