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以來,持續的低溫降雨,不免讓人想念溫暖時的冬日。陽春3月,也意味著氣象意義上的冬天(12月至次年2月)已經結束,記者從浙江省氣象部門獲悉,這個冬天,全省平均氣溫相較常年偏高0.47℃,偏高0.5℃以上的國家氣象站佔55%,大部地區達到暖冬標準。
有網友提問,暖冬不好嗎?冬天不冷了,大家不用穿厚厚的羽絨服禦寒了,取暖電費還能省一筆,甚至瓜果蔬菜也能在冬天多收穫幾茬。乍一看確實挺好的,但溫暖的冬天卻會帶來許多“後遺症”,尤其是極端天氣。
氣溫幅度的變化仿佛過山車,隔天如隔“兩季”的現象頻頻上演。“太熱”和“太冷”,這兩個詞是許多浙江人這個冬季説過最多的話。入冬以來,全省大部地區的氣溫時不時會超過25℃,甚至局部地區突破30℃,許多人不禁穿起了短袖,打開了電扇,可以説是超前體驗當地常年4月中上旬的溫暖,有些地方50年才有一次這麼熱。可是前期有多暖,後期就有多冷,在暖氣團的間歇期,兩次寒潮如約而至,瞬間把初夏的氣溫打回隆冬原形。比如杭州最高達到25.5℃,最低卻能低於-5℃。“從往年氣象數據來看,冬季冷空氣頻發屬於正常現象,但是中途出現30℃左右的絕對溫差,在歷史上比較少見。”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毛燕軍説,氣溫幅度大,還會引起心腦心血管、呼吸道等疾病。
較大的降水量差異,讓全省體驗了一把從乾旱到持續陰雨的極端變化。今年1月似乎成為了冬季的“分水嶺”,據省氣象部門統計,12月至1月中旬,全省降水量比常年偏少六成,局部地區出現乾旱現象,可到了1月底之後,全省降水量又相對集中。“開化是今年冬季降水量最多的,有46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66%,其中有358毫米是1月底到2月份下的。”毛燕軍説,整體來看,這個冬季全省平均降水量先少後多,比常年偏多18.2%。
在這個冬季,還集齊了凍雨、雷暴、冰雹、霰等浙江少見的強對流天氣。浙北的凍雨“冰封”了高山上剛開的梅花,浙南的冰雹大得像乒乓球,還有一天上百次的打雷聲,都讓人猝不及防。“這樣的強對流天氣在浙江冬季非常少見,強對流一般在夏季相對較多。”毛燕軍解釋道,因為前期氣溫過高,大氣中積攢了大量能量,所以才會頻繁出現強對流天氣。雖然強對流天氣的時間不長,但是威力不小,對人的出行帶來較大影響。
“暖冬”更直接的危害是對農業生産的影響。很多農作物可能被溫暖所“迷惑”,營養生長開始轉入生殖生長,導致提前現蕾開花。“大部分花芽未分化的農作物的抗寒能力較強,不怕低溫等逆境,但進入生殖生長後就怕突然的降溫。”浙江大學農學院周偉軍教授解釋道,如果苗比較細長嫩綠,將會在強降溫中影響較大,容易出現受凍現象,尤其是油菜、大麥、小麥等大地糧油作物。“浙江的土壤春旱時有發生,雖然暖濕天氣也會出現。”周偉軍説,冬季偏暖可能導致土壤墑情偏低,容易出現土壤乾裂現象,影響農作物出苗和生長,不利於來年春耕春播。相應的病、蟲、草害也提前來了。有研究表明,暖冬可使病蟲進入越冬階段推遲,降低害蟲越冬死亡率,增加冬後菌源和蟲源基數。有統計表明,全國性暖冬年,冬中害蟲存活率可達常年的1至2倍,冬後蟲源基數可達常年的2倍以上。
“在全球變暖的大環境下,大多農作物和植物已經在逐步適應慢慢變暖的冬季。”周偉軍提醒廣大農民,3月正是春天越冬作物快速生長的時候,等低溫一結束,依苗情馬上再進行少量多次地施肥,同時加強防病和防蟲,有效增強農作物的抵抗力。
來源:潮新聞 | 撰稿:張源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