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流量沒有原罪,轉型和融合也是大勢所趨,但在這個過程中不能丟了作為媒體本色的“新聞業務”。
前段時間,一篇題為《警惕!“新聞業務”呈嚴重退化趨勢》的文章在媒體圈中熱傳。
這篇文章的標題狠狠地戳中了當下一些媒體的現狀:某些新聞單位的媒體融合做得熱熱鬧鬧,技術概念層出不窮,“新聞業務”卻嚴重退化!
不説其他的,就拿一件看起來似乎很“小”的事來説。某家媒體主持了一個熱搜話題“必須割掉危害孩子這顆全民網紅毒瘤”。這句話怎麼讀都讓人不明白,割誰呢?什麼叫“全民網紅毒瘤”?“危害孩子”這個動賓搭配的片語,怎麼跟“毒瘤”在詞義上並列?
評論區很多網友吐槽:語文是誰教的,AI都寫不出這種病句。相關評論在判斷上也有問題,動輒上升到“全民網紅”這種全稱標簽,依據是什麼?網紅危害孩子,做出這個判斷的邏輯又是什麼?可有深度調查和科學研究的支撐?之前還稱“網紅經濟”,如今怎麼就成“毒瘤”了?這個“病”得不輕的熱搜話題,是新聞業務嚴重退化的縮影。
新聞業務是新聞從業者的基本功和看家本領,是媒體的“基本盤”,它的底線要求是:用腳採訪,用筆還原,尊重事實,新聞要素齊全,簡潔明快廢話少,文字通順,有“新聞味”。要求高一點則是:與眾不同,有新聞幹貨,在鋪天蓋地的同質化推送內容之外,能提供不同的、核心的、公眾最渴求的事實。
一些媒體的“平臺矩陣”每天潮水般發佈的新聞,有多少符合“傳統新聞業務要求”?不説“新聞味”了,單就文通字順來説,如果有“啄木鳥”把某些新聞客戶端的錯別字、病句做統計彙編,每天都能編出厚厚的“媒體錯誤笑話大全”。
“新聞業務”嚴重退化的典型症狀有:文字水準小學生化,錯字別字、病句、不規範用法屢見不鮮,地名張冠李戴是常事;新聞寫作沒有導語,沒有5W,即使是正面報道,通篇也是匿名,有的像段子,有的像廣告,有的像公文材料,就是不像新聞;新聞採訪“社交媒體化”,缺少到現場用腳採訪的新聞,在辦公室裏打個電話或用微信採訪一下,已經很不錯了,“網傳素材+官方回應+評論區截屏+表情包集錦+浮誇標題”,靠的是材料整合、素材新編、狂加情緒“味精”;內容推送同質化,一則視頻、一張圖片、一個所謂“正能量故事”火了,一些媒體便跟隨著複製粘貼,沒有自身的采編附加值和從不同觀察角度進行的再生産。
還有一些症狀是:文本“裹腳布化”,幾十個字能説清楚的,卻拉拉雜雜“灌水”到上千字,明明標題可以説清的事,卻故弄玄虛讀起來彎彎繞繞;編輯“一驚一乍小編化”,失去了準確、精緻、嚴謹和負責任的態度,新聞的時效性、真實性、準確性被亢奮的流量慾望演繹成了斷章取義、製造對立;選題“雞毛蒜皮化”,缺少對公共事務的關注;融媒體“低水準視頻化”,可以用文字説清楚的,卻費人費力做沒幾個人會看的視頻,“全員視頻轉型”可能成為一種內耗、內卷、內傷的形象工程;采編“躺平等人餵養化”,等著公關通稿,而不是主動出擊找選題挖新聞。
當然,這些肯定並不是新聞界的整體狀況,也不是新聞業的底色,不能否定媒體為推動社會進步所做的努力。但這些問題,對比傳統媒體時代可進入教科書的新聞文本和媒體同行引以自豪的專業操守,確實説明“新聞業務”在退化。
為什麼退化?一個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某些媒體在融合和轉型中熱衷於流量和爆款,丟掉了業務基因和內容靈魂,系統性地不重視新聞業務。當前新聞業界和學界的研討會,很少有研討新聞業務的。談新聞業務,好像成了很低級很不上學術“臺面”的事。即使是談新聞業務的作品研討會,也很少有純粹的業務探討,而是以流量和傳播效果分析為指揮棒。
有專家坦言,一些媒體的客戶端有“端”無“客”,流量在“通貨膨脹”,用戶卻反向縮水。記者不積極跑新聞拼獨家,“端”不出有價值的新聞內容,卻一驚一乍撒情緒“味精”,用戶怎麼會買賬?脫離基本的新聞業務談流量和爆款,結果只會用“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的通脹流量數字來自欺欺人。
流量沒有原罪,轉型和融合也是大勢所趨,但在這個過程中不能丟了作為媒體本色的新聞業務。新聞報道是媒體的主業、正業,做新聞,跑起來,嚴謹把關,把字寫對,句子寫通,要素齊全,標題正派,資訊誠實,維護內容的專業和尊嚴,這是業務要求的底線。不守住業務的根,就是不務正業,融合轉型就會偏離新聞業發展的根本。(本文來自“傳媒茶話會”)
來源:中國網 | 撰稿:曹林 | 責編:張逸彬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