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少年班鼻祖”之稱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日前公佈了最新一批錄取名單。和去年一樣,今年中科大少年班共招收45名學生。不同的是,去年在浙江招收15人,而今年僅招收了4人,其中紹興2人,寧波、溫州各1人。
錄取人數同比下降超70%。中科大少年班為啥突然“不香”了?這背後映射出怎樣的新趨勢?
少年班的“江湖”
要聊中科大少年班到底“香不香”,先得了解國內少年班的版圖。
在2021年前,國內只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東南大學三所高校的少年班在招生。東南大學少年班招生人數不超過10人,可以説中科大少年班和西安交大少年班是希望孩子入讀少年班的家長們“唯二”的選擇。
不過,兩所高校的招生定位有所不同,因此招生競爭也並不激烈。中科大有少年班和少年班“創新試點班”,分別招收年滿14歲但不超過16歲的學生和不超過17周歲的學生。而西安交大少年班則面向應屆初中畢業生招生。
這些年,浙江都是這兩所高校少年班的主要生源地,甚至是最重要的生源地。
以中科大少年班為例,2020年,共招生48人,有浙江學生12人,佔四分之一。2021年和2022年,該班招生數量均為45人,浙江學生分別有10人、15人。
再看西安交大少年班,2021年,共招生234人,浙江有60余名學生被錄取。2022年,該班招生216人,浙江有92人上榜。
為什麼少年班會成為浙江家長眼裏的“香餑餑”?
教育學者熊丙奇認為,對於少年班,社會輿論的樸素認識依然是13歲、14歲就上大學,且進名校,人們在意的是這些“神童”們上大學的年齡。
一位浙江的高中校長告訴潮新聞記者,少年班可以免考高考,甚至免考中考、研究生考試,每年都有不少躍躍欲試的家長來諮詢自己。有些學校還會包車讓符合條件且有意向報考少年班的學生都去參加考試,試試身手。
中科大少年班為何“不香”了?
中科大少年班在浙江持續數年的火爆招生趨勢,今年為何戛然而止?
不少家長感到疑惑。但多位高中校長對此卻並不意外。
在他們看來,其中一大原因就是西湖大學的招生火力進一步增強。兩位校長笑著説,“高中生都被施校長吸引走了”。
他們所説的施校長正是西湖大學施一公校長。去年,西湖大學正式開招本科生,創新班共招了60名高二高三的浙江省內學生。今年,西湖大學創新班繼續面向高二高三的浙江高中生招生,招生計劃擴到了不超過90人。
從此前潮新聞記者蒐集到的資訊來看,今年高二學生報考西湖大學的熱情空前高漲,在已錄取的新生中,高二學生超過了半數。例如杭州外國語學校有6名學生被西湖大學錄取,有5人是高二學生。
“西湖大學近幾年發展勢頭好,能對接到的國際資源也很強大。從去年到今年,我們學校想報考西湖大學學生明顯多了不少。”一位紹興的高中副校長説,浙江佈局新型大學後,浙江的拔尖學生在省內求學的選擇更多元了。加上許多浙江學生家長都更傾向於留在省內讀大學,中科大少年班的吸引力自然不及往年那麼強了。
一位杭州的重高校長也亮出了自己所在高中的數據:該校今年有20多名學生被清華、北大的各項英才計劃以及西湖大學的創新班錄取。但中科大少年班、少年班“創新試點班”的錄取人數卻罕見剃了“光頭”。
“清華北大的這些招生計劃並沒有冠以‘少年班’的名義,但實際上招收的都是初三到高三的學生或高二高三的學生,招生目標群體和中科大的少年班、少年班‘創新試點班’高度重合。”這位校長透露,該校被清北和西湖大學各類招生計劃錄取的高一高二學生,放在往年應該多數都會去報考中科大少年班,但如今都被各自更心儀的高校“分流”。
培養“少年英才”的新邏輯
在中科大少年班冷熱變化背後,我們也不難發現一個新趨勢:清北等名校開始佈局“少年英才”培養,浙江等省份也開始在新型高校佈局上發力,中科大少年班不再一枝獨秀。
在歷史輪迴中,類似的場景並非首次出現——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少年班曾一度在國內風靡,我國有10多所大學舉辦少年班,招收少年大學生。但最終因為追求“早出人才”,導致培養效果不及預期,大多數高校的少年班最終黯淡收場。
而此次“少年班”辦學熱下,雖然路徑看起來雖有所相似,但各高校培養“少年英才”的底層邏輯卻已經發生變化。
正如熊丙奇所説,在高等教育精英化時代,少年班被認為是“早出人才”的人才培養探索,而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舉辦少年班招收少年大學生,顯然不能再追求“早出人才”,而是應探索如何對拔尖人才進行個性化培養,造就、培養更多拔尖創新人才。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已不是擴大人才培養規模,而是提高人才培養品質。大學舉辦少年班,定位應該是因材施教,給有個性、特長的學生提供個性化培養方案,而不再是追求人才培養速度。
在2018年西湖大學成立大會上,施一公曾表態,希望西湖大學做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者,通過自己的實踐與探索為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提供借鑒和參考。
過去一年裏,西湖大學也用實際行動給學生和家長們吃下“定心丸”。與一般本科教育不同,該校面向全球選聘了190多位具有頂尖學術造詣的領軍人才或具有學術潛力的青年科學家擔任本科生學術導師。換言之,60名新生,每人都有多名導師。如此,才有可能真正實現個性化培養和因材施教。
校長們也用自己的視角解讀了這樣的新變化:隨著更多名校和新型高校相繼加入到爭奪少年英才的行列中,浙江的拔尖高中生們有了更多重的升學選擇。“拔尖人才需要有適配的培養方式,才能最大程度綻放出光芒。”一位高中校長説,希望這僅僅是一個開始。今年3月,浙大舉行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大中銜接培養研討會,就有數位高中校長提出,希望浙大儘快開展英才計劃。而2025年,寧波東方理工大學(暫名)預計也會開始招收本科生。
對於浙江的優秀高中生來説,獲得更好教育資源的機會正在不斷增加。而對於浙江而言,將這些優秀的學生留在省內,也意味著為浙江的未來發展帶來更多可能。
來源:潮新聞 | 撰稿:紀馭亞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