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優秀的議案建議是如何寫就的?一位盡責的代表該有怎樣的擔當作為?1月11日下午,浙江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預備會議後,代表優秀議案建議表彰暨履職經驗交流大會召開,《關於制定<浙江省科學技術普及條例>的議案》等4件代表優秀議案、12件代表優秀建議受到表彰。溫州代表團的朱立科代表、紹興代表團的邢遵勝代表、金華代表團的方青代表,現場分享了自己的履職故事。聆聽他們的講述,這兩個問題的答案也逐漸清晰——“來自人民、植根人民”。
朱立科代表講述履職故事。屠軼欽 攝
“10年代表履職路,我始終與‘農’字結緣。”第一個站上發言席的朱立科代表,來自一家農業企業。“我特別關注農業政策和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農業發展舉措,特別注意收集、學習、研究涉農涉企政策。”他分享的兩個“特別”,是他履職的信心所在。
通過走訪調研,他發現農村秋收季節稻草焚燒現象嚴重,是困擾農民和鄉鎮政府的“頭疼事”;與農村青年促膝長談,意識到青年人才是鄉村振興的“關鍵事”。履職以來,朱立科代表先後提出30多件建議,其中不少問題得到了重視和解決——浙江建立秸稈露天禁燒長效機制,形成秸稈多元化、産業化利用新格局;全省開展“兩進兩回”,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朱立科代表的講述,讓不少新代表對履職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紮根基層,融入群眾,建議才能切中關鍵。方青代表分享的經歷,則為代表們提供了另一種“履職範式”——讓群眾找得到自己。
方青代表講述履職故事。屠軼欽 攝
方青代表説,剛開始當代表時,她便借用農村逢年過節“瓜子花生一杯茶,説説煩惱嘮嘮娃”的方式,自辦“方言方語”茶話會。後來,人大創新搭建代表聯繫群眾渠道,茶話會升格為代表接待室,她每週都會去值班,“定期、定人、定主題,和群眾有了更多的交流溝通,也聽到了許多真實的聲音。”現在,浙江創新“基層單元”數字化代表聯絡站,群眾掃一掃二維碼就能隨時找到她。
這次省兩會,她帶來的《關於治理“雙減”後隱形負擔反彈現象的建議》,就是從基層單元的民意反映平台中了解後調研形成的。“聯繫群眾密切再密切,梳理民意聚焦再聚焦,這就是我的‘履職密碼’。”方青代表説。
邢遵勝代表講述履職故事。屠軼欽 攝
邢遵勝代表的分享,則讓更多人看到了人大代表與群眾間的血脈相連。他曾赴卡達工作,負責世界盃主體育場“大金碗”建設,“很多技工師傅知道我是一名人大代表,都喜歡找我反映問題。”邢遵勝代表把代表聯絡點建在了異國他鄉的土地上。
一來一往中,家鄉發展的金點子、子女教育的老難題、成人學習提升的窘境等,都成為他履職的“源頭活水”。比如他領銜提出《關於在浙江省推行裝配式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與認證的建議》,得到省住建廳採納。不久後,全省組織認定了53家合格培訓機構,為建築業農民工向技術工人轉型提供了通道。
臺上,發言者真情流露;台下,傾聽者沉浸其中,現場不時響起熱烈掌聲。隨後現場播放的《在“浙裏”踐行民主》專題片,講述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浙江的生動實踐,為代表履職更添了信心。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王璐怡 蔣欣如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