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蒼南縣深化“三步法” 破解秋冬森林防火之困
發佈時間 | 2023-12-08 13:38:10    

   為切實做好今冬明春森林防火工作,蒼南縣圍繞“地面守、天上看、林中防”三方面下功夫,構建“一體化”森林火情管控體系,堅決防止森林火災事故發生,保護森林資源和群眾生命財産安全。

  一是落實“地面守”,創新巡查模式。以炎亭鎮為試點,創新推進“森林防滅火+景長制”工作,該鎮共有景長53人、保潔人員41人,每片區景長及保潔人員在巡查環境衛生時,同步關注農田及山地森林防滅火動態情況,發現隱患及時報告處置,經鎮核查屬實,給予獎勵資金100元。自10月份機制實施以來,共發現隱患12起,消除隱患12起,確保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二是夯實“天上看”,強化監測預警。積極開展“林火智保”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工作,將其納入蒼南縣森林火災防治總體規劃(2021—2025年)重點工程,目前,已完成前期32個監控點位建設並上線運作,其中13個新增熱成像點位,19個復用可見光點位。自7月份試運作以來,系統已發現並報送轄區內預警事件2709起,各鄉鎮共富委根據系統預警資訊情況快速處置,其中試點鄉鎮藻溪鎮探索整理出可實踐、可操作的“高空防火報警處置流程圖”,根據不同場景,厘清處置流程,逐級壓實鎮村各級防火責任,實現火情處置的高效閉環,事件處理及完成率達到97%以上,有效提高了監測預警能力。

  三是推進“林中防”,築牢綠色屏障。啟動重點林區生物防火阻隔林帶建設項目,充分利用森林植物(喬、灌、草等)之間的抗火性和耐火性的差異,分別在縣國有林場玉蒼林區、鶴頂山等森林資源豐富,又是軍事設施重地的地區種植木荷、油茶等非易燃樹種小班,篩選鬱閉度0.5及以下小班進行補植木荷+油茶混交模式,通過採用含水量高的樹種組成防火林,有效阻止地面火和樹冠火蔓延至大片國有森林。目前,共建設縣國有林場玉蒼林區和鶴頂山與周邊村莊界限的生物防火阻隔林帶30余公里,形成全市最長的林區生物防火阻隔林帶,有效築牢秋冬護林防火牆。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通訊員 李文靜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