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數字貿易為全球經貿合作注入新動能
發佈時間 | 2023-11-30 15:14:11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突飛猛進,以數據為關鍵生産要素、數字服務為核心、數字訂購與交付為主要特徵的數字貿易蓬勃興起,正逐步成為重塑貿易結構、重構國際規則、重整“三鏈”佈局的關鍵力量,為全球共同發展注入新動能。

  數字貿易持續發展,成為全球貿易增長的新亮點。隨著數字技術在國際貿易中的深度應用,數字貿易規模不斷擴大。據世界貿易組織數據,2022年全球可數字化交付服務出口額為4.1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4%,佔全球服務出口達57.1%。我國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貿易規模持續擴大。據商務部數據,2022年我國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貿易規模達到2.5萬億元,比5年前增長78.6%;通過數字訂購實現的貿易規模快速增長,2022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達到2.1萬億元,比五年前增長超過10倍。近年來,數字貿易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潛力,成為國際貿易新的增長點。世界貿易組織統計,2019—2022年,全球數字貿易增長36.9%,高於服務貿易的12.9%和貨物貿易的31.0%。數字貿易成為全球貿易發展的新趨勢、增長的新引擎。

  數字貿易的快速發展推動全球經貿規則深度調整。一方面,既有規則未能完全涵蓋數字貿易。在貿易標的分類方面,傳統貿易逐漸數字化並誕生新型數字化貿易標的,傳統貿易標的劃分不再適用於數字貿易。在智慧財産權保護方面,隨著數字産品線上交易量的增長,數字化知識、服務類産品的智慧財産權糾紛也不斷增加,但是WTO對於《與貿易有關的智慧財産權協定》的變革相對滯後,無法涵蓋並有效解決數字産品的智慧財産權問題。在貿易便利化方面,部分數字貿易具有小額化、碎片化、多批次的特徵,但傳統貿易協定沒有設定相應的繳納關稅、免稅等便利化規則,不利於中小企業開展小額跨境貿易。另一方面,既有規則存在缺失。在跨境數據流動方面,規則存在爭議。目前,部分區域性組織與國家開始制定跨境數據自由流動的相關規則,但全球範圍內的共識尚未形成,阻礙了全球性規則的制定。在數據保護與開放方面,全球範圍內關於個人數據的所有權、訪問權以及交易的法律框架尚未形成,且國際社會中對公共數據開放的觀點也存在較大差異,可能導致數據為不同主體所擁有,統一收集與開發的難度加大。在數字技術方面,規則相對缺失。數字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催生了新的數字貿易業態與模式,亟須在道德倫理、技術標準、數字空間等領域制定相關規則。總之,傳統國際經貿規則無法適應數字貿易發展需求,亟待重構。

  數字貿易正加速突破原有生産組織方式,重構全球産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一是産業鏈佈局擴大,向旁側延伸。數字貿易通過數據流動,加強各産業間知識和技術要素的共用,促使産業突破原有空間限制在更大區域尋找比較優勢,推動産業鏈在全球佈局。同時,數字貿易以平臺為主要載體,促使産業形態平臺化、網路化以及深度服務化,産業鏈向旁側關聯延伸。二是供應鏈效率提升,下游縮短。數字貿易降低了各環節交易成本,使供應鏈核心企業能細化分工,提高供應鏈效率。數字貿易去仲介化,也使得核心企業與最終消費者的距離拉近,下游鏈條縮短。三是價值鏈研發國際化、開放化。數字貿易孕育出雲外包、眾包、平臺分包、雲眾籌等新模式,促使研發環節從傳統封閉的、獨立的模式向開放的、合作的、網路化、分佈的模式轉變,研發眾包已成為一種趨勢。同時,研發不再限于企業端,通過數字技術,購買者也可以從純粹的消費者轉變為合作者,參與産品研發設計過程。

  數字貿易不斷豐富生産生活方式,成為全球共同發展的新動能。數字貿易讓更多中小微企業共用市場。傳統國際貿易更多地被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大型企業佔據,中小微企業參與度較低,數字貿易推動更多中小微企業融入國際市場。一是數字貿易平臺使跨國貿易更加便利,中小微企業能夠直接承接來自世界各地的小規模訂單。二是數字技術使許多生産性服務環節可分性提高,原本由一家企業提供的服務現在根據不同特點可以分包給眾多中小微企業。三是數字貿易推動傳統大規模同質化批量生産向柔性化、定制化與個性化製造發展,需要眾多中小微企業提供中間服務和加工製造。

  可以看到,數字貿易讓更多居民獲得豐富的産品和服務。數字貿易平臺借助全球網路連結更多居民,將全球産品和服務帶到世界各個角落,滿足居民日常需求。同時,以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新一代資訊技術創造出更多的新服務和新産品,進一步豐富居民的生活。數字貿易讓企業和居民共用技術紅利,推動全球經濟社會共同發展。

  (作者:曲維璽,係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

來源:光明日報    | 撰稿:曲維璽    | 責編:盧橋輝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