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打造頭部券商,浙江有戲?
發佈時間 | 2024-03-30 08:39:59    

  越來越內卷的證券行業,正“大魚吃小魚”。

  3月29日晚,浙商證券發佈公告,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受讓重慶信託、天津重信、重慶嘉鴻、深圳遠為、深圳中峻分別持有的國都證券合計19.1454%的股份。

  也就是説,本次受讓成功後,浙商證券將成為國都證券的第一大股東。

  一家是立足長三角的區域券商龍頭,一家是坐落北京的新三板掛牌券商,此次收購意味著什麼?

  01 窗口期之下 券商合併節奏加速

  半年來,中央和相關部門多次強調做大做強券商,鼓勵合併重組。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同年11月3日,證監會表示將“支援頭部證券公司通過業務創新、集團化經營,並購重組等方式做優做強,打造一流投資銀行”。今年3月15日,證監會發佈《關於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再次表態支援證券行業並購整合。

  自上而下的積極信號,讓不少券商摩拳擦掌。目前,“平安+方正”“太平洋+華創”“國聯+民生”三家並購案例正持續推進中。3月29日,方正證券董事長施華回應與平安證券整合事件,稱正按節奏推進相關工作。

  變則通,合則強。從國際經驗看,金融巨頭通過並購重組實現轉型升級、做大做強的案例不在少數。有分析指出,儘管當前中國券商數量較多,但各家牌照具有價值優勢,業務佈局也不盡相同,若能找到合適的合作夥伴,或可産生互補效果,提高整體綜合實力。

  在此背景下,浙商證券成為國都證券第一大股東,被不少人評價是一場“雙贏”合作。

  比如在營業網點方面,浙商證券重點分佈在浙江、上海、江蘇等地;國都證券則以北京、河南等地為主。合併之後,浙商證券可更好地聯結長三角、京津冀區域各項資源,形成優勢區域上的補充。

  國都證券持有20%的中歐基金股權,也是讓浙商證券“心動”原因之一。方正證券分析認為,浙商證券收購國都證券股權可間接獲取中歐基金股權,中歐基金的納入有望補足後者在公募佈局上的短板,未來可與公司特色業務財富管理、研究業務等形成協同發展。

  根據估算,合併之後,浙商證券的資本實力更上一台階。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浙商證券凈資産為262億元,國都證券凈資産為104億元,合併後將達到366億元,排名上市券商第19名,綜合實力大幅提升。

  “一般來説,規模對於券商來説是非常重要的。”經濟學者盤和林表示,若浙商證券能妥善處置並購後的風險,實現業務整合,平穩過渡,勢必能産生“1+1>2”的效果。“當然這個過程中需要解決一些挑戰和問題,但規模擴張總體上對券商企業經營是利大於弊的。”

  02 打造頭部券商,浙江還有多少距離?

  眼下,越來越多業內人士認為券商並購整合是大勢所趨,不少中小券商也希望借此突圍,躋身頭部。

  iF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29日,浙江A股上市企業共有705家,僅次廣東,但兩大券商——浙商證券、財通證券卻分別以439億元與345億元的市值位列上市券商第20位和21位。

  “浙江上市企業規模與券商實力不匹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盤和林分析,從歷史看,浙江券業原本就缺少頭部券商,傳統券商集中于北上廣深,尤其是上海的券商覆蓋了整個長三角,壓制了浙江券商的表現。其次,浙江券商缺少足夠的資本和人才積累,資源集中度不夠。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浙江大學金融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義中則認為,浙江缺少頭部券商與市場競爭程度相關。“浙江市場化競爭度更高,政府部門不會過多保護本土券商發展。自由競爭之下,與頭部券商抗衡的力量還不夠。”

  對此,浙江如何追趕?

  盤和林認為,打造頭部券商,首先要規模發展,目前來看,並購和整合是最為有效手段。其次要創新驅動,他以支付寶為例表示,浙江以前金融業不強,但有了支付寶,浙江金融就壯大了。“從這個角度看,券商行業要創新發展,既要壯大券業,也要以創新打造區域券業特色。此外,人是券商行業的關鍵,要引進和培養一流金融人才。”

  王義中則提醒,並非簡單依靠並購就能實現券商做大做強。“金融是人才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行業,合併重組後若沒有優質資源的補充,中小券商機構也很難實現高品質發展。”他説。

來源:潮新聞    | 撰稿:記者 吉文磊    | 責編:李斌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