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一件事”改革:政府工作報告部署的這件事,浙江有探索
發佈時間 | 2024-03-15 09:46:34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全面提高行政效能”,“以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牽引,提高政務服務水準”。對於浙江百姓來説,這些已經有了切切實實的感受。

  浙江較早就開始探索,將群眾和企業各種辦理事項,整合成出生、上學、開辦企業等用戶視角的“一件事”,梳理了群眾和企業全生命週期“一件事”清單,並在2021年發佈了工作指南,實現標準化、常態化服務。

  此前,今年1月,國務院發佈《關於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浙江隨之提出,要以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落地見效。“一件事”繼續迭代升級。

  浙江都有哪些“一件事”?它又將帶來哪些影響?

  “一件事”都是哪些事?

  “確實太方便了。”家住紹興市越城區的錢先生告訴記者,他女兒出生時,本來還以為要跑好多個部門辦各種證件,沒想到就在醫院,《出生醫學證明》和預防接種證辦理、戶口登記、社會保障卡申領等多個事項一次性都辦好了。

  “一件事”帶來的便利,可見一斑。

  “簡單理解,‘一件事’就是從群眾和企業需求出發,將那些關聯性強、辦事需求大、辦事頻率高的多個單一事項整合成為‘一件事’來辦。”浙江省長三角公共服務標準化研究院院長張歡,牽頭起草了全國首個省級地方標準《群眾和企業全生命週期“一件事”工作指南》。他科普道,“一件事”意義重大,它將政務服務從以部門許可權為主的辦事視角,轉向了群眾需求為主的服務視角。

  這樣一來,比如對於群眾而言,“一件事”就是個人生老病死等經歷中的一種,不用再去“反推”它們在政務服務管理中到底是哪個事項、哪項許可、該跑哪個部門……張歡以出生“一件事”為例介紹,其實它涉及出生醫學證明辦理、預防接種證辦理、戶口登記、社會保障卡申領、生育醫療費用報銷、辦理居民醫保登記、科學育兒指導服務登記等7個事項,涉及衛生健康、疾控、公安、人力社保、醫保等5個部門,很容易讓新手父母“眼花繚亂”,但現在歸結為“一件事”,在産科醫院就能辦好。

  1月16日發佈的《指導意見》,據悉吸收了很多浙江、上海等地探索的經驗,按企業和個人事項兩大類,列出了13項“一件事”重點清單。其中,企業事項包括資訊變更、開辦運輸企業、開辦餐飲店、水電氣網報裝、信用修復、上市合法合規資訊核查、破産資訊核查、登出登記等8項,個人事項包括新生兒出生、教育入學、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殘疾人服務、退休等5個“一件事”。

  “這張清單應該是綜合考慮了群眾和企業所需所盼,以及全國各地的實施條件。估計跟浙江一樣,也會按照實施情況進行迭代升級。”張歡説。

  記者查詢發現,2019年5月,浙江共梳理了24項公民“一件事”和17項企業“一件事”;其中,公民“一件事”涵蓋我們每個人出生、上學、就業、結婚生育、置業、就醫、退休養老和殯葬等8個階段,具體有“新生兒”“入學”“個體勞動者就業創業”“婚育戶登記”“公租房申請”“車輛上牌”“退休”“身後”等“一件事”。

  過了大半年,浙江又以民生、營商兩個領域,梳理出“一件事”41件。其中,群眾牽腸挂肚“一件事”33件,企業營商環境“一件事”23件;前者具體分為出生、上學、就業、婚育、置業、救助、就醫、退休養老、殯葬9個方面——從數量與名稱就能發現有所優化調整。

  “經過多次迭代,現在的‘一件事’很像搭積木,我們會根據群眾和企業辦事需求把相關事項進行組合,提供更高效的服務。”衢州營商辦負責政務服務領域改革的幹部説。

  他給記者舉了個例子:《指導意見》的企業信用修復“一件事”,是浙江以往“一件事”版本中較少涉及的,但它與浙江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旨趣上是一致的,“因為企業信用修復並不屬於傳統意義上的審批、備案等政府職能,但失信或有信用瑕疵的主體可能無法參與招投標、政府採購等活動,會在融資貸款、市場合作方面産生負面影響,企業對相關服務需求迫切。我們省內有多個地方正在探索。國家層面也是從企業實際需求出發,將它列為重點事項。我們也在抓緊落實中。”

  為什麼要搞“一件事”?

  前不久,浙江政務服務“兜底窗口”衝上熱搜,網友熱議“不愧是卷王浙江”、“太羨慕了”。

  但好幾位浙江政務服務工作人員卻告訴記者,相比“兜底辦”,大家一直更看重“一件事”,畢竟一般辦不成才要“兜底”。

  《指導意見》在浙江又掀起高效辦成“一件事”新比拼。

  “在事項設置上,我們聚焦特色産業,梳理形成積體電路産業項目建設一類事、積體電路企業孵化一類事等地方特色‘一類事’;在辦理便利上,線下設置‘一件事’專窗,推動實現高頻的13個‘一件事一次辦’事項區、鎮兩級政務服務平臺全覆蓋,實現越城區、濱海新區、鏡湖新區三區1105項涉企政務服務事項‘全域通辦’,線上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2.0平臺貫通應用,實現政務服務2.0區、鎮、村三級全域覆蓋……”越城區政務服務辦公室黨委委員、副主任張英一口氣給記者介紹了一整套新舉措。最後總結一句話:為什麼這麼“卷”?還是為了最大限度利企便民,並激發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動力。

  這句話聽著有些“高大上”,但事實上還真是實踐經驗提煉來的。

  大家熟知的,“八八戰略”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進一步發揮浙江的環境優勢。2004年起,浙江全面開展機關效能建設,“再創環境新優勢”的腳步從未停下。“四張清單一張網”建設、“最多跑一次”改革、數字化改革,直到正在大力推進的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有一個目標是一以貫之的,就是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和群眾提供高效的服務。

  這對浙江這個“資源小省”而言,幾乎是沒得選、也是選了就不能停下來的關鍵一步。尤其是現在,國內外都在比拼營商環境,核心就在政府如何通過“有形之手”,激發市場有效、社會有感,把創新活力更好、更持久地釋放出來。

  “一件事”還有方法論上的重大意義。方法論,對浙江改革而言,絕不是一個書上的哲學詞語,而是實實在在的抓手。

  “方法對了,事半功倍。‘一件事’就有這樣的效果。”台州市委改革辦相關負責人深有感觸,此前,各部門探索各種事項減材料、減環節,往往是部門覺得“減到底了”,但效率提升不明顯;但按“一件事”梳理後發現,各關聯事項之間有材料可以共用、有環節可以並聯,又可以進一步優化,效率就明顯提升。

  現在很多改革,已成為愈發龐大的系統性工程,有時找準切口很難,考驗著各級幹部。

  “‘一件事’提供了很好的切入思路,按照企業和群眾辦事所需去改就行,切口小,撬動廣,影響大。而且還具有很大的拓展性,比如我們正在將‘一件事’迭代升級為‘一類事’,整合的事項更多,辦事效率更高,企業獲得感更強。”台州市委改革辦改革一處處長趙嘉易介紹,在延伸拓展基本政務服務“一件事”基礎上,台州如今正圍繞“企業全週期、産業全鏈條”,疊加關聯度高的金融、人才、科技、法律等增值服務事項,創新打造不動産登記、個體戶孵化發展等“一類事”服務場景。

  以不動産登記“一件事”為例,台州從企業和群眾計劃購買不動産這個初始環節開始,在原來只不動産登記“一件事”基礎上,納入了“帶押過戶”、合同簽訂即預告登記等多項增值服務。

  趙嘉易舉例,新房買賣,需要房開公司、貸款銀行和購房者一同辦理産權證,遇到項目“爛尾”或房開公司因人手緊張等各種藉口不配合辦證,購房者存在辦不下證的風險;且以往辦證時,房開公司要給每筆交易進行委託、開一張委託申請,或逐筆陪同辦理;現在,台州探索實施新房購買“兩委託一併辦”,在房産開發項目時,就將房開公司和貸款銀行相關辦證事宜以小區為單位,整體“打包”委託給購房者,購房者就有資格單方辦理産權證,這樣保障了購房者的權益,也節約了大量人工成本、管理成本。

  這項改革去年9月開始實施,3個月內台州全市就已辦理5.5萬件。

來源:潮新聞    | 撰稿:金春華 實習生 王浩然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