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2023長三角外貿成績單:浙江出口躍居全國第二 “新三樣”異軍突起
發佈時間 | 2024-01-23 09:29:51    

   日前,長三角三省一市2023年的外貿數據已全部出爐。四地全年合計實現進出口15.16萬億元,佔全國總額的36.3%。

  江蘇全年進出口總值突破5萬億元,規模繼續位居全國第二;上海實現進出口總值4.21萬億元,創歷史新高;浙江實現進出口總值4.9萬億元,對全國增長貢獻居首;安徽進出口總值突破8000億元,規模挺進全國前十,7.8%的高增速位居長三角第一。

  據海關統計,2023年我國進出口總值41.76萬億元,同比增長0.2%。其中,出口23.77萬億元,增長0.6%;進口17.99萬億元,下降0.3%。

  翻開這份成績單,2023年長三角四地的外貿都有哪些亮點?又對我國貨物貿易結構變化傳遞出哪些積極信號?

  浙江出口額超過江蘇,躍居全國第二

  比較兩地海關公佈的最新數據可以發現,2023年,浙江首次在出口額上超過了江蘇。

  杭州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浙江省進出口4.90萬億元,同比增長4.6%;其中,出口3.57萬億元,同比增長3.9%,出口占全國份額首次達到15.0%,躍升至全國第二,位列廣東之後。

  反之,由於上半年增長疲軟,江蘇全年外貿進出口總值5.25萬億元,同比下降3.2%。其中,出口3.37萬億元,下降了2.5%。

  多年來,江蘇外貿出口額一直領先於浙江。2022年,江蘇出口3.48萬億元,增長7.5%;浙江出口3.43萬億元,增長14%。兩省的出口額也有500億元左右的差距。

  2023年,浙江充分展現了民營外貿大省的特質,民營企業起到了“壓艙石”作用。數據顯示,全省有實績進出口民營企業數首次突破十萬家,出口民營企業數居全國首位。在主要出口産品中,全省自主品牌産品出口5704.9億元,佔出口總值比重達16.0%,已連續5年提升。

  安徽外貿挺進全國十強,增速居長三角第一

  2023年,安徽省外貿頂住壓力,進出口規模走出了一條上揚曲線。

  數據顯示,全年安徽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8052.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8%,高於全國7.6個百分點,增速在長三角及中部地區保持第一。

  在外貿總額排名中,2023年安徽省進出口總值在全國排名第10位,比2022年上升3位。

  合肥海關關長周榮球在外貿情況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這一串串數據,展現的既是安徽外貿發展累積的底氣,更是由此形成的長期向好的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份安徽外貿“成績單”中,汽車出口成為了“首位産業”。

  2023年安徽全省出口汽車72.92萬輛,增長89.8%,居全國第二;貨值714.6億元,增長118.3%。此外,出口新能源汽車2.59萬輛,增長70.8%。

  “新三樣”成為長三角外貿新引擎

  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被稱為我國外貿出口“新三樣”。2023年,全國“新三樣”産品合計出口1.06萬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

  在長三角地區,高附加值的外貿“新三樣”出口表現尤為亮眼,正在成為拉動區域外貿增長的新引擎。

  南京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江蘇“新三樣”産品累計出口1949億元,穩居全國首位,同比增長12.3%。

  上海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上海出口“新三樣”産品1677.9億元,增長42.2%,佔同期出口總值的9.7%,拉高出口整體增速2.9個百分點。其中,電動載人汽車年度出口值首超千億元大關,達1208.9億元,增長43.9%。鋰離子蓄電池382.4億元,增長50.5%;太陽能電池86.6億元,增長0.9%。

  浙江“新三樣”産品出口1401.8億元,增長11.0%,拉動全省出口增長0.4個百分點。安徽“新三樣”産品合計出口390.6億元,同比增長11.6%。

  據此計算,2023年長三角地區的“新三樣”産品出口總額達5400億元,已佔全國一半之多。

  外貿“新三樣”出口高增長的背後,反映出當前長三角産業集群協同創新的不斷深化。

  例如,在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攜手合作,新能源汽車“4小時産業圈”已逐步形成。上海提供晶片、軟體等組成汽車“大腦”,江蘇供應作為“心臟”的動力電池,浙江提供一體化壓鑄機,安徽完成整車組裝……一輛新能源車從硬體到軟體、從設計到生産,都可以在4小時車程內完成。

  目前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版圖中,長三角地區新能源汽車産量已佔到全國四成以上份額。相當於每三輛新能源汽車,就有一輛産于長三角城市。

  長三角地區是中國外貿的重要區域,從“老三樣”到“新三樣”,中國製造已走在“由大到強”的路上。

來源:潮新聞    | 撰稿:徐光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