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是彩繪瓷磚,角落裏擺了海棗樹,細長的葉子探出窗框,鏤空燈罩發出昏黃的光,照亮了小木桌,盤子裏的燉牛肉,濃郁的香料直撲鼻孔。
這間小小餐廳,開在河坊街中段,夾在各路餐館中間,門面並不起眼。環境很靜謐,一走進去,一股濃濃的異域風情,既神秘又瑰麗。
亞運期間,這間餐廳出乎意料地迎來了客流高潮。它接納了一波波異國來客,也被熱情和友善包圍了。
卡達和沙特都想來包場
餐廳老闆左右為難
這是家中東菜的館子,老闆也是中東人。才開不到一年,很多老外慕名來吃,愛點鷹嘴豆泥、燉牛肉、炸羊肉餃,大盤大盤地吃肉。來的老外多了,餐廳還開起了英語角。
亞運之際,這完全成了老外聚集地。“這幾天,卡達來了,沙特來了,科威特來了,阿曼也來了。”員工小余笑著掰手指頭,自己數不過來了。
小余説,這些天的奇遇,恐怕一輩子也少見。
最近,小余在社交平臺曬照,是外國人圍坐在木質餐桌邊,相談甚歡。她配了句話:杭州的朋友們,你們在亞運期間來,有可能沒有位子了。
前幾天,老闆馬吉接到一通電話,一位參加亞運會的中東國家工作人員找到府,商量運動員家屬的安排,他們想在這裡日常包餐。
這讓馬吉有點犯難了,一旦接手這個“大單”,杭州人很可能吃不到了,他不想關起大門,對杭州本地人説“不”,畢竟來者是客,手心手背都是肉。
沒過多久,沙特隊伍主動來聯繫,想要包場專門,請餐廳閉店,專為他們服務。就在此之前,卡達隊伍也來説想包場,真是聞所未聞的事!
那到底包給誰?小余開玩笑説,兩邊都是“土豪”,左右為難啊。馬吉思來想去,三番五次溝通之後,他“狠心”拒絕了。
“開店的初衷是喜迎客人,任何國籍的人,我們老闆都很尊敬、歡迎,乾脆直接大門敞開,讓大家錯開時段來,開開心心。”小余説。
天天開業到淩晨
老闆和員工被熱情感動
這幾天,餐廳從中午開業,一直到深夜場,來客不斷。
果真,沙特和卡達的人,都來光顧店裏了,一堆人扎進餐廳,有的還穿著隊服,長條桌都給他們包圓了。
“最近,來的大多是外國人,説阿拉伯語的最多,有亞運的工作人員和運動員家屬。”馬吉和記者説,自己看店太忙,偶爾和他們聊幾句,對方很熱情。
這些人也一樣,喜歡打卡、拍照,小余還碰到過個子超高的卡達排球手,抬起手就快碰上天花板,還有科威特的工作人員,對著餐廳布景四處拍。
當然,這也給後廚帶來很大壓力,集中火力地供應餐食。馬吉一刻不停,接待客人,跑單送餐,收拾餐桌,什麼都得親自做。
淩晨兩點,客人都走了,小余也收工,她給記者發來一串資訊:太忙了,洗盤子、洗杯子都洗累了,剛洗好一水池又來了一池…
有的老外是深夜來喝幾杯,也有衝著美食來的。科威特隊的人,打電話來定了一隻全羊;沙特人愛喝阿拉伯奶茶。馬吉趁著亞運期間,還推出隱藏款,烤雞肉配薯角,淋上白醬,味道絕了。
有幾個客人還拿來電腦,討論得很認真,好像在聊什麼大事。小余聳聳肩,她也聽不大懂,“也可能在説菜好不好吃,對不對家鄉胃口。”
客人吃完離開後,在桌上留了一張百元美鈔。
雖然很累,但也快樂著。前段時間,有幾位中東客人,要坐飛機離開,但他們點的手撕雞肉飯還沒到,小余送餐路上很堵,客人焦急地等了好久。
匆匆趕到酒店,小余沒來得及道歉,客人先安慰她,還伸手掏出錢包,認真點起錢,要給她小費。小余有點懵了,這錢,是收還是不收?
小余心頭涌起感動。顯然,客人對這頓飯菜很滿意,豎起大拇指,和她並肩拍了合照,還要了名片説,下次一定再來店裏轉轉。
“天天都在練聽力,練口語!”小余笑著調侃,自己這點蹩腳英語,都快招架不住了。但看到杭州這麼有國際范兒,打心底地覺得高興。
來源:潮新聞 | 撰稿:何泠瑤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