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持續推進特色小鎮高品質發展的指導意見》,持續擦亮特色小鎮金名片,著力打造特色小鎮升級版。
《意見》提出,到2025年,浙江要完成這些要求:
全省命名小鎮總數達到100個左右,基本形成以小空間落實大戰略、承載大項目、孕育大科技、試點大改革的特色小鎮梯隊;
特色小鎮總産出突破2.5萬億元,稅收收入突破1500億元,完成有效投資(不含商品住宅和商業綜合體項目)1500億元左右;
高新技術企業達到4000家以上,上市企業達到500家以上,年成功孵化企業3000家以上;
命名小鎮特色産業産出佔比和創建小鎮特色産業投資佔比均達到70%以上。
高品質發展特色小鎮,浙江接下來要完成哪些重點任務?
突出創新生態構建和實體經濟競爭力提升,推動特色小鎮産業升級。
建設科技創新基地。實施“尖峰”“尖兵”“領雁”“領航”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計劃。推動研究型高校、研發機構與特色小鎮開展緊密協作。
完善雙創生態系統。打造提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小微企業園等平臺,實現特色小鎮全覆蓋。
推動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數字産業集群。著力推動企業實施“産業大腦”、工業網際網路等産業數字化改造。
提升特色産業高品質發展水準。推動傳統産業高端化、數字化、綠色化發展,培育高成長性“新星”産業和未來産業,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製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打造有行業競爭力的企業梯隊。
突出以人為核心和對外輻射帶動,推動特色小鎮功能升級。
推動特色小鎮功能從提供生産生活基本服務向滿足品質化多樣化的生活需求升級。進一步加大教育、醫療、托育、體育健身、文化藝術、娛樂休憩等服務供給力度。激發多元主體參與治理,打造現代生活社區樣板。
推動特色小鎮客廳從提供展示導覽服務向建設現代産業社區和對外交流窗口升級。植入企業一站式服務中心等服務場景。鼓勵有條件的特色小鎮利用客廳舉辦産業推介、技能培訓、文化交流、研學旅行等産業文化活動。
推動特色小鎮從服務本地向對外輻射帶動升級。總結推廣“研發設計+製造”“金融+實體”“發達地區小鎮+山區26縣小鎮”等合作模式,探索縮小特色小鎮與周邊地區之間、不同類型特色小鎮之間、不同區域特色小鎮之間發展差距的有效路徑。
突出綠色生態和文化識別,推動特色小鎮形態升級。
推動特色小鎮綠色低碳發展。深化特色小鎮畝均效益領跑者行動,提高特色小鎮資源能源利用水準。
提升整體風貌和形態辨識度。在保留部分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原有格局基礎上,構築彰顯産業特色和地域特徵的建築風貌。推進多維度全域增綠,建設“口袋公園”及小微綠地,綠化覆蓋率原則上不低於30%。
強化特色文化軟實力建設。依託産業文化與地域文化特徵,打造獨具辨識度的特色小鎮IP。
數字經濟特色小鎮要積極推動數字文化産業發展和文化資源數字孿生;
高端裝備製造特色小鎮要展現製造文化、工匠文化;
歷史經典特色小鎮要注重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環保、健康、時尚、金融、旅遊等其他特色小鎮要加強對特色文化的繼承和弘揚。
突出數字變革和先行先試,推動特色小鎮體制機制升級。
創新推動治理數字化。推動改革先行先試。支援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等各項創新舉措在特色小鎮率先落地。鼓勵土地複合開發利用、軌道交通場站綜合開發、商業用地帶方案出讓、産業用地“限地價、競績效”出讓、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QDLP)、事業單位科研人員離崗創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創新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等改革舉措在特色小鎮先行先試。
《意見》明確,建立優化工作和評價機制。包括建立命名小鎮星級管理制度,開展最佳實踐系列評選活動,按照定期清理、動態調整的原則,建立特色小鎮清單管理機制等。
高標準嚴要求開展驗收命名,對創建已滿5年而未命名的進行評估,評估等級為中低風險的經批准可適當延長創建期限;評估等級為高風險或延長期限到期後仍未命名的終止創建。滾動編制命名小鎮三年行動計劃,強化命名後的指導服務和規範管理,建立命名小鎮淘汰機制。
強化底線約束,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嚴控特色小鎮房地産化傾向。
《意見》還提出,推動中央預算內資金、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向符合條件的項目傾斜;在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和城鎮開發邊界劃定中充分考慮特色小鎮用地需求,相關獎勵指標優先用於內部項目建設;優先支援符合條件的項目列入省重大産業項目和省重點建設項目清單;命名小鎮可根據實際需求調整四至範圍,原則上不超過5平方公里等強化政策保障舉措。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辛文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