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浙商 > 創客浙江 新聞詳情
吳國平:明明可以靠顏值,偏要靠實力的服務生大叔
樂創邦 · 樂創邦 | 發佈時間2016-01-20 14:17:09    
QQ圖片20160108141719.jpg

  他身穿一襲白色服務生制服、腰係一條黑色圍裙,配上紳士范的笑容;

  他站在你身旁為你上菜、添酒,認真地為客人介紹食材;

  他在2016年開年後,天天都出沒于黃龍飯店,每晚5點,準時上崗,主要工作內容是端盤子。

  他是杭州城裏身價最高的服務生。他就是傳説中的UNCLE 吳,外婆家創始人吳國平。最近,他的新店宴西湖開業了,雖然才開了幾天,但是訂位已排到今年3月下旬。作為在餐飲江湖裏的“老炮兒”,作為創業路上的排頭兵,他想和樂創小夥伴説些話。

QQ圖片20160108142516.jpg

  創業了 就不要叫苦

  要學會快樂地享受過程

  每天,外婆家的員工都會看到笑容滿面的UNCLE 吳。整天笑嘻嘻,天天很快樂的樣子。而他最喜歡別人誇獎他的一句話:這是個好玩的大叔。

  也許,很多人會以為吳國平的創業路很平坦,才造就了他今天的笑顏。

  那麼,你錯了。

  只要你曾進入過創業的江湖,就會明白這張笑臉的背後,曾經也有過所有創業者遭遇過的一切困難。只因UNCLE 吳早已學會用“洪荒之力”化解。這股“洪荒之力”就是:快樂享受創業過程。

QQ圖片20160108142649.jpg

  吳國平,12歲進專業運動隊,24歲進入國企當工人,後成為企業領導。17年前,三十齣頭的他和老婆靠兩萬塊錢,支起10張飯桌,請了兩個廚師兩個服務員,在馬塍路路邊開起一家麵店,取名“外婆家”。麵店每天做到5000塊就難支撐,開業第二天只收到420元錢。情急之下,逼著吳國平想出奇招。麵店離杭州塑膠公司很近,他挂出廣告牌:凡塑膠公司職工,來馬塍路外婆家吃飯就送婆婆牛肉麵一碗。一時門前排起長龍,店內店外人頭攢動。

  這條店門前的長隊,一排就排了十多年。

  外婆家造就了餐飲排隊的神話。從2012至今的三年間,他陸續推出金牌外婆家、鍋小二、爐魚、第二樂章、Uncle5、動手吧、三千尺等眾多單品副牌。這些副牌與外婆家的風格迥異,奪人眼球。數據顯示,2014年,外婆家在全國開了60多家店;2015年的計劃開店數量同樣達到60多家;2015年年底,整個外婆家發展到170多家門店,外婆家、爐魚、動手吧等旗下品牌全線出擊。

  “我最不愛聽年輕人説,創業就是吃苦,這是一個美妙的過程。雖然有很多困難,但要學會快樂地去享受。”在UNCLE 吳眼裏,創業肯定是有風險的事,但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能夠折騰下,其實就是件蠻開心的事情。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積極向上,快樂的基礎。

  創業的過程是艱辛的,創業者在自謀生路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各種困難挫折,即使有充分的心理準備,還是會有意想不到的困難險阻,把得失看輕點,想成就的急切放慢點,面對困境和挑戰時,會泰然一些,難關總是一個一個渡過的。

QQ圖片20160108142820.jpg

  搶你飯碗的人

  才是你最好的老師

  如果把UNCLE 吳每天説的話整合一本語錄,這一句應該會成為年度網紅之作:三流老師你給他錢;二流老師他給你錢;一流老師他搶你飯碗。

  解讀一下:三流老師就是學校裏捧著書本教你的,你給他錢,可“紙上得來終覺淺”;二流老師是你的老闆,他給你錢讓你為他打工,你在工作中成長;而最厲害的老師是對手,搶你飯碗的人。因為逼迫和壓力,讓你學會快速成長。

  在UNCLE 吳的創業價值觀裏,有一個觀點是和馬雲一樣的:“絕知此事要躬行”

  馬雲曾説過把80%的MBA開除了。“要麼送回去繼續學習,要麼到別的公司去,我告訴他們應先學會做人,什麼時候你忘了書本上的東西再回來吧。”

  UNCLE 吳也説,人生是多元化的,實踐與體驗永遠比書本上的東西重要。人,最重要的是要讓自己變得有價值,要學會把自己“賣出去”。

QQ圖片20160108142918.jpg

  在外婆家最初開始創業的階段,UNCLE 吳就把在那段工廠車間經歷中學習到的管理知識運用到餐飲管理中。外婆家是連鎖餐飲企業,和很多連鎖企業一樣,最難的就是標準化,而一板一眼的做事,用標準化、程式化來控制品質的穩定,正是工業企業最擅長的事。外婆家如今的一些管理和流程標準化的方法,就來自於吳國平之前車間流水線上的經歷。不用迎賓,代之以“××號,外婆喊你吃飯啦”的叫號系統;顧客自己點單,一個人點好就先送一張去廚房,其他人點好了再送進去,這樣時間就節省出來了;別的餐廳每個餐位可能寬度1米,他們的寬度85釐米,盡可能佔用的面積小一點……

  再比如,UNCLE 吳讓手下反覆研究如何將鴨子的剔骨工序分解量化,隨後派出技術人員前往供應工廠做培訓,由工廠對原材料進行批量的剔骨處理。在經過外婆家檢驗後,剔骨完畢的鴨子會被送到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再將“鴨葫蘆”所需的其他食材和調料一一按規定分量配好裝袋,再送往各個門店。來到門店後,剔骨處理完畢、食材和調料搭配完畢的“鴨葫蘆”只需最後的烹飪便可上桌。

  減少環節,提高效率,UNCLE 吳以一個車間主任的嚴苛眼光觀察著餐飲業,從而成就了外婆家。如今,外婆家經過17年的發展,在平價餐飲、中端餐飲、特色餐飲等市場取得成就之後,以“西湖論菜”為契機回歸杭幫菜的本源。UNCLE 吳推出“宴西湖”,尋根杭州,融合浙菜,捕捉杭幫菜的氣和韻,他説,他要讓宴西湖成為天堂杭州的一個符號。

  在這裡,他穿上了服務生的制服,和17年前外婆家第一家門店開業時一樣,為客人端茶倒水説菜,一切都回歸本源,一切從“匠心”出發。

來源:樂創邦    | 撰稿:樂創邦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