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浙江這件事,為何一做就是15年?
發佈時間 | 2024-01-05 09:06:09    

   “真的有點太高了,可是我不跳,她眼看著就沉下去了,這是一條人命啊。”

  2023年歲末,第八屆浙江省道德模範先進事跡發佈活動現場,杭州外賣小哥彭清林回憶救人一幕時這樣説。去年6月,為救落水女子,在12米高橋上的“縱身一躍”,讓曾默默無聞的他成為英雄,感動中國。

  這些年,整個浙江被這樣的普通人感動著。如果説,從2011年“最美媽媽”吳菊萍開始,“最美”還是一個反映人們價值判斷和內心讚許的修飾詞,那麼經過時間的沉澱與發酵,這兩個字在浙江已演變為一種社會現象。

  習近平總書記説,引導人們向道德模範學習,爭做崇高道德的踐行者、文明風尚的維護者、美好生活的創造者。

  有全國影響力的道德模範、最美人物何以在浙江群體性呈現?這離不開獨特的文化基因、健全的制度安排、良好的環境氛圍、有力的典型宣傳共同作用,離不開浙江15年持之以恒選樹道德模範、形成完善禮讚凡人善舉的系列機制。

  禮讚英雄,成為英雄

  我們不妨先來看看新一屆浙江省道德模範。

  先來看彭清林。不少人問他,是什麼讓他鼓起勇氣,從比10米跳臺更高的橋上躍入江中救人?

  他説,“擔不起英雄這兩個字”,在那一刻,支撐“縱身一躍”的信念,不是成為英雄的衝動,而是那份來自人與人之間,始終傳遞的善意和溫暖。

  舟山船老大沈華忠,在生命面前同樣毫不猶豫。接到附近有漁船遇險、急需救援的指令信號時,正在進行捕撈作業的他第一時間選擇了放棄漁獲,全速趕赴事發海域。1500隻蟹籠的連接繩被砍斷,1000公斤梭子蟹沉入大海,換來的是他成功營救了全部16名遇險船員。

  “蟹籠丟掉可以再賺,生命無價,我會繼續義無反顧去救援。”回憶當時的舉動,沈華忠説他沒有絲毫猶豫。

  在生死剎那,和彭清林、沈華忠一樣,沈東、陸曉婷、張旗等模範都堅定地選擇站在他人生命的那一端。他們伸出援手的瞬間,也讓更多人看到了世界的美好。

  善舉帶動善舉,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

  和同事沈東一起徒手接住墜樓女童的桐鄉90後媽媽陸曉婷説,讀高中時看到吳菊萍徒手接墜樓女童的事跡,深受感動。吳菊萍成為官方選樹的全國道德模範,她的事跡被廣為傳頌。許多年後,面對同樣的情形,她作出了和吳菊萍一樣的選擇。

  道德模範就是旗幟、就是標桿。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傳奇。

  來自衢州的徐紅霞,也成為第八屆浙江省道德模範。曾是失去雙親的孤兒,如今卻為近千名福利院孩子撐起愛的一片天。2007年進入福利院工作後,她初心不變,始終給予院內孩子如親人般無微不至的愛,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院長媽媽”。讓“院長媽媽”最開心的,則是“能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感覺”。

  全省道德模範選樹15年來,平凡人總帶來最大的感動。

  崇德向善,見賢行善

  浙江的“最美現象”,不是英雄們的“獨舞”,而是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社會各界積極響應的“大合唱”。把道德的種子一顆一顆播撒下去,成就奮鬥之美、奉獻之美、向善之美、誠信之美。

  自2009年評選表彰首屆浙江省道德模範以來,浙江為何持之以恒悉心深耕、澆灌崇德向善、見賢行善的熱土?

  2014年,浙江印發《浙江省道德模範待遇保障若干規定》,2022年又印發《關於進一步規範“最美浙江人”選樹宣傳工作的實施意見》,從挖掘培育到選樹宣傳,從正向激勵到關心關愛,浙江構建起一整套制度規範,讓越來越多人變成“最美現象”的參與者、創造者。

  從兩年一屆的省道德模範評選,到這些年來“最美浙江人”、市縣平民英雄等系列身邊典型的選樹機制、矩陣不斷完善形成。

  為什麼要堅持禮讚凡人善舉?選樹道德模範、系列“最美”?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道德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動道德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只要中華民族一代接著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們的民族就永遠充滿希望”。

  在道德模範的引領下,“最美人物”紛紛涌現、各地“好人榜”不斷揭曉。人們發現,道德模範大多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他們的所作所為,並不是驚天動地的大事,且出發點往往很樸素。但道德模範的事跡,卻總有一種直抵人心的力量。

  從道德模範的評選類別,就可以看到選樹活動的初心:“見義勇為”“孝老愛親”“助人為樂”“誠實守信”“敬業奉獻”……這些品質,不僅深植於世代傳承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中,又彰顯著時代性。

  道德模範是什麼樣子?他們有的把事業做到極致、站上世界領獎臺,有的為子還債一諾千金,有的數十年如一日照顧亡友父母,有的在生命最後76秒完成停車保障一車乘客安全無虞……從敬業奉獻的小我,到無私大愛的大我,通過道德模範、最美人物,浙江人看見身邊的凡人微光。最美也從“盆景”,逐漸變成“風景”。

  杭州最美小哥縱身一躍,桐鄉90後最美一接……借助一次次網友自發傳播的“網事”,不斷以正能量火遍全國的“浙江好人”“浙江最美”們,也讓全國認識到了浙江獨特的精神氣質、最美風景。

  平凡人的最美故事喚起共鳴,感染著越來越多人起而行之,用行動詮釋“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道德模範用一樁樁善行義舉,為“微光成炬”提供了豐富的現實參照係,告訴我們平凡之身做平凡之事,同樣能放射出奪目的光芒。

  微光成炬,創造不凡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發揮黨和國家功勳榮譽表彰的精神引領、典型示範作用,推動全社會見賢思齊、崇尚英雄、爭做先鋒。”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植社會的沃土之中,深藏于善良百姓的心中,源於浙江民間的道德模範、“最美”人物們,更具感染力和示範效應。“小人物”的故事,之所以像蒲公英一樣四處傳播,緣于那些原本就來自生活的感動,緣于浙江將正能量傳播和放大的機制與環境——這般努力,方能讓草根成偶像。

  近年來,浙江不少地方設立了民間道德獎勵基金;農村打造“文化禮堂”、“文化長廊”,讓身邊好人、凡人善舉上墻。各級黨委、政府積極發動基層選拔樹立“最美”,發現、培養、放大道德楷模,營造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社會氛圍。

  尋找感動、溫暖人心的力量,遍佈街頭巷尾、田間地頭。一股股正能量,就這樣越聚越大、越聚越強。

  崇尚模範,弘揚“最美”,無疑是將道德觀念轉化為社會群體意識,為構築“道德高地”、建設“精神家園”,注入強大的價值力量。

  浙江正在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實現精神富有,是其中重要一環。面對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新篇章的新使命,如何勇當先行者、譜寫新篇章?需要全省上下奮力拼搏、實幹爭先,需要進一步凝聚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營造崇德向善的濃厚氛圍、發揮見賢行善的榜樣作用,匯聚起高品質發展的強大動力。

  繼續發揮道德模範、最美人物的示範引領作用,讓更多微光成炬,匯聚前行力量。

來源:潮新聞    | 撰稿:戴睿雲 通訊員 淩晨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