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杭州 新聞詳情 A- A+
20余位院士齊聚杭州未來科技城 直面人工智慧“靈魂三問”
發佈時間:2024-06-23 10:11:11    

   我是誰?我從哪來?要到哪去?——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曾發出“靈魂三問”。

  人工智慧作為一種新質生産力,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變著人類生産生活方式。世人對其發展難免存在同樣的困惑。

  6月22日至23日,2024全球人工智慧技術大會在杭州未來科技城舉行。這是中國人工智慧學會三大品牌活動之一,是我國人工智慧技術和産業領域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千人級專業會議之一。

  今年是大會連續第5年落戶杭州未來科技城。包括20余位中外院士在內的200多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交流最新科研突破與進展,深化産學研用一體化合作,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靈魂三問”,也在會上有了新的聲音。

  少年對話院士:人工智慧帶來什麼?

  清華附中國際部的學生劉念希發現越來越多同學都在使用人工智慧輔助學習,大家的學習模式似乎正在改變。他有些擔心——在人工智慧的影響下,人的思維邏輯會不會退步?

  杭州天元公學的學生沈嫄有些不解:“人工智慧都開始進行藝術創作了,人類如何始終保有創新性和創造力?”

  今天,劉念希、沈嫄等5人受邀來到杭州未來科技城,參加大會的“大手拉小手”院士與中學生對話環節。潘雲鶴、戴瓊海、郭華東3位院士,當面為他們答疑解惑。

  如同其他革命性技術一樣,人工智慧面臨著科林格裏奇困境。這是1980年英國技術哲學家大衛·科林格裏奇在其著作《技術的社會控制》中提出的技術控制兩難困境。

  簡單來説,一項技術如果因為擔心不良後果而過早實施控制,那麼技術很可能難以爆發;反之,如果控制過晚,已經成為整個經濟和社會結構的一部分,再來解決就會耗費大量時間精力,甚至無法妥善處理。

  在戴瓊海院士看來,人工智慧依舊存在明顯的局限性,依然還有很多“不能”,與人類智慧還相差甚遠,人工智慧發展無法跟上人類智慧演變的速度。他叮囑道:“學生只能用人工智慧來幫助學習,而不是用來替代學習。”

  發展人工智慧是大勢所趨。今年,“人工智慧+”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新概念、新表述、新思維的提出,不僅體現國家對人工智慧應用和普及的深遠佈局,也揭示人工智慧技術與産業深度融合的發展路徑。

  面對人工智慧加速與其他學科領域交叉滲透的現狀,本次大會還設置了“人工智慧賦能科學數據的若干思考”“人工智慧發展前沿”等7場主旨報告以及32場專題交流。專家學者圍繞大模型與安全、機器人智慧感知與決策等幾十項熱門議題展開深入探討,為安全有序推進地推進人工智慧出謀劃策。

  在他們看來,人工智慧帶來的是更多的可能性,不能因噎廢食。

  市民對話企業:人工智慧發展如何?

  當天,以“技術蝶變 産業煥新”為主題,2024全球人工智慧技術博覽會在杭州未來科技城同步啟動,展期持續至6月25日。

  博覽會面積總計超5000平方米,設有智慧醫療、智慧交互、智慧晶片、工業視覺等十大展區,邀請華為、螞蟻、百度、MoPaaS魔泊雲、唯精醫療、荷湖科技、雲跡科技、涿溪實驗室等近70家企業參加,展示我國人工智慧的最新成果和應用前景。

  在荷湖科技展區,有觀眾看到展品均為各式各樣的顯微鏡時,有些好奇企業與人工智慧的聯繫。

  荷湖科技相關負責人舉例介紹,當腫瘤細胞轉移過程、細胞對藥物的細微反應被鏡頭直接真實捕捉後,借助人工智慧圖像數據分析挖掘,可以實現活體三維、長時間、高解析度的顯微觀測,為生命科學發現、精準醫療和藥物研發提供更多可能。

  荷湖科技是杭州未來科技城在生物醫藥領域重點引進的高科技産業項目企業。它的“人工智慧+”,是杭州未來科技城打造人工智慧高地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杭州未來科技城發揮創新政策、創新平臺、創新人才和優質企業集聚的優勢,依託杭州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城西科創大走廊,積極推動人工智慧産業的培育與發展,加速構建人工智慧産業生態,塑造人工智慧特色競爭優勢,已成為全省領先的人工智慧發展高地。

  高地要建高峰,杭州未來科技城持續完善創新生態,不僅在引進名企強企、高能級創新平臺、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及重點項目等方面形成較為完備的政策體系,還有針對性地為人工智慧産業提供研發、租金、仲介、雲服務、貸款、融資等多方面扶持。

  高水準的人工智慧産業生態,也不斷吸引著“新勢力”的加入。目前,僅人工智慧小鎮一地,就集聚並培育24家獨角獸、準獨角獸企業,252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成為杭州人工智慧産業重要的創新動力極。

  城市對話未來:人工智慧路在何方?

  這次大會還有兩個“重頭戲”,就是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杭州基地揭牌和第二屆涿溪實驗室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落地簽約。

  前者,將以基地為載體,在産業戰略研究、關鍵技術研發、成果轉化應用和高端人才培養等領域開展全方位、深層次合作;後者,則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重要舉措,意味著科技創新與産業發展的深度融合。

  不難發現,兩者的共通點都是科技成果轉化。

  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數字大潮席捲而來時,網路上有不少人發出疑問:為什麼AlphaGo沒有在中國誕生?為什麼ChatGPT沒有在中國誕生?為什麼Sora也沒有在中國誕生?

  事實上,人工智慧的科技成果轉化,雖然呈現出高技術含量與高附加值的顯著特徵,但實際操作中仍面臨一些挑戰和問題,如資訊不對稱、資金短缺、人才隊伍建設有待加強等。

  杭州未來科技城錨定國家級高新區建設,加快建設具有未來感、國際范、創新味、年輕化的城市重要新中心。在此背景下,該地多措並舉打通科技成果向新質生産力轉化的“最後一公里”,要在人工智慧領域闖出一片新天地。

  生態是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保障。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項目、涿溪實驗室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等,都將享受到杭州未來科技城提供的研發費用補助、房租補貼、人才補助、薪酬補貼等政策。

  人才是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核心力量。會前,2024全球人工智慧技術創新大賽—演算法挑戰賽決賽在杭州未來科技城成功舉辦。大賽中的優秀項目將有機會入駐杭州未來科技城,得到全方位政策支援。

  接下來,杭州未來科技城還將積極營造數字人才創新創業環境,縱深推進高品質創新人才和企業家隊伍建設,推動人才動能向新質生産力轉變。

  以此次大會為契機,余杭也將深入實施“人工智慧+”行動,持續優化産業生態,不斷開拓更多應用場景,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實現新突破。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胡金 陳昱涵 譚琴    | 責編:戴翎冉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