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千方百計確保農民增産增收
發佈時間 | 2023-12-14 08:56:05    

   為解決糧食增産不增收的問題,我國不斷健全完善“價格+補貼+保險”農民種糧收益保障機制。在今年糧食增産的大好形勢下,一定要想方設法確保農民增産又增收,呵護好種糧積極性,讓農民集中精力做好田間管理,為來年豐收奠定基礎。

  糧食再次高位增産。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最新數據,今年全國糧食總産量13908億斤,比2022年增加178億斤,增長1.3%,再創歷史新高。但令人擔憂的是,秋糧上市以來,糧價呈全面下降態勢,農民可能面臨增産不增收困境,影響來年種糧積極性。

  今年糧食增産來之不易。受極端天氣影響,糧食生産面臨黃淮罕見“爛場雨”、華北東北局地嚴重洪澇、西北局部乾旱等不利因素,全國上下凝心聚力,穩政策、穩面積、提産量,飯碗一起端,責任一起扛。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糧食生産,各地區各部門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在全國大面積實施單産提升行動,廣大農民一年四季奮戰在田間,接茬耕耘、精耕細作。今年全國穀物播種面積和單産均實現增長,全國有27個省份實現糧食增産,有效抵消了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糧食産量連續9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今年糧食增産再次證明,我國已經打破“兩豐兩歉一平”的農業生産週期規律,那麼能否打破增産不增收的“豐收悖論”呢?按照經濟學理論,糧食需求缺乏彈性,糧食豐收了,意味著糧食供給增加,需求並沒有增加,糧食供大於求,價格走低,農民種糧收益減少。秋糧上市以來,大豆、玉米、稻穀價格呈下行態勢,但從糧價整體走勢看,當前秋糧收購價仍高於疫情之前,處於疫情以來中高水準,農戶種糧收益之所以下降,是因為土地租金、化肥價格大幅上漲,抬高了種糧成本。在糧價下行和種糧成本上漲的雙重擠壓下,農民種糧收益空間進一步收窄。

  為解決糧食增産不增收的問題,我國不斷健全完善“價格+補貼+保險”農民種糧收益保障機制。價格支援方面,今年繼續在主産區實行小麥、稻穀最低收購價格,防範“谷賤傷農”。夏糧和早稻收購期間,主産區沒有啟動實施小麥、早稻最低收購價。秋糧上市以來,黑龍江近日啟動稻穀最低收購價,確保農民售糧托底。農業補貼方面,今年繼續實行玉米、大豆、稻穀等生産者補貼政策,發放農機購置補貼、農資補貼和農業防災減災資金補助等,但一定要確保各種補貼精準發放給種糧農戶,防範“僵屍農機”騙補事件再次發生。農業保險方面,我國在全國産糧大縣全面推廣三大主糧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在黑龍江、內蒙古試點推行大豆生産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防範市場風險和自然災害風險,但要推動農業保險補貼政策落地見效,真正為糧食生産保駕護航。為了讓農民可以安心種糧,國家有關部門日前出臺政策,大力提升産糧大縣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築牢産糧大縣的民生基底,提升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糧食生産規模化被認為是提高産量、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徑。近年來,我國加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探索小田並大田的有效路徑,逐步解決耕地細碎化問題,提升糧食生産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作業水準。規模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當前我國糧食生産仍以小農戶為主,在小田並大田過程中,切記不要把小農戶邊緣化,讓願意種田的小農戶無地可種。對廣大農戶來説,耕地承擔著糧食生産以及農民生存保障的功能,可以保障“米袋子”“菜籃子”安全,解決農民就業,短期內緩解城市就業壓力。實現糧食生産提質增效,還要推進糧食産業高品質發展,探索構建“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讓農民分享糧食全産業鏈增值收益。

  糧食增産和農民增收,要一體化推進,不可偏廢。糧食增産可以保障糧食供給安全,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促進增收。在今年糧食增産的大好形勢下,一定要想方設法確保農民增産又增收,呵護好種糧積極性,讓農民集中精力做好田間管理,為來年豐收奠定基礎。

來源:經濟日報    | 撰稿:辛文    | 責編:盧橋輝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