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綠色亞運”,到底是種什麼綠?
發佈時間 | 2023-09-27 08:25:32    

   “綠色”,是杭州亞運會的辦賽理念之一,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涉及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杭州亞運會是否能真正做到綠色辦賽,大家尤為關注。9月26日上午,“綠色亞運”主題新聞發佈會在杭州亞運會主媒體中心新聞發佈廳舉行。

  杭州亞組委宣傳部部長、杭州亞運會主新聞發言人許德清,杭州亞組委場館建設部部長邱佩璜,杭州亞運會湖州市賽事分指揮部執行指揮長阮葉萍,杭州亞組委環境保障部副部長孟祥勝,亞運城市環境提升專班副主任邵偉華,亞運場館設計師代表裘雲丹出席發佈會並介紹了杭州亞運會“綠色”的辦賽特色及亮點等內容。

  許德清主持發佈會,邱佩璜、阮葉萍、孟祥勝、裘雲丹回答了記者提問。

  綠色場館

  綠色,是亞運場館建設的底色。綠色、低碳、可持續理念融入亞運場館規劃設計、建設施工、運營管理和賽後利用的全過程中。

  發佈會上,杭州亞組委場館建設部部長邱佩璜介紹,在規劃上,杭州亞運會54個競賽場館中僅有12個為新建場館,其餘均為改建場館或臨建場館;31個訓練場館全部利用現有或已規劃的場館作適當改造,場館選擇基本都為高校現有場館或“十三五”規劃中已有的體育設施,避免了賽後場館空置或無人運營的情況。

  設計之初,杭州亞組委創新制定綠色規範,研究發佈了《亞運會綠色健康建築設計導則》、首創國內大型賽事場館《室內空氣污染控制技術導則》以“無廢理念”為要求,各亞運場館建設中廣泛使用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在綠色設計的引領下,亞運場館充分利用清潔能源及可再生資源,最大限度節能減碳,綠色踐行取得了明顯成效。

  邱佩璜舉例,富陽水上運動中心屋頂的雨水收集系統,用作場館中庭、水系及噴泉、灌溉,每月可節省35%的水,平均每天節水約1000噸;杭州奧體中心體育館、游泳館、臨安文體會展中心應用導光管無電照明系統作為日常照明,每年照明節能可達30%。

  “場館的選址也非常注重於綠色生態的有機結合,大家可以沿著錢塘江到富陽銀湖體育中心、富陽水上運動中心、淳安界首體育中心等場館實地看看,這些場館與富春山水、千島湖景都實現了完美融合。”邱佩璜介紹:“還有紹興柯橋羊山攀岩中心,原來是一座廢棄的礦山,這次華麗轉型為一個岩壁芭蕾的舞臺,充分融合建設與環境優勢,也帶動了城市環境的整治和開發建設。”

  此外,在施工中,亞運場館也優先使用綠色建材,建築垃圾進行綠色處理,盡可能減少建築材料和能源的使用。

  綠色融合

  綠色,是推動辦賽與城市綠色發展融合提升。湖州市主要承辦了排球賽和三人籃球賽兩個賽事。自賽事籌辦以來,湖州聚焦綠色場館、綠色能源、綠色出行、綠色生活等場景打造,推動綠色辦賽與城市綠色發展的融合提升,向大家呈現“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的美麗圖景。

  圖片

  發佈會上,杭州亞運會湖州市賽事分指揮部執行指揮長阮葉萍介紹,聚焦綠色、低碳、可持續,做好場館建改用文章。在場館改造建設上,堅持能改不建、非必要不設置的原則,優化場館建設改造方案。同時,選用綠色建材、可再生迴圈利用材料及利廢建材,節省建設資金約8000萬元。在場館節能降耗上,通過優化升級智慧管理系統、照明系統等,實現節能減排。比如,在三人制籃球場建設了智慧陽光房,可以滿足場館空調、照明等電能需求;在排球場加裝了隔熱和防眩簾幕,有效降低了場館能耗。在場館綜合利用上,各場館在滿足賽事需求的同時,賽後通過簡單的改造,即可作為青少年籃球訓練館、城市體育公園等便民體育設施投入使用。

  聚焦親綠、近景、可觸及,做好城市綠色品質提升的文章。一方面,增改結合,增加綠色休閒健身空間。充分挖掘城市邊角地、微空間等閒置資源,全面整合綠地佈局、增設體育設施等,促進綠地空間與體育文化設施的有機融合,新建改造公園18個,建成“鄰里口袋公園”30個,形成了十分鐘健身圈,通過打造全齡段、全時段共用的休閒活動空間,讓居民出門見綠、出門入園。另一方面,見縫插綠,提升城市綠色觀感品質。通過苗木移植、景觀打造等方式,建成集旅遊休憩、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體的“城市客廳”示範區30個、城鄉綠道1142.62公里,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5.28%,5分鐘親水見綠圈覆蓋率高達91.43%,形成了“城在林中、路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的綠色圖景。

  做好綠色助賽文章,全域強化綠色亞運氛圍營造,打造光碟行動、公共交通出行等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宣傳場景,引入青海、新疆、內蒙古等地光伏及風力發出的“綠色電能”,同步優化場館電路系統及智慧監管系統,實現綠色能源高效利用。強化綠色出行保障,開展亞運城市綠色與智慧交通建設行動。

  綠色辦賽

  綠色,是亞運籌辦的鮮明特色。除場館外,綠色能源和無廢亞運建設,也是“綠色亞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發佈會上,杭州亞組委環境保障部副部長孟祥勝表示,在綠色能源方面,杭州亞運會實現了兩個“亞運歷史上的首次”——首次實現全部場館為綠電供應,主火炬首次使用甲醇燃料。

  “綠電”,是指在生産過程中碳排放量為零或趨於零、對環境影響較低的電力,一般為太陽能和風能所發的電。杭州亞運會使用的綠電,有的來自於青海柴達木盆地、甘肅嘉峪關、黃土高原等地的光伏發電,有的來自於新疆哈密、巴楚等地的風力發電。這些電源點,多分佈于中國古代絲綢之路上,通過特高壓網架的輸送,實現了“絲綢之路的‘光’,點亮杭州亞運的‘燈’”。同時,浙江省內分佈式光伏電和海上風電也參與了綠電交易,綠電總成交電量6.21億千瓦時,可以保證全部場館使用綠色電力。

  此外,用於點燃主火炬的甲醇燃料也非常“綠色”。甲醇是全球公認的新型清潔可再生能源,杭州亞運會主火炬使用的甲醇,利用焦爐氣中的氫氣與從工業尾氣中普及的二氧化碳合成,實現了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生動詮釋了綠色亞運的理念。

  除了呈現精彩的賽事,杭州亞運會也在致力打造“首屆碳中和亞運會”和“首個大型‘無廢’賽事”。通過編制出臺系列政策、導則、規範,促進規劃、建築、能源、交通、環境等領域的管理創新和技術革新,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新的動力。同時,針對運動員、公眾、企業、機關等層面,推出了不同類型的綠色行動模式,號召公眾積極參與綠色亞運作動。“目前從進展來看,各項工作都比較順利,預計能如期完成各項任務,並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孟祥勝説。

  綠色城市

  綠色,也是生態文明之都的建設底色。“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辦賽同時,城市中的“綠色”也在不斷提升。發佈會上,亞運城市環境提升專班副主任邵偉華用了三個關鍵詞來形容城市環境品質提升的工作:綠色生活、綠色文化、綠色坦途。

  涵養綠色生活,繡出“美麗家園”風景線。聚焦民生實事,開展老舊小區改造、美麗庭院、美麗鄉村創建,營造人與自然、人與建築和諧共生的綠色生活環境。

  比如,建於1985年的上城區湖濱街道的尚農裏小區,整治前,房屋立面老舊、公共設施薄弱。整治後,小區面貌煥然一新,社區居民群眾幸福感大大提升。屋頂做了“平改坡”隔熱降溫,降低頂樓用戶能耗。拓寬了公共綠地和步行綠道,增加了健身設施,在小區內構建了10分鐘步行圈;還配置雨水回收設施,迴圈利用雨水澆灌綠化、清洗小區路面。

  構建綠色文化,繡出“杭韻街巷”風景線。聚焦杭州歷史文化,實施了31條老舊街巷“微改造精提升”。在街巷改造中,秉持綠色節能理念,從街區的燈具選型、設施減量、亮度控制等方面強化節能設計。比如,位於京杭大運河畔的拱墅區小河直街,在改造過程中,保持原生態,“修舊如舊”,保持人文生態。

  綠色坦途:聚焦道路平整度、出行通暢度,推出薄層罩面新技術進行新工藝改造。開展復興大橋、留石高架等路面“平路整治”,控塵降噪,以生態營建手法提升了蕭山機場大道、空港大道、杭州南等39個入城口。

  綠色持續

  最大的綠色是場館高效使用,避免賽後閒置,這是可持續的綠色。

  發佈會上,亞運場館設計師代表裘雲丹表示,在“綠色建築”方面,充分利用現有的場地資源,比如,由他負責設計的黃龍體育中心改造項目,在改造過程中面對已經老化嚴重的設備管道,沒有釆用一拆了事的簡單處理手法,而是釆用了內壁修復技術,在原有管道的內壁基礎上形成新的保護膜,讓老管道重新煥發新生。另外,還積極釆用一些成熟的綠色技術,包括引入了海綿水資源收集使用系統和光導管釆光技術等。

  他表示,對於場館來説,最大的綠色和可持續是讓場館在亞運會結束後,可以持續、高效的為全民健身使用,避免賽後閒置情況。比如,在黃龍體育中心的改造項目中,整合開放了籃球、網球、游泳等13個全民健身項目,每天可容納6000余人次。另外還設計了一條1000米長的空中跑道,如彩虹環繞體育場一週,供市民健身使用。

  據統計,截至8月底,僅空中跑道就吸引了近40萬人次的市民前來煅煉健身。

來源:中國網    | 撰稿:浙江發佈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