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機關怎樣帶頭過緊日子?浙江明年起施行的這部法規都有規定
發佈時間 | 2023-12-21 09:02:36    

   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備受關注。會議要求,黨政機關要習慣過緊日子。12月20日召開的浙江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省委書記易煉紅強調,黨政機關要習慣過緊日子,把資金用在促進高品質發展“刀刃”上。

  “足國之道,節用裕民,而善臧其餘。”黨和政府部門帶頭過緊日子,為的是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

  機關的緊日子怎麼過?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浙江省機關運作保障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於明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浙江第一部專門規範機關運作保障工作的地方性法規,將“勤儉”貫穿始終。

  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保持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作風。“尚儉戒奢”也是《中國共産黨廉潔自律準則》提出的明確要求。

  縱觀百年黨史,勤儉節約貫穿始終。對於如何節約,我們黨積累了諸多好經驗。

  例如在抗日戰爭時期,在當時江蘇、浙江黨的工作機關裏,辦公用品多用代用品和廉價經用的物品,用燈油替代洋燭、用毛筆替代鋼筆,印刷品則儘量縮小紙張和字號、不求美觀。

  再來看如今的機關運作保障。它是指對機關運作所需資産、經費、服務、資源等要素進行統籌管理,為機關履行職責提供保障的活動。

  黨政機關要帶頭過緊日子,機關運作就要精打細算。機關事務工作的成效事關節約型機關、效能型政府建設,與機關廉政建設和作風建設密切相關。

  為什麼要為機關運作保障立法?

  機關事務工作是黨和國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長期以來,由於法治建設相對滯後,制約和影響了機關事務職能作用發揮。2012年6月,國務院頒布首部《機關事務管理條例》,標誌著機關運作保障工作步入法治化軌道。

  2021年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部署山西、上海、湖北、四川、雲南5省市開展機關運作保障地方立法試點。

  2022年11月,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發文在浙江等11個省市開展以機關事務管理地方立法為重點的法治化創新試點。

  今年5月,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在杭州召開全國機關事務管理立法現場會,有力指導和推動了浙江省機關運作保障地方立法工作。

  今年11月,在各方努力之下,浙江在上述11個試點中率先完成地方立法。《條例》共8章43條,從資産管理、經費使用、服務保障、資源節約、數字賦能、監督管理等方面,對機關運作保障工作進行了規範。

  該條例規定的機關運作保障工作原則中,綠色、集約是重要關鍵詞。為強調勤儉,條例還為“資源節約”特別設置了一個章節,從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工作方式,到優先採購和使用有利於保護環境的産品,再到實行機關能源資源消耗定額管理等,以法規的形式,保障節約型機關建設落實落細。

  二

  浙江的機關運作保障工作條例,不是全國出臺最早的地方性法規,但有著鮮明的“浙江味”。

  通過立法,不僅強化了機關運作保障剛性約束,還把不少浙江已經先行探索的好經驗固化推廣。

  比如《條例》中提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機關事務主管部門應當在同級財政部門指導下,結合實際推進機關運作保障資産公物倉數字化管理”。在省會杭州,線上線下一體推進的公物倉改革,已經形成全國領先的成熟經驗。

  作為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公物倉創新試點,去年9月以來,杭州率先建設跨市縣兩級以及多個部門共用共用的全市域聯動公物倉。這個倉不僅是線下聯動,還有數字賦能。基於資産雲等數字化應用系統,杭州開發了“公物倉一件事”智慧應用,實現閒置、超配等市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産上繳入倉、線上調配、借用歸還等網上辦、“掌上辦”,大幅提升了公物倉配置效率。

  就拿剛剛過去的杭州亞運會來説,公物倉就為節儉辦會提供了重要支撐。比如富陽水上運動中心內的就餐區域,顏色不一的桌椅就是場館向“公物倉”調撥的,一方面避免了重復購買的浪費,同時也便於賽後資産評估處理。

  在服務保障亞運籌辦過程中,杭州市縣兩級公物倉積極聯動,堅持“能調劑不購置”原則,最大化發揮資源保障實效。據統計,僅富陽區公物倉就為亞運場館配置資産3074項。

  《條例》還專門指出,整合辦公用房、公務用車等相關數字化應用,加強對數據的分析、研判、應用。

  事實上,在公務用車領域,浙江已經有了頗有成效的數字治理創新。通過不斷迭代“浙裏公車”整體智治系統,浙江已實現了公務用車運作服務全過程監測預警。浙江還開展公務拼車試點,同一公車、同一目的地共同拼乘,試點地區車輛週轉率提高46.2%,用車成本降低32.6%。

  三

  黨政機關的高效運轉,離不開“幕後”的機關事務工作。

  浙江省委主要領導調研省機關事務局時就指出,全省機關事務系統要當好機關運作的“保障部”、重大活動的“服務隊”、機關幹部的“貼心人”、勤儉辦事的“示範者”。

  通過立法,浙江還為機關運作保障進一步破除改革發展瓶頸、推進省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保障。

  為更好促進機關運作保障工作,《條例》對今後怎麼幹,作出了明確規定。

  比如,《條例》中多次出現“共用”的概念,包括資訊共用、服務共用、數據共用等,突出保障機關運作高效、綠色集約要有“一盤棋”的統籌意識。

  其中就有一條,“推進辦公用房物業、機關餐飲、公務出行、公務接待和會議活動等服務的集約化管理、建立跨系統、跨層級服務共用機制”。

  在浙江,推動公務活動用餐從“吃桌餐”變為“食堂掃碼自費用餐”的公務餐試點工作,已經開始破題跨系統、跨層級服務共用機制。

  比如,杭州余杭區不僅與臨平區、杭州市政府、浙江省政府機關食堂實現餐卡互通,還將本地“一卡通”系統推廣至跨區域、跨層級互通覆蓋,同城到余杭公幹人員可與區內幹部同步實現在任一互通食堂內,使用個人餐卡刷卡用餐,方便快捷。

  據統計,目前全省共計已有1372家機關食堂納入“公務餐”試點範圍,機關食堂外的其他用餐點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正在布點中。

  《條例》還對監督檢查和法律責任作出規定,在法規層面消除監督空白。

來源:潮新聞    | 撰稿: 戴睿雲 通訊員 高倩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