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記者幫觀察到,一些危害兒童身心安全的隱患始終仍藏匿在校園周邊的小賣部、文具店、玩具店內。為此,潮新聞記者幫聯盟推出策劃,聚焦兒童安全,在浙江省內多個市區縣校園周邊小店進行探訪監督,試圖通過媒體力量,進一步維護兒童身心權益。
學校門口銷售過期臨期零食
三無産品令人擔憂
5月29日,在杭州市上城區,潮新聞記者走訪了董家橋路旁的幾家小店,面向學生銷售的零食基本以糖果類和辣條類食品為主,小包裝售價一般在一元左右。其中,一家上城區天杭教育集團蘭苑小區校門口位置的小店貨架上,記者發現了名為鑽石戒指糖的一袋糖果,商標為好心情,包裝袋上的生産日期是2021年3月,背後文字資訊寫明食品保質期為24個月,過期時間是2022年3月份,按照食品包裝袋上的資訊顯示,這包糖果早已經過期,卻仍然在售賣。記者觀察到,同一批次的糖果一共有五袋,挂在貨架最前方,很是顯眼,都已經過期。
記者很快又在這家店內,發現了名為老長沙豆腐的一袋零食,商標為思湘記,包裝上的黑色標識顯示它于2022年9月生産,背後文字顯示商品的保質期為9個月,以記者走訪當天(5月29日)計算,這份豆腐零食還有幾天就要過期了。除此之外,記者也發現,貨架上還存在不少一到兩個月就會過期的糖果等零食。
小包裝的過期臨期食品,在學校周邊的小店內並不鮮見,無生産日期、無品質合格證、無生産廠家的“三五”産品也並未銷聲匿跡:5月30日,潮新聞聯盟記者走訪了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區路北街道中心小學周邊,在銀安街上的小賣部內,發現了三無産品的蹤跡。
學生們正在專心地選購辣條、代可可脂巧克力、汽水等零食,記者在小店內轉悠了幾圈,高6層的貨架上擺放著大量食品,部分産品,會直接擺放在地上。其中,一些零食食品外包裝已經滲出紅油,擺放在角落裏的食品上落滿了灰塵。
記者隨意拿取一些零食,查看産品包裝,發現食品廠名、廠址、配料表、産品標準、生産日期、保質期、保存條件等標簽標識,發現內容缺失不全,有些標注內容印刷字體模糊,甚至無法僅憑肉眼辨識。
在路北街道中心小學附近的另一家小店內,地面上的紙盒內,擺放著許多外形類似食品的玩具,如“菠粒心棒冰”“山楂茶”等玩具,內部裝有飲料模型等微型玩具,但細細查看,包裝上除了一個“QS”標誌外,無任何生産廠家和品質認證資訊,亦無相關産品授權資訊。
5月31日,潮新聞記者在杭州市濱江區官河公寓旁西興小學附近的一家面向學生的小店內,發現了名為巴拉拉渲染起泡膠的産品,記者四處查看,未看到生産日期、品質合格證、生産廠家等資訊,除了名字,這款起泡膠包裝上無任何資訊透露。
小零食添加劑一長串
辣條是食品添加劑“重災區”
5月31日,當潮新聞記者來到濱江區西興小學旁的另一家小店內,店內售賣小玩具,小零食,小文具,門口的零食筐裏標注著“五毛區”、“一元區”、“一元五毛區”。不同價格對應著不同包裝口味的零食,記者發現,五毛區、一元區中,辣條、乾脆面、膨化食品集中。
隨意拿取一個名為小辣棒的辣條産品,可以清楚地看到配料中一長串的食品添加劑,食品添加劑(谷氨酸鈉、單、雙甘油脂肪酸酯、丙三醇……)記者數了一下,添加劑多達9種。再選一種辣條,名為kk星的辣條,添加劑達到近20種,其中包含紅曲紅、紅曲黃色素、抗壞血酸、D—異抗壞血酸鈉、梔子黃等等。
幾乎每包辣條背後,都會標注添加劑,後面是一長串的劑量名稱。
辣條是學校附近小店熱愛售賣的零食。據了解,辣條一般採用油浸或油炸的方式加工以增強口感,而為了讓辣條看起來更誘人,食品添加劑必不可少。這樣製作的辣條,在消費市場中一直被認為是“垃圾食品”,高鹽高油,還曾多次被檢出食品安全問題。
那麼,非辣條類,情況是否好轉?記者隨機拿取了一個名為脆皮甜筒的甜品類小零食,包裝後方仍出現了食品添加劑,谷氨酸鈉、特丁基對苯二酚等8種添加劑。乾脆面的添加劑相對少一點,但是也有兩三種。
在浙江麗水龍泉,潮新聞記者幫聯盟記者也在走訪中發現,價格低廉的辣條、各式各樣的廉價休閒食品充斥著學生課餘時光,這些“五毛食品”因其價格低廉,口感辛辣刺激,色澤艷麗,受到兒童和青少年的青睞。在龍泉市東升小學附近的一家超市內,擠滿了前來挑選辣條的學生,一名學生更是一次性購買了5袋辣條。在江南小學附近,傍晚一放學,孩子們就跑到學校對面的超市,選購心儀的五毛或者一塊的零食。
記者發現,大部分辣條的生産地多為湖南、河南,雖然都標注了生産廠家,生産日期和保質期,但産品包裝大多粗陋,有的辣條包裝封口處還殘留了辣椒油漬,牛肉棒和小豆筋的食品添加劑都超過了15種。
在記者購買的幾份辣條中,查詢其生産商家,有幾家確實在前幾年存在一些産品抽檢不合格的問題。
2022年10月1日,《調味面製品》行業標準(QB/T 5729-2022)實施,標準對調味面製品的定義、原料要求、污染物限量等做了明確規定,並要求辣條生産應減鹽、減油。但因為加工過程等眾多環節的安全隱患,辣條對於小朋友來説,安全隱患還是遠超出其營養價值本身。
小店驚現炸包等危險玩具
不良兒童玩具風險何其多
食品安全已經令人心驚,炸包等央視點名的“危險玩具”竟然也隱藏在學校周邊的文具店內。
今年3月19日,新華社官微微信引用“央視財經”的報道,以“短時間內或可致命,這種網紅玩具可能産生‘急性劇毒’”為題,提醒中小學周邊文具店可能出售的“炸包”玩具,存在巨大的危險。
“炸包”玩具的外形酷似速食麵中的調味包,在“炸包”內,隱藏著一個小塑膠袋,用手捏破後,“炸包”會在三秒內迅速膨脹,産生爆炸效果。塑膠袋裏的包透明液體PH值為1,屬於強酸。捏破塑膠袋後會和粉末産生酸鹼反應,形成炸彈爆炸效果。由於“炸包”玩具中的液體強酸和固體鹼很難以完全融合,因此炸包爆炸後還會殘留一些強酸,在爆炸中飛濺出來。而強酸是有腐蝕性的,如果濺到孩子的身上或眼睛裏,後果不堪設想。
潮新聞記者在濱江區西興小學旁的小店內,試探性詢問是否有炸包玩具,店主立即從背後拿出一排炸包玩具,“你是聽別人説我這裡有的嗎?五毛錢兩個,你要幾個呀?”記者觀察到,店主手裏所拿著的炸包玩具已經售賣了一些,餘下七八個,當記者買完炸包之後,店主又將炸包板放回了身後,藏了起來。
在杭州市上城區濮家井路上,潮新聞記者在濮家小學附近的小店中看到“抱抱奶”,模樣很像是飲品,但這是一款軟泥類玩具。記者留意到在貨架上,放著不少“水晶泥”“假水”等軟泥類産品。
一款名為“蛋仔派對潮品抱抱奶”的産品上,沒有任何關於産品的其他説明,包括産品名稱、生産廠家、執行標準、材質主要成分等關鍵資訊,也並未標明警示語標誌、適用年齡等。
近幾年,“水晶泥”等軟泥玩具因為其顏色絢麗、可玩性高等特性頗受兒童喜愛,但是相關的案件也時有發生。主要原因是像“水晶泥”“假水”等此類産品,為了增加其可塑性,其中很有可能添加硼砂。而硼砂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性極大,硼砂的成人中毒劑量為1——3克,致死劑量為15——20克,而兒童的致死量僅為5克。
記者在貨架上發現了一款名叫“泡大豆”的玩具産品。什麼是“泡大豆”?記者了解後發現,這種玩具也被稱為“海洋寶寶”或“水寶寶”,放在水裏就慢慢膨脹、變大。
記者購買的這款産品上,既沒有産品名、生産廠家、主要成分等資訊,也沒有任何警示標語。這種色彩鮮艷具有彈性的小球很容易被兒童誤以為是糖果而誤食,此前,因為誤食而造成的案件已經發生了不少。日本于2023年5月16日通過了《消費生活用産品安全法施行令的部分修訂案》,法規生效後,像“海洋寶寶”這類吸水樹脂製成的吸水性玩具將禁止上市銷售。除了誤食風險,“海洋寶寶”這類玩具可能含有丙烯晴或丙烯酸酯,此二者皆有一定毒性,也不利於孩子的健康。
記者走訪種種發現,仍顯示學校周邊小店內兒童食品玩具安全隱患不容忽視。後續,潮新聞記者幫聯盟將對接浙江省內各市區縣監管部門,持續聚焦兒童身心安全,如果你有相關資訊,也歡迎爆料給我們。
來源:潮新聞 | 撰稿:章然 梁亮 周娜 周彩萍 曾智鴻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