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如何為外賣小哥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撐起服務“保障傘”?政協委員來建言
發佈時間 | 2023-04-15 09:07:38    

   近年來,隨著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的快速發展,以網約車駕駛員、外賣小哥、快遞小哥等為代表的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數量大幅增長。從勞動關係、勞動時長到勞動強度,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有了更多的選擇,但也同時面臨著勞動關係不清晰、社保制度難落實、休息時間無法保證等權益保障難題。

  如何讓這一群體樂業安心?4月14日,浙江省政協舉辦民生協商論壇,聚焦“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主題開展協商建言。論壇採取現場和遠端互動、線上和線下同步的方式進行,設有省政協主會場和杭州市政協、湖州市政協分會場,通過遠端視頻連線進行協商交流。

  浙江線上記者了解到,為助力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今年以來,省政協有關負責人及調研組先後前往杭州、嘉興等地開展調研,並在本次論壇上介紹了調研情況。據悉,在權益保障方面,當前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領域還存在著法律保障不夠完善、權益覆蓋不夠全面、合力形成不夠到位等困難,如從業人員的社保參保路徑不夠順暢、休息時間得不到保障、職業晉陞渠道不暢等等。會上,圍繞立法明晰勞動關係、建立新型工傷保險體系、提高公共服務質效等角度,委員們和新就業群體代表踴躍發言,討論氛圍熱烈。

  在省政協委員、省知聯會副會長、省律師協會專職副會長陳三聯看來,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就業市場出現的新情況,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至今尚無標準的法律定義,因其用工游離在正規勞動關係和勞動法律框架之外,存在著勞動者權益保障不能完全適用勞動法等痛點。對此,陳三聯提出可通過推動勞動基準法的立法工作,把所有從事社會化勞動的勞動者通過分層分類悉數納入法律的調整範圍,為勞動者權益保障提供法律支撐。此外,通過探索“1+X”的保障體系,“1”即工傷保險,“X”即工傷補充保險、慈善救助、醫療互助等,化解從業人員職業風險高的難題。

  除了基本的權益保障外,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就業環境也受到了關注。“這兩年政府加強外賣行業管理後帶來很多改變,我們都能夠實際感受得到,我想借這個機會,提幾點小建議。”受邀參與協商建言的新就業群體代表曹春傑説。這是他成為外賣騎手的第3年,穿梭在大街小巷為生計忙碌的同時,曹春傑希望騎手這一行業能在職業成長上得到更多的幫助,如有相應的職業等級證書。“還希望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公共福利,如設置公共休息點、充電的地方等,讓我們在工作間隙有個可以休息的場所。”曹春傑説。

  以曹春傑為代表,這些從業人員的需求正在被看見。論壇上,多位委員就提高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公共服務質效建言。針對勞動者服務設施友好度不足等問題,省政協委員、浙江團省委志工權益部副部長金珍珍認為,可以提升普惠化公共服務便利度,統籌規劃建設零工驛站、勞動者驛站、職工之家等服務網點,及時為勞動者提供工餘臨時休息等便利,幫助解決停車、充電、飲水、如廁等難題,保障其平等獲取公共服務的權利。同時推動公共文體設施向勞動者免費或低收費開放,關注勞動者的職業成長需求。

  杭州市政協委員、市總工會政策研究室主任魏萍同樣提出,可通過加快建設愛心驛家、勞動者驛站等服務網點,解決新業態從業人員平等獲取公共服務的權利,同時完善就業培訓制度,加強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培訓,提升職業能力。

  “近年來,我省最大限度組織新業態形態勞動者加入工會,目前已建新業態基層工會累計5871家,發展會員累計98.9萬人。”會上,省政協委員、省總工會女職工部部長姚曉艷分享了一組數據。她建議,加強新就業群體服務保障工作,還需進一步推進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建會入會工作、暢通入會途徑,以便及時排查摸清從業者的需求,發揮平臺整合共用作用,不斷提升服務的覆蓋面和有效性。

  現場,委員和新就業群體代表的發言也得到了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的互動回應。

來源:浙江線上    | 撰稿:陳雷    | 責編:吳雨霏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