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解碼天水麻辣燙背後的“新流量經濟”
發佈時間 | 2024-03-23 14:35:48    

   從3月初開始,甘肅天水的麻辣燙意外出圈,成為繼淄博燒烤、“爾濱”冰雪後,中國消費市場的又一段“消費傳奇”。天水麻辣燙火爆全網,讓人們再次看到了數字時代流量經濟的“洪荒之力”。

  從3月初開始,甘肅天水的麻辣燙意外出圈,全國各地的遊客、美食博主紛紛涌入,千里奔赴,火辣滾燙。天水麻辣燙成為繼淄博燒烤、“爾濱”冰雪後,中國消費市場的又一段“消費傳奇”,讓人隨手就觸摸到那股洶湧澎湃的“新流量經濟”。

  “新流量經濟”不拒絕人間煙火

  數據顯示,截至3月16日,天水麻辣燙在各大社交媒體的播放總量達到10億+,可以説拿起手機就能刷出“隔著螢幕都能勾得人流口水”的視頻。

  意外出圈的初始版本,其實也很意外——視頻無包裝、無策劃、無推手,純粹的“三無”自媒體。

  故事開始於2月13日,正月初四,一位網名叫“一杯梁白開”的女大學生回家過年,也許是不堪春節期間大魚大肉的油膩,找到街邊麻辣燙,吃飯中隨手一拍。

  當晚,她為這段視頻配了11個字:“建議全國普及甘肅麻辣燙”。似乎感覺這個2秒多時長、只一個鏡頭、“裝”了三五碗麻辣燙的視頻實在粗糙,就乾脆“重要的事情説3遍”。

  沒想到,重復剪輯為7秒的視頻,戳準了“新流量經濟”的敏感神經,一夜漲粉1.3萬。在隨後的20多天裏,它被點了138萬顆紅心,收穫了25萬多條評論、191萬多次轉發,帶來第一波熱度。

  進入3月,春暖花開,天水麻辣燙再度“封神”,天南海北的遊客蜂擁而至,各路博主、大V火線加盟、激情助燃,一些文化界、經濟界的名人也“樂在參與”,縱論天水的歷史古今、文化經濟。

  至此,天水麻辣燙徹底“火”了,“火”得不可阻擋。

  不可否認,天水麻辣燙的“火勢”,受益於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5G通信等新興技術的全面興起和在應用層面上新零售、新餐飲、新文旅的融合創新。

  如果一碗低價、實惠、味濃、市井的麻辣燙都能“火”到如此境界,那麼有“新流量經濟”的加持,任何“消費傳奇”皆有可能。

  或許,天水麻辣燙只是今年經濟回升向好、消費穩步復蘇、市場活力日趨增強的一組 “表情包”。

  再小的經營主體都可能成為頂流

  人生半百、開店30年,如果不出“意外”,哈海英做夢也不會想到自己經營的20多平方米小店——海英麻辣燙,會迎來現在的“人生巔峰”。

  進入3月,哈海英每天6點開始準備食材,採買洗切忙乎到上午10點左右開店,開店前二三個小時,門口就開始排隊,此時在大眾路四合院市場內,等待就餐的隊伍已經蜿蜒似長龍。她的表弟不停地燙、不停地涮,嘴裏嘟囔幾句:“燙不完,燙不完,根本燙不完”。結果,被一位博主拍下,瞬間又“火”了一把,成為天水麻辣燙老闆累出痛苦面具的“表情包”。

  然後,又有博主趕來“滅火”,“很正經”地給他再拍一段視頻,回應説“沒有被甘肅文旅約談”“根本不累”,結果又意外“火”了一把,店前排隊的長龍更加人山人海……

  哈海英只是進入頂流的千百家天水麻辣燙小店的其中之一。幾十年來,這些小店駐紮在天水市區的街頭巷尾,為一波又一波的街坊熟客而忙碌。

  也許,不能用傳統思維去評判天水麻辣燙。“新流量經濟”的奇跡,正在無限放大經濟前行中的每一個細節,記錄微觀發展中每個人的表情。同時,也將有可能深刻地影響到每一個創業者、打工人,讓他們一把被拽入廣闊空間,經營軌跡瞬間改變。

  作為以吸引和維護用戶流量為核心目標的商業模式和策略,“流量思維”曾是衡量網站、應用程式和社交媒體平臺成功與否的關鍵。似乎,這也是網際網路大廠、行業頭部企業的“必答題”。但是如今,“新流量經濟”正憑藉新一代的網際網路技術,帶領市場走入一個星光滿天的時代,再小的經營主體和個人、最微端的經濟細胞,都有晉陞為頂流的可能,都有公平分享“新紅利”的機會。

  搶抓“互聯點”帶動産業發展

  民以食為天,“吃”是永遠的朝陽産業。傳統的思路,是沿“鏈”拓展;“新流量經濟”的思維是全域出擊,所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

  如今走進天水,會發現整座城市的每一個細胞,都在為麻辣燙忙碌,各行各業都在搶抓“互聯點”。一齣高鐵就遇見麻辣燙公交車專線,走進鬧市區就是麻辣燙“吃貨節”,轉一圈就收到一大沓景區優惠券和一大堆文旅伴手禮,遊客驚呼:“一碗麻辣燙花不了幾十元,禮物卻收了十幾份,帶走得比吃掉的多!”

  3月17日,來自天水的視頻再度上榜,這一次不是麻辣燙,而是社火。“天水寵粉放大招,把高蹺社火請出來了”“天水文旅確實是下功夫了,這是最高禮儀”“大街上鑼鼓陣陣,這是過年才有的高蹺社火”……

  對於在麻辣燙攤位前蜿蜒的長龍,看一段社火表演、拍一段喧天鑼鼓,也許是消磨排隊等餐時間的最好方式。

  以前“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如今逆向思維。在天水麻辣燙吃貨節上,天水秦州區文化館一天內組織了7場綜合類文藝演出及非遺展示。舞蹈節目“天風八千年”、歌曲“説伏羲”、秦州小曲、朗誦“我為天水家鄉代言”、爵士舞、變臉、舞獅、高蹺、葫蘆絲、吉他、街舞等節目輪番上陣。有人説,這是區文化館“蹭”了麻辣燙的流量,把所有“庫存”的節目都搬上臺了。

  花椒是麻辣燙中一劑調味的輔料。得益於地域相鄰、産業關聯,臨近天水的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成為天水麻辣燙産業鏈中“最小的一環”。現今,當地金融機構敏銳嗅到投資前景,各種“花椒貸”的信貸産品廣告,已經向種植戶、加工企業、市場銷售的全産業鏈精準推送。

  麻辣燙不僅連著田間地頭,也連著金融商貿、文旅交通,串起的是一條“連一接二”的價值鏈。

  由網際網路科技主導的“新流量經濟”在天水抖一抖手指,就打開了一座古城發展的“新賽道”。未來的天水,將借麻辣燙之“潮”,繼續洶湧向前。

來源:《工人日報》    | 撰稿:康勁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