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2024年耀中耀華希望種子音樂會在滬奏響 以仁愛育未來 逾千人共襄善舉
發佈時間 | 2024-03-21 16:23:11    

3月16日晚,2024年耀中耀華教育網路(以下簡稱耀中耀華)希望種子音樂會在上海文化地標——上音歌劇院奏響。350余名耀中耀華師生為千逾名觀眾獻上管弦樂演奏、大合唱等精湛演出,以音樂為媒,讚美仁愛,傳遞教育的希望與信念。

圖説:2024年耀中耀華教育網路希望種子音樂會在上音歌劇院奏響

耀中耀華“希望種子”項目可追溯到1996年。那一年,雲南麗江發生7級強烈地震,香港耀中師生齊心協力,通過藝術創作等方式,募集善款興建"耀中教學樓",讓災區的孩子得以早日重返校園。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後,耀中師生再次迅速行動,為重建一所小學籌集資金。

2011 年,“希望種子”項目正式確立為一個系統性慈善項目。該計劃致力於為貧困地區的學校籌款,帶給孩子教育和希望。作為耀中耀華“希望種子”項目重要活動之一,希望種子音樂會一直是耀中耀華引以為傲的傳統和年度盛事,師生們通過自導、自編、自演的音樂會,將自身才能與公益服務相結合,學習如何通過實際行動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圖説:2024年耀中耀華教育網路希望種子音樂會期間,同學們在場外介紹自己參加的服務型學習項目

此次音樂會是疫情後首次舉辦,且適逢耀中耀華在國內開設的首所學校,也是首間獲國內政府批准的獨立辦學的國際學校——上海耀中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創辦三十週年,展現了耀中耀華長達92年,提供優質教育的承諾,具有獨特意義。

在音樂會致辭中,耀中耀華教育網路行政總裁兼校監陳保瓊博士回顧了“希望種子”項目的發展歷程,她表示:“這些富有同情心和服務社區精神的公益行動創造了獨特的學習體驗,將學習延伸到課堂之外。我們的學生通過親身實踐,將他們的創造力與同理心結合,幫助改善弱勢群體的生活。這些行動同樣體現了耀中耀華向學生傳遞的價值觀。我們希望培養他們成具有模範品格的人,富有同情心、同理心,並相信教育能改變生活。”

圖説:耀中耀華教育網路行政總裁兼校監陳保瓊博士致辭

出席本次音樂會的觀眾,除了耀中耀華家長、教職員工、學生和校友,更有一路以來認可並支援耀中耀華育人志業的領導及社會各界人士,包括來自上海市委統戰部、臨港新片區管委會、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香港駐上海經貿辦事處、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長寧區委統戰部、長寧區教育局、浦東新區教育局、長寧區仙霞街道、虹橋街道等機構的嘉賓。

來自香港耀中、上海耀中、北京耀中、重慶耀中、青島耀中、北京亦莊耀華、廣州耀華、上海耀華古北校區、上海耀華臨港校區、浙江桐鄉耀華和煙臺耀華的350多名師生參與了本次音樂會表演。

由耀中耀華聯合管弦樂團及合唱團帶來的同名主題曲《希望種子》為音樂會拉開帷幕。整場音樂會共呈獻16個曲目,融合了多種風格、流派和合奏形式,是學生們在音樂發展不同年齡段的集大成之作,展現了他們的才華與技巧。

小提琴是耀中耀華的特色課程之一,當晚,同學們以高超的琴藝為多個節目增添別樣亮色。上海耀中臨港校區和上海耀華臨港校區的一到三年級的同學們組成音樂會年齡最小的合唱團,他們天真的嗓音深深打動在場觀眾。在上海音樂學院攻讀碩士學位的校友鄔曉政為音樂會特別譜寫氣勢磅薄的作品《星塵》,用才情助力母校的善舉。

音樂會上,耀中耀華社區關懷主管劉一先生回顧了“希望種子”計劃的初心及成就,並介紹了近期將開展的系列項目,包括前往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的一所小學開展關愛助學活動等。當天,上海耀中浦東校區和浦西校區的同學們也在場外設置展區,向到場觀眾介紹“Lili Time手語服務型學習項目”、“Dementia Friends”(認知障礙症患者之友)等服務型學習項目。

本次音樂會收益將全數捐贈耀中耀華希望種子年度教育發展基金,以支援學生在社區開展的公益服務活動。

音樂會在耀中耀華九十週年原創音樂劇《承傳》的歌聲中落下帷幕。這部音樂劇講述了耀中耀華創辦人曾楚珩女士對教育的堅守。耀中耀華對仁愛與教育的承諾,逾九十年曆久彌堅。希望種子音樂會帶來的感動,更將成為這份承諾的精神動力。

關於耀中耀華教育網路:

耀中耀華教育網路是紮根中國的全球教育先驅,融合中西文化精粹,凝煉出與眾不同的教育譜係,以培育具競爭力和同理心的世界公民為使命,致力創建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發展逾90年,耀中耀華教育譜係已涵蓋從嬰幼兒教育至高等教育全學段,耀中國際學校/耀中外籍人員子女學校、耀中幼教學院、耀華國際教育學校、耀華學校、耀華國際教育幼兒園、耀華嬰幼兒教育中心、耀華嬰幼兒探索中心形成龐大網路,遍佈中國香港、北京、上海、廣州、重慶、青島、煙臺、 浙江桐鄉,以及美國矽谷和英國薩默塞特,每年為全球逾 13,000名師生提供優質教育及發展機會。

(推廣)

來源:信陽日報    | 撰稿:李毅    | 責編:谷晟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