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潮涌春江匯英才 群賢畢至興桐廬
發佈時間 | 2022-11-09 09:53:26    

   梧桐枝繁鳳來棲,百舸爭流千帆競。

  近年來,在“聚人興城”戰略指引下,浙江桐廬縣積極做好“以人興城”“以城惠人”文章,引才效應不斷彰顯、助才政策更加完善、惠才服務持續優化、留才環境全面提升……春江大地正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廣聚天下英才,不斷奏響時代發展最強音。

  人才是民族復興的根脈,是城市發展的動能。

  今年以來,桐廬縣大力招引産業發展急需人才、社會事業緊缺人才,做大人才基本盤。啟動新春“百企千崗萬人”就業直通車,組織“雲上線下”招聘會、“聚人興城,招才引智”産業人才專場招聘會等130場,動員1210家企業發佈崗位2.3萬餘個,實現就業9677人。

  打造共同富裕示範區縣域標桿,核心在於“聚人興城”。

  近年來,桐廬縣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人民所需所盼,完善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打響“君山引鳳·才聚春江”品牌,培養引進更多高層次人才、高素質人口,為高品質發展、高品質生活提供強大智力支撐。

  橫村鎮鳳聯村的高山水蜜桃個大味甜,卻因缺少品牌助力和規範包裝,多年來一直打不開銷路,“養在深閨無人識”。村中鄉賢巫旭亮在看到家鄉農産品銷路受阻後,返鄉創業,成立桐廬鳳聯綠農農業專業合作社,依託圓通速遞供應鏈及抖音、微信、超市等線上線下各類平臺,打通了本地水蜜桃、葡萄、山西瓜、筍等農副産品的銷售路徑,促進村集體和村民雙增收。

  鄉賢賦能、快遞助力並不僅僅是鳳聯村高山水蜜桃的特殊待遇,在鍾山,蜜梨、藍莓豐收的季節,同樣通過鄉賢與快遞的雙重助力,將優質農産品銷往全國。

  而在江南鎮深澳百匠村,百名匠人集聚,以“未來鄉村”創建為驅動,創新別具一格的“創業鄉村”模式,吸引外鄉人,留住家鄉人。“鄉村要振興,關鍵是要有人氣,要有年輕人。”百匠村主理人宋凱如是説。

  “人”是主心骨,“才”聚事業興。

  近年來,桐廬縣積極夯實人力資源基礎,科學制定人口增長十年規劃和人才引育五年行動計劃。開展企業家素質提升工程,加強新生代企業家培養。實施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和高素質青年人才雙倍增行動。打造創客平臺,健全青年人才留桐融桐促進機制,加強“三位一體”安居保障。實施“桐廬工匠”“百名農創客”“千名農村實用人才”培育。開展新時代桐廬工匠培育工程。加大“土專家”“田秀才”培育力度,推進鄉村人才振興,深入推進“兩進兩回”行動,支援青年和鄉賢回鄉創業興業,加快打造人才“蓄水池”。

  同時,積極用好本土兩個院校資源,深化與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的合作,優化大學生留桐融桐政策,加強校企校地對接,吸引優秀大學生留桐就業創業。利用杭州技師學院資源,持續發揚世界技能大賽冠軍搖籃優勢,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引導縣內企業加強訂單班合作,為産業發展輸送更多新鮮血液。

  正如在桐就學創業已有8年的杭商院畢業生舒可所言:“桐廬除了擁有良好的營商環境,還有較好的大學生就業創業政策,這是我毅然留桐創業的主要原因。相信我的夢想會在這片熱土上實現!”

  其言錚錚、其情殷殷。每一年的畢業季,春江大地總是涌動著無限的夢想與希望。

  在2022“青春潮創 杭向未來”大學生雲聘會上,桐廬縣拋出3500余個事業、國企、社工、企業、實習等崗位的橄欖枝,最終達成就業581人。

  今年杭州技師學院留桐就業人數達123人,創歷年就業人數的新高。

  積極建設青年友好型城市,出臺美好人居八大政策,引入學軍中學、市第一人民醫院等優質資源;健全人才留桐融桐促進機制,建立人才、院校、企業、政府等四方人才導入合作機制,放大“聚人興城”效應。今年以來,我縣共新引進35歲以下青年人才5014人,創歷年新高。

  “得益於近年來桐廬出臺的《桐廬縣大學生創業創新若干政策》《桐廬縣大學生創業創新項目資助實施細則》等所有人才政策,讓不少學生看到了留桐就業的前景。”杭州技師學院黨委委員、學生處主任張森表示,未來桐廬的産業發展能級更強、發展前景更廣,更能為同學們的創業就業提供廣闊舞臺。

  濟濟多士,乃成大業;人才蔚起,國運方興。

  城市的核心是人,著力打造近悅遠來的良好人才環境,營造拴心留人生態,激活人才的“一池春水”,這是桐廬聚人興城的著力點,更是發力點。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通訊員 李雯 何小華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