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全國政協委員張恩迪:建議將中小學生睡眠品質評測納入管理考核
發佈時間 | 2023-03-13 09:05:11    

  “我國中小學生睡眠品質現狀堪憂,建議採取將中小學生睡眠品質評測,納入各級教委和中小學校管理考核的範疇。”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中央常務副主席張恩迪在兩會提案中表示。

  15%的兒童存在日間嗜睡問題,睡眠障礙的疾病診治存在不足

  中國睡眠協會發佈的《2022中國國民健康睡眠白皮書》顯示,小學、初中、高中學生平均睡眠時長為7.65/7.48/6.5小時,距離健康中國2030目標10/9/8小時仍有顯著差距。張恩迪認為,中小學生睡眠品質不足,對青少年身心健康將産生一系列負面影響。政策制定部門、家長、老師對於睡眠障礙的改善方法,目前普遍仍停留在“多睡”,實際上,一些睡眠問題應從疾病角度加以重視。

  調查顯示,我國有15%的兒童存在日間嗜睡問題,其中罹患肥胖、哮喘、焦慮和抑鬱等疾病比例較高,並伴有夜間入睡困難、睡眠品質差的問題。睡眠維持障礙與注意力不集中和學習自覺性差相關,由此造成學業成績不佳,甚至導致社交受挫。長期的睡眠問題對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人格發展都有負面影響。

  此外,常見的睡眠問題還有失眠、睡眠時相延遲障礙、過度睡眠等。例如,一些較常見於青少年的睡眠疾病如發作性睡病,表現為難以抗拒的日間過度嗜睡、猝倒、“入睡前幻覺”和入睡後的“睡眠癱瘓”。根據2022北大《中國發作性睡病患者疾病經濟負擔與生命品質研究》,超過三分之一的患者每月猝倒超過30次,猝倒極易導致意外事故的發生,帶來傷殘甚至死亡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睡眠障礙相關疾病誤診漏診較多,治療藥物也相對匱乏。以發作性睡病為例,我國超過一半的發作性睡病患者存在誤診經歷,通常被誤診為精神疾病或者心理障礙。此外,目前在我國尚無針對發作性睡病的獲批藥物,臨床中僅有部分一類精神麻醉管制藥物被超適應症用於該病治療,且處方管理嚴格,患者獲取藥品極不方便。

  建議落實定期睡眠品質監測,鼓勵成立睡眠醫學中心

  “睡眠問題的界定需要教師、校醫和家長具備一定的睡眠疾病常識,需要專業醫療機構匹配相應的專科診療能力,對患者進行及時、正確、有效的診治。”張恩迪建議,一方面,要加強和落實定期睡眠品質監測,將中小學生睡眠品質評測完成率納入各級教委和中小學校管理考核範疇,參考國際DSM-V等指南設計睡眠問題篩查問卷,落實定期評測,科學化管理。

  另一方面,需重視公立醫療機構睡眠學科能力建設。加強和完善各大三甲醫院睡眠中心、睡眠門診的設施投入和能力考核,提升相關疾病的診療能力。鼓勵成立睡眠醫學中心,開設睡眠障礙門診,成立睡眠專科學會,多導睡眠監測等臨床診斷金標準的普及等。

  此外,張恩迪建議專項資金投入,以專業衛生醫療機構(如醫學睡眠中心)作為指導單位,通過自測量表等自查工具,由具有醫學資質的慈善組織進行具體實施,以區縣為單位對中小學生實行睡眠問題篩查。篩查陽性的學生,送至專業醫學睡眠中心進一步診斷,確診的患者做好治療和康復指導。

  從政策保障方面,張恩迪還建議對睡眠相關領域的新藥研發和引進給予科研補貼、註冊審評加速、醫保準入等方面的政策扶持。 

來源:健康時報    | 撰稿: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