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是網路購物時消費者選擇商品的關鍵因素。隨著線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部分電商平臺商家抓住消費者價格偏好,開始在價格方面做“文章”,通過各種形式設置虛假低價資訊,以吸引誘導更多消費者點擊瀏覽和購買。
近來,不少消費者反映網購時遭遇商家設置的假低價陷阱,稍不注意就可能上當。日前,深圳市消委會對19家電商平臺開展線上體驗調查。通過對商品搜索頁、商品詳情頁、下單勾選頁面、訂單付款頁面、用戶評價等頁面及資訊的查閱,發現11家平臺存在低價誘導問題。
最常見的“價格坑”是電商平臺商品宣傳的價格並非實際價格。例如,某平臺一款辣條標價9.99元到手50包。而實際上,該價格對應的商品,消費者根本無法點擊購買。
“商品搜索、詳情頁面的最低價格所對應下單選項商品與介紹的文字描述、圖片不一致,或是在功能、規格尺寸、款式等方面與日常生活需求嚴重不符,也是部分電商平臺商家存在的低價誘導問題。”深圳市消委會工作人員舉例説道,某平臺某款剃鬚刀詳情頁標價為0.58元起,而實際最低價0.58元對應的商品為一條數據線;某平臺某款手機殼詳情圖片頁標價為1元起,而實際最低價1元對應下單商品為一款已停産機型的手機殼。
在社交媒體上,網友們也列舉了他們遭遇的“價格坑”:“想買鞋套,看到低價連結,點進去發現卻是一隻鞋套的價格,有人買鞋套只買一隻的嗎”“一款儲存卡標明到手價198元,然而結算時價格卻是219元,商家表示以結算價為準”“看到一件衣服9.9元,點進去才發現賣9.9元的只是衣服上的一個小配飾”……
“在消費領域中,價格欺詐、虛假宣傳等問題突出,其主要根源在於消費資訊不對稱。”深圳市政協委員連樟文認為,應建立政府鼓勵引導、行業組織主導、市場主體廣泛參與、消費者監督維權、消費者權益保護志願者隊伍廣泛參與、訴調對接合力化解糾紛的多元共治消費者權益保護服務平臺,最大限度消除消費領域的資訊不對稱,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
聚焦網路購物價格不真實、不合理等痛點,深圳市消委會表示將聯合各大電商平臺共同治理網路購物低價亂象。治理舉措包括督促平臺對違規商品或資訊下架或調整;在平臺層面開展專項排查、治理項目;加強技術升級與人工巡查,嚴厲打擊價格違法違規行為等。
深圳市消委會相關人員表示,消費者選購商品時要仔細核對資訊,拒絕低價誘惑。此外,消費者購買商品後應保存商品資訊、促銷優惠截圖、支付資訊、聊天記錄等憑證,以便及時有效維權。
來源:工人日報 | 撰稿: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