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375隻!鴛鴦數量創新高,西湖越冬鳥最新普查結果出爐
發佈時間 | 2024-01-05 09:01:33    

   不久前,西湖“鴛鴦護衛隊”志願者們開展了一年一度的西湖越冬鳥“大普查”。

  調查結果喜人,四大越冬候鳥鴛鴦、銀鷗、秋沙鴨、鸕鶿總數來了574隻。

  鴛鴦和過境鳥紅頭潛鴨。程國龍 攝

  其中最多的是鴛鴦,數量有375隻,創自啟動調查以來的新高,此外鸕鶿172隻,銀鷗17隻,秋沙鴨10隻。

  西湖越冬鳥是如何調查的?我們又能在哪遇見它們?

  2023年最後一天的清晨

  20多人分組同步在9個點位觀測

  “鴛鴦護衛隊”隊長程國龍告訴記者,為了更好地觀測越冬鳥的活動,西湖越冬鳥的調查時間放到了2023年的最後一天。

  “受天氣影響,第一批冬候鳥鸕鶿來杭州是2023年9月中旬,時間比往年推遲了一週。” 程國龍解釋,從統計的角度而言,把調查時間放在當年最後一天,觀測的結果更完善。

  不僅如此,為了保障調查的科學,當天早上7點多,20多人的志願者小隊,同步在北裏湖、曲院風荷、金沙港等9個西湖觀測點監測鳥類活動。

  志願者們端著長槍短炮,有的拿著望遠鏡,有的端著“長焦鏡頭”的相機,遠距離靜靜觀察鳥類,以免驚擾到鳥兒。

  “8點多,有的點位遊船啟動了,膽小的鳥兒就會躲起來的。”程國龍説,他們稍微早一些出發,也是為了便於觀察。

  西湖“鴛鴦護衛隊”從2017年創立,當時志願者十幾人,如今已有近200人。

  “隨叫隨到的有30多人,還有杭州各大高校的學生在內的160多人。”程國龍補充説。

  他們共同守護鳥兒,統計各種越冬水鳥的數量,為西湖越冬水鳥的科研和保護提供參考。

  杭州人最熟悉的西湖鴛鴦,最早是從北方飛來杭州過冬,春天再飛回北方繁殖的。隨著杭州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鴛鴦已經在西湖繁衍生息,北方的越冬鴛鴦和“原住民”留守及新生代鴛鴦每年冬天都在西湖裏相聚,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孤山、音樂噴泉的鴛鴦多

  秋沙鴨在柳浪聞鶯和涌金門

  程國龍介紹,要看鴛鴦、鸕鶿、銀鷗的,可以去西湖孤山、音樂噴泉一帶。“音樂噴泉有個噴水的架子,冬候鳥都喜歡站著休息。那裏魚也多,鸕鶿喜歡抓魚。銀鷗不會潛水,它是‘機會主義者’,愛搶鸕鶿的魚。”

  “秋沙鴨在柳浪聞鶯、涌金門靠近西湖水域一帶能觀察到。”程國龍説,如果到湖濱或者斷橋看,距離就太遠了。

  不過,程國龍也提醒觀鳥的市民,“觀鳥不要穿太鮮艷的服裝,不要太靠近,不要大聲喧嘩,更不能驚擾鳥兒們。”

  受天氣、食物等因素影響,來西湖越冬的候鳥數量也分大小年。

  “鴛鴦和去年相比增加了50多只。銀鷗17隻數量偏少,最多一年有70隻。”程國龍説,這次調查,沙秋鴨和鸕鶿的數量和往年差不多:“過完年,越冬的秋沙鴨會率先走。清明節後,四大越冬鳥都會陸續飛走,剩下是留守的本地鴛鴦和本地水鳥。”

來源:潮新聞    | 撰稿:汪馳超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