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蕭山以社會資本撬動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發佈時間 | 2024-01-21 09:13:38    

   “人文經濟”何以喚醒大運河

  近日,位於湘湖路34號,地處西山腳下、浙東運河畔的西湘裏文創園開園。這裡原為20世紀80年代建造的大唐玩具廠,通過空間改造,打造成了一個集文化、商業和創意為一體的開放式鄰里文創街區。

  現在的杭州大運河蕭山火車西站段歷史文化街區,以蝶變的“原點”東巢藝術公園為圓心,西湘裏、五七公社、蕭然山街、西山1977坡地運動公園、東嶽廟文化公園等聚勢發力,運河兩岸正形成一股“人文經濟”新勢力。

  蕭山區委宣傳部負責人介紹,蕭山最大的特點是用社會資本撬動大運河的保護和開發,同時運河兩岸一個個文創産業項目的“冒尖”,反過來又加速了運河綜合保護的進程。

  今年,蕭山將加快打開六條發展新通道,其中之一就是打通人文與經濟之間的新通道,繁榮發展人文經濟。正如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所説,文化賦能經濟,文化助推經濟,文化經濟協同,經濟紮根文化,技術創新帶動了文化生産的供給側變革,實現了文化需求側的普惠性繁榮,同時文化的創新發展反過來也促進了科技的進步和變革。

  以東巢藝術公園為例,三年前37處紅磚墻倉庫及樓房通過修舊如舊和整治開發,煥新成藝術展覽場館、音樂劇場、建築設計展廳、親子互動劇場等功能性建築,脫口秀、落日音樂會、月臺咖啡等文藝項目展現著“文創、潮文化、夜經濟”等人文經濟新氣息。

  誰又能想像,三年前這裡還是蕭山城區西郊一塊“城市牛皮癬”,一堵圍墻將它與蕭杭路隔了開來。從門可羅雀到車水馬龍,藏在街區裏的流量密碼則是運營。去年,東巢藝術公園運營方舉辦了潮音計劃音樂賽事、巢棲裏藝術家棲息地等200余場活動。與烏鎮景區300多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相比,僅4萬多平方米的東巢藝術公園,匹配如此規模的活動體量,在很多外人看來,是非常“不經濟”的行為。但在東巢藝術公園運營方負責人丁波看來,文創園區的運營,不能只追求利益最大化,不能只博眼球,它一定是文化培育的長期戰略。

  作為讀懂“人文經濟學”的樣本,大運河蕭山火車西站段歷史文化街區的重生,不得不説是理念、運營的重生。蕭山文化創意産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説,以往文創園區都是園區概念,市民參與性不高,蕭山以東巢為試點,探索“文創街區”概念,打破圍墻限制,打造情景式體驗文創街區,讓更多市民參與進來,沉浸式體驗文化創意給生活帶來的新潮涌。

  據悉,2023年初,《大運河杭州蕭山火車西站段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獲杭州市政府批復,它的規劃範圍只比北山街小一點,是杭州面積第二大的歷史文化街區,這也是杭州大運河沿線唯一一個現存規模最大、風貌最完整的鐵路遺存集聚區域。未來,這裡將以東巢藝術公園為核心,打造集文化、商業、旅遊、交通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型工業遺存集聚街區,並以“文化+旅遊+創意産業”融合發展的模式不斷推進水、岸、産、城融合發展。

  現在,街區“隊伍”還在變大。2023年底,蕭山正式組建大運河專班,舉全區之力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其中就包括大運河蕭山火車西站段歷史文化街區三期建設,以更煙火、更年輕、更潮流的形式,讓古老的浙東運河煥發時代新風貌。

來源:杭州網    | 撰稿:記者 方亮    | 責編:周宣印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