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6日,是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五週年,也是第五個“杭州良渚日”。當天,中國的良渚古城與西班牙的托萊多古城在余杭良渚進行“對話”——中西嘉賓圍繞遺産保護的創新與未來、遺産保護與城市發展等領域展開探討。申遺成功五年來,良渚遺址持續開展“良渚與世界”系列對話活動,推進良渚文化“走出去”,提升文明聖地的國際辨識度和世界影響力。
良渚古城和托萊多古城均為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的世界文化遺産:良渚遺址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托萊多古城則有“西班牙城市之光”的美譽。參加此次“對話”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東亞地區代表夏澤翰説,前一天對良渚遺址的參訪讓他深受啟發。“我們希望和良渚、和杭州進行更多的文明對話,促進中西文化更好交流交融。”
保護好是“走出去”的前提。良渚遺址是地處中國南方潮濕環境的土遺址,且具有散點分佈特點,保護管理難度大。五年來,良渚遺址不斷完善“人防+物防+科技防+制度防”的多維立體安防體系,守護好文明聖地。
潮濕環境下的土遺址保護是世界性難題。從2021年起,良渚遺址管理區與敦煌研究院、浙江大學等聯合攻堅。面對世界性難題,良渚已有初步“解題”思路:首次提出綜合環境控制法的保護新理念,研發了老虎嶺遺址封閉環境高濕保護技術和南城墻遺址半開放環境乾燥保護技術。
國際知名考古學家、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印度國家委員會主席莉瑪·胡賈前幾天來良渚遺址考察時就驚訝于這些保護技術。她説,開展老虎嶺遺址、南城墻遺址等十分科學、先進的保護項目,在國際上具有廣泛的推廣和示範價值。好消息是良渚遺址潮濕環境土遺址保護實驗室即將啟用,在為良渚遺址保護提供更豐富研究支撐的同時,也將為全國、全球的潮濕環境土遺址保護提供“良渚經驗”。
不同文明之間平等交流、互學互鑒,能為人類實現共同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指引。良渚遺址管理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申遺成功以來,良渚遺址加快推進良渚文化國際傳播行動,加強文明交流互鑒。此前,通過“請進來”,良渚古城已先後“對話”英國倫敦巨石陣、希臘雅典衛城等世界文化遺産。
2023年首屆“良渚論壇”的成功舉辦,讓良渚遺址深化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文明對話有了國家級平臺:91個國家和地區的政要、藝術家、青年漢學家以及絲綢之路六大聯盟代表來到良渚,首個關於踐行全球文明倡議的中外聯合聲明在良渚簽署……
“文化不僅僅是可持續發展的一個目標,而應該被看作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對未來可持續發展目標能産生積極效果。”西班牙文化遺産和美術局副局長、西班牙文化遺産研究所副所長蘇珊娜·阿爾卡爾德·埃米耶瓦在此次“對話”中分享她的感悟。
良渚遺址也在加快“走出去”。今年5月,良渚文化主題展覽遠赴雅典,向希臘當地民眾深度解讀良渚古城遺址及其價值要素,推介良渚古城的四大展示場所;6月,“何以文明·遇見良渚”2024全球巡展英國特展在大曼徹斯特地區舉辦,參觀者不僅能看,還能體驗玉器製作等,感受良渚文化;多語種解讀良渚文化的短視頻《良渚微講壇》最新海外總覆蓋人群已近2億……
文明互鑒,美美與共。無論“請進來”與英國、希臘、西班牙等文化遺産“對話”,還是主動“走出去”講好良渚故事,都釋放出一個明顯信號:閃耀著五千年文明之光的良渚,正成為一扇對外的“窗口”,讓更多的國際視野看到中國的文明之美。
國際知名考古學家、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傑西卡·羅森爵士提出,希望良渚能夠開展更多的展示交流,讓世界各國的人能夠深入了解這裡,看見五千年中國的過去與現在。
良渚遺址管理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正精心籌備第二屆“良渚論壇”,將以更大的自覺和更強的行動當好歷史文化“薪火傳人”,全方位擦亮“五千年中國看良渚”金名片,不斷提升文明聖地的國際辨識度和世界影響力。
來源:浙江線上 | 撰稿:唐駿垚 通訊員 搖慧敏 王媛媛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