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森羅股份搭建低氧考古實驗室,以科技助力武王墩墓發掘
發佈時間 | 2024-04-19 16:13:02    

4月16日,國家文物局在安徽淮南發佈了“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進展——武王墩墓考古新發現。武王墩墓是經科學發掘的迄今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結構最複雜的大型楚國高等級墓葬,為研究戰國晚期楚國高等級陵墓制度,以及楚國東遷後的歷史文化,提供了系統性的考古資料。墓中的文物種類繁多,包括青銅器、漆木器、樂器、木俑等,每一件都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資訊和藝術價值。

出土文物保護不可小覷,考古悲劇敲響警鐘

武王墩墓的新發現固然讓人興奮,但如何實現對挖掘文物的完整性保護,始終是懸在工作人員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出土文物保護工作並非易事,面臨著諸多挑戰,如氧含量驟增的空氣、波動的溫濕度、變化的光照,以及繁衍迅速的有害生物等,都是出土文物的“天敵”。對於深埋地下的文物,一旦“重見天日”,也就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環境,會産生極強的不適應。若處理不當,很容易發生腐蝕,甚至碳化,造成不可逆的毀損。因此,文物的出土,不僅應考慮如何挖掘,更應重視如何保護。

在中國考古曆史上,就曾出現過因為保護不當,而造成出土文物受損的悲劇,比如萬曆皇帝的定陵發掘。儘管工作人員做出了很多保護措施,但受當時技術水準及考古配套設備設施等的制約,讓墓葬中已存在數百年的字畫、書籍、絲織品等文物,在接觸空氣後化為灰燼。挖掘的本意是發現文物研究歷史,而結果卻變成破壞文物,讓很多珍貴歷史資訊從此徹底消失,帶來了無可估量的損失。

另外,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兵馬俑發掘也不順遂,充滿遺憾。為什麼這麼説呢?主要就在於兵馬俑在出土後,表面顏料脫落,直接“變色”了。大多數人見到的都是灰黑色的兵馬俑,但其實秦俑是有顏色的。受到當時技術水準、裝備設置的影響,兵馬俑被發掘出來後短短幾分鐘內,俑上的彩繪就迅速被氧化侵蝕,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灰頭土臉”。現在,唯有通過考古隊拍下的畫面,才讓我們重新見識到秦俑原本的樣貌。

低氧考古實驗室搭建,助力武王墩墓發掘

因文物出土保護不當,造成的悲劇,深遠地影響了中國考古的發展。不過,武王墩墓的新發現文物,卻得到了妥善保護。這是如何做到的呢?

其核心秘密便在於森羅股份為武王墩墓搭建了低氧考古實驗室。低氧考古實驗室可被稱作出土文物的“安全屋”,可對濕度進行精準調控,還能在常氧與低氧模式切換,實現對文物原始埋藏環境的模擬,為出土文物提供即時保護,滿足飽水漆木器、槨室蓋板等木質文物脫水定型需求,避免文物因出土後環境突變而受損。同時,低氧考古實驗室還可實現對出土文物應急、快速、零化學消毒處理,兼具殺蟲防霉功能。

除了是“安全屋”,低氧考古實驗室也是一個“搶救室”。武王墩的考古團隊在完成槨蓋板、竹蓆、漆木器等脆弱文物的加固提取後,會在這座“搶救室”內,對文物進行更精細化的搶救保護。在海昏侯墓、首都博物館的明代彩繪棺槨修復保護項目中,森羅股份低氧考古實驗室都表現斐然。

值得一提的是,武王墩墓低氧考古實驗室擁有達50m³的儲存空間,且採用單面展示玻璃設計,既有效解決了出土文物的安全保存儲藏難題,還能滿足對外展覽展示需求。

武王墩墓低氧考古實驗室,可以説是森羅股份以核心技術在出土文物保護領域中的再一次成功應用。作為行業領先的低氧氣調解決方案服務商,森羅股份堅持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構建起了完整的低氧氣調鏈,打造了從考古發掘、清理清潔、分析研究、展覽展示到保存儲藏的文物全流程保護。在考古發掘方向,其研發的文物精準控濕脫水/還潮(抑菌)系統、考古發掘文物氣密充氮脫鹽系統還分別榮獲了第七屆、第八屆全國十佳文博産品及技術(優秀)獎。

武王墩墓的發掘,不僅豐富了我們對楚國歷史的認識,也展示了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成就。當然,更讓人振奮的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和裝備水準的提升,如森羅股份低氧考古實驗室的創新應用,成功為武王墩墓的上千件出土文物提供了即時、有效的保護,為我們理解和傳承古代文明提供了更多可能。

(推廣)

來源:東方網    | 撰稿:森羅股份    | 責編:谷晟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