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的天空下,大片紅土暴露在空氣中。這些看似鬆軟的土地上,均勻分佈著一個個規格統一的考古探方。
其中一個探方,除了在裏面進行發掘的工作人員外,旁邊一群探頭探腦、充滿好奇的學生尤為顯眼。這是安吉縣上白塘遺址的考古發掘現場,浙大城市學院考古學系和考古特色班的近50名同學在這裡用雙手觸摸紅土,把課堂上的知識化為實踐;當天在天子湖畔,他們自己動手打制石器,田野考古的樂趣在石片、石核、石葉裏不斷翻滾涌現……這個小小的舊石器考古實踐課堂,是考古人才培養過程中不可缺失的環節。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考古工作正是展示和構建中華民族歷史、中華文明瑰寶的重要一環。作為浙江省第一個考古學本科專業,浙大城市學院考古學系在今年9月迎來首批新生。短短兩個多月,他們已迅速進入“考古人”的狀態。
“剛開始,同學們會問我課外應該閱讀哪些入門書籍。現在,他們會就一個專業問題來向我請教討論。”浙大城市學院考古學系副教授、新生班主任沃浩偉説。
推開浙大城市學院考古學系的大門,“百年百大考古發現”8個氣派大字撲面而來。走廊內,週口店遺址、襄汾丁村遺址、浦江上山遺址……這些曾在國內外産生重大影響的考古發現被陳列上墻,靜靜講述著中華文明的悠久與燦爛。
考古學系的建立,是新時代的需求。
浙江大地上,歷史與文明的痕跡星羅棋佈。余杭良渚、嘉興馬家浜、余姚河姆渡、蕭山跨湖橋……浙江的考古事業也蓬勃發展,碩果纍纍。但是,人才一直是發展的缺口。
按照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操作規程》計算,浙江專業人員缺口約是現有人員的6倍。目前,浙江從事考古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不超過200人,具有考古發掘領隊資格的僅有68人,遠遠不能滿足成倍增長的考古項目需求。
“現在浙江的考古學家,大都不是本土培養。”沃浩偉説,不同地域、不同年代的歷史遺存間存在較大的差別,有時新石器時代與夏商周時代的考古專家之間,也有“隔行如隔山”之感,更遑論南北方的歷史遺存差異。
建立一個能夠紮根本土、服務浙江的考古學系尤為重要。2021年4月,來自浙江省文物局、北京大學、浙江大學、西北大學、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多家單位的考古學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對浙大城市學院增設考古學專業的申請進行評議。大家一致認為,浙大城市學院已具備創辦考古學本科專業的條件。
同年8月,浙大城市學院與浙江省文物局共建的考古學系成立,由著名考古學家杜正賢教授領銜。在此基礎上成立的考古學專業也是浙江首個考古學本科專業。
窗外的校園生機勃勃。杜正賢説:“考古學系從無到有,包含許多人的心血,沒有一點勇氣與魄力,沒有一點面向未來的思維,是辦不成的。”
要辦好考古學系,首先要在優質教師資源上下功夫。考古學系引進了18名專業授課教師。杜正賢還利用自己在考古界的人脈,邀請到各研究領域的頂級專家為學生授課。比如舊石器考古學課,就由“舊石器考古第一人”、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高星講授部分課程。每週五下午,省內知名專家學者也會受邀來考古學系給新生做講座。
“最重要的是讓同學們領略到頂級專家的風采,耳濡目染,讓年輕老師也在課堂中學習。”沃浩偉表示。除此之外,考古學系有6位教師具有考古發掘領隊資質。到大三上學期,學生還會在他們的帶領下,進行長達1個學期的野外實習。
“考古專業最重要的就是田野實踐,我們要培養能實操、能滿足實際需求的人才。”沃浩偉邊説邊推開了學院考古庫房的大門。只見在貨架上整齊陳列著手鏟、探鏟、水準儀、色卡、卷尺等工具,他拿起一把小手鏟説:“不管多麼龐大的遺址,都是用這把小鏟一點點挖出來的。”
考古,要耐得住寂寞。沃浩偉坦言,招生前,老師們心裏非常忐忑,被視為冷門的考古學專業究竟能不能招到學生?沒想到,不僅招夠了30名學生,而且幾乎都是第一志願。平均596.2分的高考分數,也讓考古學專業成為浙大城市學院所有專業中,錄取平均分僅次於臨床醫學的第二高分專業。
沃浩偉成為這批孩子的班主任,做起平時在科研工作中可能永遠不會做的事情:加每一個人的微信,關心照料他們的學習與生活,促膝長談,解答他們大大小小的疑惑……兩個多月的朝夕相處中,他發現,這些孩子恰似杜正賢教授在9月前期待的模樣:優秀的學生,擁有一顆對未知古代文明強烈的探索之心。
穿過學院的文物考古實驗室、數字考古與世界遺産實驗室,我們的步伐最終停留在寬敞、明亮的教室。沃浩偉在光能教學板上隨意涂畫著,説出了對學生們的新期待:“希望他們掌握更高的學識,在這片領域走得更遠。”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李嬌儼 通訊員 徐婧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