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短劇的風,刮向了全球。
一個新現象是,在日漸成熟的北美市場之外,日本成為部分短劇公司的出海新選擇。前段時間,上海嘉書公司旗下的短劇平臺TopShort首次進入日本iOS應用下載總榜,此後排名與營收一路飆升。截至5月9日,其排行日本iOS應用商店娛樂類應用暢銷榜第11名,超過流媒體巨頭奈飛。
劇情上,“豪門、契約、復仇”三件套的中式霸總短劇套路則不再吃香。在日本,隱藏身份打工、整頓職場的千金大小姐,才是短劇主流。
大小姐短劇,為何戳中觀眾爽點?短劇出海之風,又能吹多遠?
中國短劇公司出海,由日本承制方在當地拍攝短劇。受訪者供圖
大小姐短劇,霸屏日本
“不好意思剛見完客戶,沒及時回復。”晚上十點,王惟軒給記者發來消息。這個五一假期,他從東京回國後就沒停下,“今年的小目標是在日本拍30部短劇,所以一直忙著對接資源。”
王惟軒是日本Win Wings公司負責人,這家公司原本主要做拍攝和演員經紀。去年8月,開始與國內短劇平臺合作,擔任承制方。
今年年初,該公司團隊拍攝製作的短劇《お嬢様のパワハラ退治(大小姐的權利騷擾退治)》一炮而紅。該劇講述了一位總裁千金隱藏身份,以實習生身份加入公司,不屈服於欺淩並挺身而出的故事。劇中,“真假千金”、手撕“綠茶”女配等經典戲碼抓人眼球,成為目前TopShort觀看量最高、反響最好的日本本土短劇之一。
《お嬢様のパワハラ退治(大小姐的權利騷擾退治)》。受訪者供圖
為什麼觀眾偏愛“大小姐”?
喜歡日本文化的小凡告訴記者,日本短劇的一大特點就是劇情跳脫,甚至有些無厘頭。“下班、午休時我都會刷一刷,能快速從平淡的現實生活中抽離出來,給自己提供一些情緒價值。”
對於壓抑個性、等級森嚴的日本社會來説,或許手機螢幕上大小姐復仇的“反差爽”,是一種高性價比的“短逃離”方式。
反轉、狗血、高潮,一向是短劇的“必殺技”。傳統影視劇中重要的事,到了短劇裏都不重要。險境往往從第一集就開始了,一集劇本的篇幅在千字左右,最終被轉化為90秒的視頻。
杭州編劇鉚釘坦言:“現在公司做短劇,大家也是看得一邊吐血一邊上頭。”
拍出爆款後,找王惟軒的人多了起來。他形容自己“腰桿硬了”,也有底氣和平臺方談條件、挑劇本。
“日本是一個全新的市場,又是在海外,大家都在謹慎試水。只有出了爆款,才能取得平臺方的信任。”王惟軒説。
在這之前,王惟軒也嘗試過萌娃題材,但反響平平。如今,他自信把握住了 “流量密碼”,目前在籌備的短劇基本都是大小姐題材,穿插進對罵、打架等最容易吸引流量的片段,每集都有“爽點”。
不少人也從中嗅到商機,想在風口來臨時分一杯羹。“陸續有七八家短劇平臺在向我諮詢日本短劇市場,有合作意向。”王惟軒透露。
內卷之下,一場“賭博”
鉚釘第一次聽説豎屏短劇,是在2022年。當時他並未多想,更不覺得這種每集1到2分鐘、全劇80到100集的內容會和自己扯上什麼關係。
但從去年起,一個個數據不斷展示著這一行業的廣闊前景:戰神劇《無雙》上線8天,充值超1億元;騰訊視頻播出的《拜託了!別寵我》號稱“分賬票房破3000萬元”……
百餘人的“短劇交流”微信群中,時不時就有人發“收國內成品短劇”“誰要來寫劇本”。“打開脈脈和Boss直聘,常收到短劇公司HR前來打招呼,還常給出‘可以不坐班,項目合作制’等優渥條件。”鉚釘坦言,“説不心動是假的。”
然而,國內短劇行業從藍海到紅海,似乎只發生在一瞬之間。
“去年這時找短劇群演80-100元一天,現在日薪都翻倍。”浙江某頭部微短劇企業負責人李睿説。
國內短劇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産業鏈上游的演員和服化道等成本都水漲船高。李睿表示,兩三年前,單部短劇的製作成本大多在十幾萬元,到去年已經漲至30萬,今年則達到50萬,利潤空間不斷壓縮。
國內短劇市場內卷,出海成新選擇。受訪者供圖
出海成了短劇公司的必選項。
“目前北美是中國短劇海外輸出佔比最大地區,用戶最多、付費能力強。像日本這樣的新興市場,優勢在於足夠細分,能夠很快闖出成績。”李睿指出,相比于奈飛平臺,短劇平臺付費模式更多元,供用戶選擇空間更大。
Topshort平臺內顯示,用戶可採用T幣(APP內貨幣)充值或購買會員的形式付費。其中,季度會員為69.99美元,年費會員價格為219.99美元——付費門檻並不低。
“日本用戶普遍有付費習慣,這也是市場具有潛力的原因之一。”王惟軒説,目前平臺已經驗證了日本用戶對於短劇的付費意願。
儘管成績不錯,但出海日本的微短劇公司仍然面臨盈利難題:相比國內,海外短劇拍攝週期長、製作成本高、資金回流慢。
李睿表示,短劇出海想要掙快錢並不實際,當下大部分公司處在燒錢開拓市場的投資期,真正能夠賺錢的仍是少數。
短劇出海能成為一門造富的好生意嗎?業內人稱其“更像一場賭博”,風險存在,但潛力無限。
出海之風,能吹多遠
國産影視作品出海,是國內影視行業一直在做、卻一直難言成功的一塊“心病”。
業內人士多有評價,目前更多是“銀幕輸出”——把國産大銀幕,搬運到海外華人面前,方便他們看到國産片。
文化壁壘、電影工業水準差距甚至是國際形勢,任何一點都可以是阻礙國産電影對外傳播的因素。而短劇似乎並不會受到這些限制。底層逆襲、豪門虐戀、霸道總裁等常見題材,讓全球不少網民上癮,也讓影視圈看到了出海的另一種可能。
“本土化改編一直是短劇出海的重要環節,否則會‘水土不服’。”日本株式會社XGL創始人董欣説,例如國內短劇中大家會直呼其名,但這並不符合日本人的語言習慣,就需要對用詞進行仔細修改。
因此,當國內的“霸道總裁”到了美國,會因為美國女性用戶喜歡女性強勢的角色,將男女主角塑造為勢均力敵;還會添加進吸血鬼、女巫、狼人等元素,恍若短版《暮光之城》。
到了“短劇怎麼做”環節,不管是國內的創作者們出海創作,還是請海外本土的團隊來製作,在創作習慣上也需要一一適應。“日本影視行業的工種分類比國內更細,因此經常需要和編劇、導演、翻譯人員等進行磨合和溝通。”董欣説,相比國內,日本工作環境更加“一板一眼”,這就要求時間更長、更細緻的前期籌備。
董欣成立的短劇團體“異文化LAB”。受訪者供圖
眼下,劇本、演員、預算等環節,仍是掣肘短劇出海的關鍵因素。
“想要將短劇的短期成功轉化為長期成功,其關鍵在於要將短劇變成能夠讓海外受眾普遍接受、能夠認同、持續關注的文化對象。”浙江傳媒學院導師、浙江省傳播與文化産業研究中心成員鞏述林指出,要讓短劇出海之路走得更遠,就要從草創期的“跑馬圈地”走向成熟期的“精耕細作”,賦予其更加豐富和強大的文化內核,增強視覺表現力、技術傳播力和文化説服力。
為了提升品質,國內短劇公司已經開始製作針對海外觀眾的劇集內容,招聘海外華人擔任劇本的創作。像王惟軒、董欣這樣在日本的短劇從業者,則在積極進行本地招聘和宣傳,組建更優秀的製作團隊。董欣成立了短劇團體“異文化LAB”,目標是創作精品劇本,打破當前市場的同質化困境。
海外短劇市場真正意義上的競爭還未來臨。但可以確定的是,已經、正在以及即將入局的人始終相信,未來短劇出海的空間會更加廣闊。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鉚釘、小凡、李睿為化名)
來源:潮新聞 | 撰稿:周林怡 謝丹穎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