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浙商 > 政策解讀 新聞詳情
代表委員:“浙江製造”靠研發創新走出困惑期
世界浙商網 · | 發佈時間2016-01-25 11:20:09    

  “加快工業結構調整和服務業發展,深入推進‘四換三名’,研究制定‘浙江製造’標準。”“……打響‘浙江製造’品牌,力爭到2020年全省在役工業機器人超過10萬台,‘浙江製造’標準達到500個以上……”“……制定實施工業機器人行動計劃、“浙江製造”行動計劃……”

  1月24日,浙江省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開幕,李強省長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浙江製造”字眼出現6次,顯示了浙江省政府對浙江製造業和製造業産業、企業動力修復的重視。

  實際上,在浙江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如何發揮浙江製造“專、精、特、新”的優勢,如何創新性地提升浙江製造業的整體水準,如何利用浙江網際網路技術先發優勢推動浙江從製造大省向製造強省跨越,來自製造業領域的代表、委員們已有諸多思考。

  人大代表建議加大智慧財産權保護

  研發和創新是走出困惑期的好路子

  1月24日下午,在杭州代表團的全體會議現場,省人大代表、西子聯合控股集團董事長王水福從回憶西子發展路徑的角度談了對浙江製造轉型升級的幾點感受。

  王水福稱,目前浙江的製造業企業正在經歷痛苦,但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從西子以往的經驗來看,困惑期是一個開發和研發的好時候。

  翻看西子的發展路徑不難發現王水福所言非虛,從最初農機配件加工,到合資生産奧的斯電梯,再到工業鍋爐、盾構機,以及後來進入航空製造領域,王水福對産業的切入點選擇和對研發、創新的投入繪出了西子一條轉型升級的上行曲線。

  “航空産業是高端製造業的一個典範,但我們在發展航空業務時也經歷了很多痛苦,包括與客戶的磨合,自身管理上的磨合,轉型是痛苦的,升級也是痛苦的,因為它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但沒有前面的痛苦和積累就沒有後面的快樂。”對此,王水福還提出建議,“大江東成立航空産業小鎮,吸引航空産業企業的集聚。”“重視和帶動發展航空産業成為浙江製造轉型升級的標桿。”

  省人大代表、中南集團董事局主席吳建榮認同王水福對研發和創新的思考。吳建榮在接受浙江線上作者採訪時表示,未來企業的競爭一定在技術創新上,有品牌、有品質的製造業企業的生存空間會越來越大,以中南為例,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使得其在國際市場上具有非常大的競爭力,基於此,吳建榮認為,政府需要加大對智慧財産權的保護力度,從而增強企業在研發和創新發展方面加大投入的信心。

  推動綠色質造轉型

  建立‘精益浙江’長效機制

  “要實現製造業由大變強,必須加快由‘三高製造’(作者注: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向‘綠色質造’轉型升級。”作為“浙江製造”的代表之一,省政協常委、杭州宏勝飲料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宗馥莉在其提案中談到“浙江製造”的轉型升級路徑。

  有研究表明:快速響應能力、複雜製造能力、定制化生産能力、可持續能力和適應創新變化的能力將成為製造業新的核心競爭力。基於此,宗馥莉以源於豐田的生産方式——精益生産結合中國和浙江製造業實際提出,建立“精益浙江”的長效機制。

  “精益生産是當前製造業最佳的生産組織體系和方式,與過去的大量生産方式相比,這種系統只要求較少的人力投入、較少的佔用空間、較少的資金投入、較少的生産時間和較少的品質缺陷,卻能夠精確的滿足客戶的需求。”提案仲介紹到,“當前環境保護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以碳排放和顆粒排放物為基礎的生産消耗評價體系已越來越多的取代單一的GDP指標,而精益生産核心是消除浪費、提升生産效率,符合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可持續發展原則,有助於推動整個社會範圍的能源節約,與其他生産體系相比,精益生産有著投入少、見效快的特色,這符合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戰略。”

  宗馥莉認為,精益生産是解決當前製造業困局、建立可持續發展模式的可行方案。推動傳統製造業實施精益生産,是發展“綠色製造”乃至實現“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必然要求。她建議出臺政策,鼓勵推動企業實行精益生産,在浙江省建立符合地域特色的精益生産體系。

  宗馥莉建議,以制度創新推進製造業精益生産長效機制,打造“精益浙江”戰略佈局。制定精益生産推行辦法,建立精益生産評審體系及長效管理制度。精益生産是一項長期工作,建議政府將精益生産列入製造業的發展戰略,從技術和管理層面出臺一系列精益生産推行管理辦法,構架完整的精益生産評審體系,引導和激勵廣大企業積極推行精益生産管理模式,建立長效機制,提高品質、消除浪費、提升效率,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推行“精益浙江”戰略。

來源:世界浙商網    | 撰稿:    | 責編:趙皓月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