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浙江啟動學生心理危機識別與干預專項提升工程
發佈時間 | 2022-11-14 08:34:03    

   記者7日從省教育廳獲悉,浙江日前啟動實施學生心理危機識別與干預專項提升工程,通過建設各設區市學生心理診療與研究分中心、加強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技能培訓等舉措,為我省大中小學生心理健康進一步保駕護航。

  各個綜合醫院就有精神科,為何要為學生成立專門的心理診療中心與分中心?

  專項提升工程負責人之一、省教科院副院長龐紅衛説,在中小學生心理危機常規干預中,學校察覺學生有心理異常,除了告知家長,幾乎沒有其他處置辦法。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和省心理衛生協會一直在探尋破解之道。2019年10月10日,為探索融合醫學與教育資源的“醫教結合”心理診斷與治療模式,我省在國內率先成立省級學生心理診療與研究中心。次年又在省內設立了首批36家“醫教結合”試點學校。這正是本次專項提升工程啟動的基礎。

  在省學生心理診療與研究中心主任裴雙義看來,該中心在這幾年實踐中,主要起到了為學生心理診療打通“綠色通道”的作用。通過“醫教結合”的心理診斷與治療的探索,學校和醫院實現有效雙向交流——學校可以直接聯繫該中心,上報心理異常學生的情況,在專業心理醫生指導下進行心理干預或及時轉介。心理醫生能及時與學校溝通,了解學生心理現狀,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診斷與治療。

  “我們也會通過這些就診學生,研究全省學生心理健康現狀與特點,並定期與教育系統專家對接最新研究進展,為教育部門調整校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相關決策提供參考。”裴雙義説。

  作為首批36家“醫教結合”試點學校之一,北京師範大學南湖附屬學校的心理專職教師湯林燕用“便捷高效、資源豐富”來總結該校三年工作。“有時學生發病很急,處置不當可能會讓學生處於危險境地。好在中心心理醫生會第一時間進行線上遠端診斷,及時給予應急緩解方案。”湯林燕説,平常中心心理醫生還會來學校做個案督導,幫助心理教師的專業成長。

  在“醫教結合”模式下迅速成長的湯林燕,如今也已成為南湖區小有名氣的學生心理干預專家,經常通過講座、心理諮詢等方式,幫助其他學校實施中小學生心理危機干預。

  “醫教結合”模式的探索還不僅於此——在省學生心理診療與研究中心住院部,正對護士站的是配備了多張書桌椅的學習區域,放置了課本、象棋、桌遊等。教育部門還為住院學生開通了專門的網課賬號,有餘力的學生可以在病區線上學習。“我們這個病區只有學生,同齡人有共同話題和興趣愛好。大家不光在這裡學習,有的還會拿出各自在練習的樂器,開場小型音樂會。”住院部護士長方琳琪説,輕鬆愉快的氛圍也有助於孩子們更快康復。

  3年來,來自全省各地以及周邊省份、被心理問題所困擾的孩子,在這裡逐漸找回笑容。在記者採訪中,就有帶上小學五年級的兒子來復診的爸爸感慨,一年前自己都不敢想,因為心理問題而不得不休學的兒子,還能開心地重返校園。

  “雖然省學生心理診療與研究中心的探索收效明顯,但單個中心的力量有限,省內類似這樣專門針對青少年群體開展心理危機干預的機構數量仍較少。”龐紅衛説,專項提升工程正是在系統總結“醫教結合”模式經驗後,嘗試深入推廣的一種路徑。

  在此次專項提升工程的規劃藍圖裏,以三年為期,教育部門與醫療衛生部門有效聯動、協作,且能輻射全省的中小學生心理診療與康復網將基本搭建完成。“我們期待能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構築起防護屏障的同時,讓更多陽光灑入青少年心間。”龐紅衛説。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紀馭亞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