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行山區縣縉雲,道路兩旁最常見的風景是成片的“海”:紮在水田裏的茭白葉綠而鮮亮、隨風搖曳,足足高出我們半個頭。
“一茬兩收,9月還能再收穫一次,去年畝均産值超過2萬元。”應麗飛9年前從外地回到縉雲縣水口村種茭白。早些年,村裏茭白等人到府收,後來修了路,村民把茭白運下山,有了議價權,周邊還建起了冷庫,茭白産業應運而生。
環境美起來,産業跟上來,這是浙江20年來持續推進“千萬工程”的生動注腳: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培育美麗産業的“基底”,把高效生態農業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模式,推動産業全鏈條升級。目前,浙江農業現代化水準居全國第三位,已建成産值超10億元的農業全産業鏈82條,休閒農業、農村電商、文化創意等新業態不斷涌現。
6月中旬,我們一路探尋浙江各地“産業美”能有多少種打開方式,驚喜發現,它們從悠悠歷史走向創新未來,帶著炫酷的科技范,也有濃濃的共富味;它們不再是個體的、局限于一地一域的業態創新,而是走向可持續、可複製的産業振興新模式。
高效與生態的平衡
中國平均每8根茭白就有1根産自這裡,縉雲,是全國最大的茭白生産基地。有意思的是,這裡産茭白的同時,還盛産鴨子。
農技人員告訴我們,種茭白需要大量的水,自然也需要不少肥料,過去部分農民不規範施用,種植區域一度出現水質超標、水體富營養化等問題。後來,從700年前“驅鴨入茭田”的做法得到啟發,縉雲縣農業農村局從2018年起每年拿出20多萬元,統一採購4萬隻鴨苗,在全縣茭白重點産區分批分片放養。
在這樣的茭鴨共生模式下,鴨子可以吃害蟲、浮萍,會下蛋,還能産有機肥,改善農田生態,農民則能獲得三筆收入。2021年,浙江縉雲茭白—麻鴨共生系統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名錄。去年,全縣茭白麻鴨全産業鏈産值達21.8億元。
走高效生態的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這是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為浙江確立的農業發展方向。它既具有現代農業的一般特性,又緊密結合浙江實際,通過加快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創新農業發展模式,構築起浙江發展農業産業的比較優勢。
優勢從何而來?找到生態和效益的平衡點很關鍵。讓優質農産品賣出優價,2014年誕生的“麗水山耕”,是全國首個覆蓋全區域、全品類、全産業鏈的地市級農業區域公用品牌。由此衍生出的“麗水山耕”“麗水山景”“麗水山居”“麗水山泉”等一系列“山”字係品牌,也抓住了生態價值轉化的契機,讓鄉村産業大放異彩。
追逐效率與效益,浙江提出“科技強農、機械強農”的發展思路,補齊基礎設施薄弱等産業發展短板。在鄞州,90後職業農民汪琰斌的農場裏,插秧機、收割機、無人植保飛機協同作業,2200多畝稻田,在只有7名員工的情況下,畝産超過周邊平均水準10%;在龍遊,浙江香滿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建花菇産業園,一個大棚年産花菇逾5萬公斤,年畝産值超百萬元,背後是22個專利在支撐,企業董事長朱佑存説,他們持續進行技術更新和儲備,總銷售額裏已有近三成來自深加工産品。
特色與市場的匹配
鄉村産業的可塑性有多大?行走浙江鄉村,答案有很多種。究其根源,還是要看當地的資源稟賦能否找到適配産業,調動多方共創的積極性。
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下南山村,是浙江首批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2003年整村搬遷後,留下了42幢清末民初建的古民居。2012年,當地深化“千萬工程”,秉持“修舊如舊”的原則對古民居進行修繕。
聯眾集團副總裁程長嬰就被這裡打動,2016年,聯眾與村裏合作,劃定使用紅線,打造“歡庭·下南山”生態度假村。
把整治村莊和經營村莊結合起來,沉睡的鄉村資源就能被重新點亮。走在村裏,黃泥青瓦、苔蘚斑駁的古宅是“過去”,但咖啡吧、餐飲、圖書館等公共空間也無一不在提醒你,這裡是介於城與鄉之間的新空間。有20多名村民在這裡找到了新工作,山腳下,民宿、超市、飯店等衍生業態也冒了出來。
鄉村産業的發展從不是孤立而線性的。從2012年起,浙江每年啟動43個重點村和200多個一般村的保護利用,歷史文化村落成了美麗鄉村建設的璀璨明珠。在恢復和強化鄉村既有價值及功能的同時,鄉村業態的重塑,也打開了新可能。
“我更喜歡稱它為‘鄉村綜合體’。”程長嬰説,除了與村集體合作,企業還把這裡變成了眾創平臺,現在,設計師在這裡開民宿,藝術家在這裡創作、辦畫展,也有人來這裡開發文創産品。
在推進未來鄉村建設時,提升鄉村産業匹配度是浙江的著力點之一。什麼樣的産業最適配,市場需求是導航燈,資源稟賦是定位器,因地制宜、找到自己的特色和主攻方向,才能放大優勢、增強競爭力。
比如,頻頻擺上長三角大小餐桌的雙柚汁,近幾年儼然是消費市場的爆款。很少有人知道,在胡柚深加工這條路上,背後是當地政府和企業引種香柚、拓展種植面積,深耕細作長達8年的結果。目前,常山“雙柚”産業總産值突破40億元。
如今在浙江的鄉村,一、二、三産的界限被不斷打破,“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在金華,熊貓豬豬·兩頭烏國際牧場就採用牧旅融合的發展模式,“能旅遊的牧場”自開園以來已吸引遊客超百萬人次,産生經營性收入超1.2億元,帶動周邊3個鎮9個村的村民就業、增收。
探索到模式的升級
20年來,“千萬工程”在不斷迭代,這意味著鄉村業態要在發展中破解新問題、給出新答案,為各地發展鄉村産業提供更多可借鑒、可複製的方式方法。
比如,縉雲的茭白産業已是當地最大的農業特色主導産業,為避免出現“自己和自己捲起來”的情況,當地示範推廣了多個品種、多種栽培技術,優化區域産業結構。“大洋鎮的高山茭白一年一季,不光能吃,遊客還能登高賞茭海;前路鄉一茬兩收的茭白能錯峰上市。”縉雲縣農業農村局土肥植保能源站副站長馬雅敏説。
“麗水山耕”也更加注重量到質的升級。“兩年前開始,我們提高了入駐門檻,現在有523家會員企業和834款授權産品,比高峰時縮減了不少。”麗水市農投公司品牌管理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提高標準,為的是讓更多生産種植戶持續提升標準化能力和品控意識。以市場為導向,去年起,麗水在全市拓展了10個訂單農業基地,重點培育標準化農産品供給能力。
更有意思的變化,在於模式輸出。完成古村落改造的下南山村,除了吸引遊客寄託鄉愁,還有很大一部分客流是來“取經”的。古村落改造的“下南山模式”,如今已被複製到開化源頭裏歷史文化村落,也走出省界,在海南瓊海市博鰲鎮沙美村、西安市長安區王曲街道南堡寨村等地開花結果。
香滿亭公司的情況又有些不同:設施農業可以一定程度上擺脫資源條件的約束,但一個“上價值”的花菇數智大棚前期投資超過50萬元,産業出效益需要快速規模化,找到可持續複製、推廣的運營模式。
在龍遊縣政府引導下,去年,企業與龍遊小南海鎮的團石、紅船頭、翠光岩等5個村簽訂協議,由強村公司購買菇棚、入股菌棒廠,再出租給企業統一經營管理,村集體以“固定收益+二次分紅”形式獲得穩定回報。頭一年,每個村就拿到了30多萬元的租金和分紅收益,今年又有新村加入。
“按這樣的模式,我們的基地建設不愁資金,未來,每個菇棚都可以成為一塊設施農業‘飛地’。”朱佑存説,在河南商丘,企業還以技術入股的方式輸出了花菇培育設施方案。
創造新的標準,探尋新的可能,“千萬工程”進行時,與浙江越來越美的鄉村匹配的,是越來越豐富的産業形態。浙江的鄉村産業正在廣闊的市場裏生出藤蔓,獲取最真實的生命力,拓出一片片新藍海。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祝梅 吉文磊 錢關鍵 通訊員 王燕 嚴新凱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